4年喝下1400瓶核辐射水,下巴脱落、模样凄惨,死后被装进铝棺材

1932年3月31日,一个叫埃本·拜尔斯的百万富翁痛苦死去,死因正是他喝下的那一瓶瓶“保健饮料”——核辐射水。

从1927年接触所谓的保健饮料,他开始坚持每日饮用,直到停用,已经累计喝下近1400瓶。

他的死状极其可怖,下巴消失,整个人都惨不忍睹。并且为隔绝他遗体持续散发出的辐射,连棺材都是铝制的。

而那款饮料曾风靡一时,而其中所含的一种致命元素——镭,正是罪魁祸首。

这样危险的核辐射水为什么在当时会被当做保健饮料?这位百万富翁在这个过程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可怕的潮流

1925年,美国一家“贝利镭实验室”宣布研发了一款保健饮料,其主要卖点是“镭”。

“镭”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是制作原子弹的材料之一,现在还常被用于治疗癌症。

凡事有弊有利,镭推动人类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危害。

在它的危害性被普及之前,它就已经被人带进了大众视野,并引领了一时潮流。

有人利用镭元素的特性,制作出会发光的荧光涂料。

这种荧光涂料在白天看与普通涂料差不多,但一到夜晚,涂料便会发光直到天亮。

如此新奇的涂料瞬间收获一大群消费者,嗅觉敏锐的商人更是借机赚的盆满钵满。

而在荧光涂料后,镭又进军了新领域——吃镭。

1920年到1930年,美国掀起了一股狂热的,对镭的崇拜。

人们认为镭是个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东西,摄取镭元素更是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

于是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开始标榜自己是含镭元素的产品。

例如含镭牙膏,宣称会让牙齿变得更洁白。

还有含镭面霜,生产者灵感来源于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由于研究镭元素需要,长期接触这种放射性物质,手上的皮肤坏死蜕皮,又长出新的细嫩肌肤。

逐利的商人只看到表面,未深入了解副作用。或者他们心知肚明,但为了钱,假装无知。

他们大力宣传含镭面霜能使肌肤白嫩,引得爱美的女士们疯狂抢购。

此外还有含镭黄油、含镭酒等,只要与镭元素沾上关系,身价都要翻倍。

定位为“保健饮料”的“镭水”一出世,更是立马就销售一空,碾压一众真真假假的含镭产品。

因为它的生产者贝利太懂宣传和包装,大言不惭地说镭水是万能药,能让内分泌系统恢复活力。

并且为推销镭水,贝利还拿优厚回扣诱惑医生与自己合作,向病人推荐镭水。

于是镭水成为最受欢迎的含镭产品,售价水涨船高,主要受众是富人。

实际上,镭水根本配不上它昂贵的售价。

镭水的生产过程极其简单,贝利直接买来镭盐,再加入蒸馏水溶解,最后分瓶装好就能出售。

不明真相的人们将镭水奉为神药,医生把它当作保健品推荐给病人,富人把它当好东西时常饮用。

各种假冒镭水更是层出不穷,坑骗那些向往镭水,但囊中羞涩的普通人。

短短5年,镭水便走出美国,销往世界各地的数量超40万瓶。

埃本·拜尔斯正是镭水忠实消费中的一员,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畅饮”毒药

埃本并非主动接触镭水,而是一次偶然,由医生推荐饮用。

1927年,他意外摔伤手臂,不幸被慢性疼痛长久折磨。为寻求痊愈办法,他选择去看医生。

医生热情的为他推荐了镭水,因为他实在是一个令人眼馋的大客户。

埃本做钢铁生意,身家上百万,在那个年代称得上是有钱人。

医生都如此推崇镭水,埃本便将信将疑喝了一瓶。不知是不是出于心理作用,他神奇地感觉到手臂不疼了。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镭水。别人或许隔三岔五喝一瓶,他则是财大气粗,把镭水当普通保健品,每天都喝。

不仅自己喝,本着好东西要分享的心态,他还拉着朋友一起,甚至成箱的送镭水给朋友。

就连他的赛马,也被他喂过镭水。

自从喝了镭水,埃本自我感觉良好。直到1930年初,镭水埋下的炸弹爆发。

他的体重开始莫名下降,接着持续性的头痛与牙痛找上门。

此时埃本还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私人医生也仅诊断为鼻窦炎。

埃本依旧每日饮用镭水,希望镭水能让自己加速痊愈。

可事与愿违,埃本的病非但不见好,反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他的牙齿一颗接一颗脱落,而医生找不出病因。埃本在不安中度日如年,直到一个放射科医生从他的X光片中找到端倪。

医生发现埃本的颌骨发生了病变,而且病情可能远比表现出的要严重。

得知埃本长期饮用镭水后,医生立马指出导致他痛苦的根源就是镭水。

同年2月4日,这款根本不合格,不应该在市面上流通的保健饮料也终于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联邦贸易委员会出面戳破了贝利打造的骗局,将镭元素的危害性普及开,直言贝利所宣传的功效都是虚假的。

埃本也惊慌地停止摄入镭元素的行为,但一切都太晚了,镭元素对他身体的破坏已经达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他的颔骨完全坏死,经过两次切除手术,他成了没有颔骨的怪物。曾经的风流倜傥都消失不见,他彻底毁容了。

而镭元素仍没有停下破坏的脚步,侵蚀他的四肢百骸。

埃本在颔骨坏死的同时,还承受着器官衰竭、骨髓病变和脑部脓肿等痛苦。

尤其是他的颅骨,因镭元素的侵蚀,被破开大大小小十几个洞。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埃本的头几乎全被裹在绷带中,活像会呼吸的木乃伊。

这一切变化,仅用了两年时间。

纵使埃本是百万富翁,也仅是延迟了死亡时间,最后仍是饱受折磨地死去。

他的所推崇的“神药”镭水,一点点杀死了他。

经后人分析,埃本死时骨骼中累积的辐射剂量达到了惊人的数量,保守估计高达350希沃特。

正常来说,一般人一年受到辐射剂量也才2.4毫希沃特,不及埃本14万分之一。

因此,为防止埃本遗体造成危害,他被安葬在铝棺材里,隔绝遗体散发的辐射。

埃本的惨死,比一百个贫民的死亡影响更大。一时间,曾人人都想喝上一口的镭水,染上了死亡气息。

同年年末,联邦贸易委员会强制关闭贝利的实验室,禁止镭水继续销售。

那些购买了镭水的人,像丢烫手山芋一样,纷纷把镭水上交。

至于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贝利,仍嘴硬说自己的产品是无辜的。

“我自己比任何人喝的镭水都多,但从没出现过任何不适。”

由于当时法律不完善,相关部门也没有对贝利采取措施,这让贝利钻了空子,并趁机带着黑心钱悄悄逃离。

埃本是最出名的镭元素受害者,但不是唯一一个。在他之前,还有一例骇人听闻的“镭女郎”事件。

镭的受害者

埃本是通过畅饮镭水摄取镭元素,主观上是自愿且积极的。

而“镭女郎”并非自愿,也不相信镭元素能包治百病,仅是工作要求,使她们过量摄入了镭元素。

“镭女郎”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可怜又无知的姑娘。

她们为美国镭企业工作,负责给表盘涂上能夜里发光的镭颜料。

第一批“镭女郎”在1917年入职,她们感觉自己很幸运,因为找到一份轻松又有趣的工作。

在她们的宣传下,渐渐的,从事这份工作的女孩达到了300多人。

5年后,这份工作的受害者陆续出现。

莫莉·玛吉亚牙疼,于是她去看了牙医,牙医拔掉了她几颗臼齿。

可拔牙后,她依旧感到疼痛,且愈演愈烈。她又去找牙医,牙医仔细看过她的牙齿,察觉事情并不简单。

已经过去几周,莫莉拔牙产生的伤口却完全没有愈合的迹象,鲜血与脓液不停从伤口处渗出。

同年5月份,莫莉又一次去牙医那儿复诊,这次她有了更棘手的病症。

她的下巴处长了一个脓肿,且在快速增长,牙医告诉她需要手术切除。

当牙医打开莫莉的牙龈,牙医注意到她骨头的颜色似乎不对劲。不是正常骨头的白,而是灰白色。

牙医想检查一下,刚一触碰,那骨头就如嫩豆腐一样变得粉碎。

这场手术,牙医优先为莫莉清理了病变的左颚,认为这就是主要病因。

然而,莫莉并未因手术好转,她的病情在恶化,四个月后走向死亡。

一切的起因,是她所从事的工作。

同样接触镭元素,负责处理原材料的男性工人都有铝制围裙,以保证他们的安全。

但女工们无任何防护措施,甚至被工厂负责人告知,为保准表盘的精准度,她们最好用舌头舔一下笔尖。

女工们不清楚镭元素的危害,工厂负责人则认为涂料里只含有少量镭元素,故意隐瞒了镭元素的害处。

工厂负责人欺骗女工们,镭涂料除了会发光外,与其它涂料没有差别,根本没考虑过女工长期摄入的后果。

除了少数生性谨慎的女工,一次又一次,女工们将沾了镭涂料的笔尖放入口中。

镭涂料沾染到身上,她们也不感到害怕,而是将其当做一种时尚。

因为夜晚时,她们的衣服和皮肤会有星星点点的荧光,看上去美丽又酷炫。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工们将镭涂料用于梳妆打扮。

她们会把镭涂料当做指甲油涂在手上,特意穿漂亮的裙子去上班,让裙子在夜晚变得更显眼。

她们会让头发和牙齿也沾上荧光斑点,享受别人关注的视线。

而美丽之下,是日渐被侵蚀的生命。

莫莉的死亡仅是其中之一,女工们陆续出现不同的病状。

有的患上皮肤癌,有的得了白内障,各种各样的疾病,都是长期暴露在辐射下的后果。

而公司高管们为了名誉和生意,用尽手段压下女工们的真实病因,联合医生扭曲事实。

莫莉的死因便被歪曲为梅毒,死后还要背负骂名。

直到1925年,已经有数十名“镭女郎”生命垂危或死亡,莫莉的案子才得已重审。

负责审理的是一个病理学家,他坚持开棺验尸,并聘请了一位体检医师。

结果显而易见,莫莉根本没有梅毒,她是受到过量辐射而死。

可惜即便真相大白,她们的死亡也并没有阻止镭元素的滥用。

镭元素从被发现,到被投入使用,再到受到狂热追捧,是一个富翁失去生命才令人们清醒意识到它的危害。

如今,镭元素的使用十分规范,至少不会再有“镭水”这种东西大肆流通。

参考资料

把镭当保健品喝了2年,他的头骨融化,尸体到现在还有危险的放射性——上观新闻

举报
评论 4
  • 日本排核污水为何就敢这么肆无忌惮地排海,难道我们就不能制裁它?其它周边国家一起来:制裁它!

  • 恐怖

  • 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