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毒性最强的蛇类大盘点,杀伤力堪称恐怖。排名不分先后。

蛇是神秘的冷血动物,大多无毒,以绞杀的方式杀死猎物。但有些蛇却依靠致命的毒液,杀死猎物或攻击敌人。毒液分为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心脏毒素,有的可以让人半小时内丧命,有些咬一次产生的毒液可以杀死25万只老鼠,堪称恐怖。所以在野外遇到蛇类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去招惹它们。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拥有致命毒液的蛇类吧。

一、响尾蛇

响尾蛇是有鳞目蝰蛇科响尾蛇属爬行动物。响尾蛇体呈黄绿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质环,为多次蜕皮后的残存物,当遇到敌人或急剧活动时,迅速摆动尾部的尾环,每秒钟可摆动40-60次,能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致使敌人不敢近前,或被吓跑,故称响尾蛇。其多分布于南、北美洲。栖息在沙漠中阴暗而较深的岩石裂隙中。既不耐热又不耐寒,所以热带地区的种类已变为昼伏夜出,天气热的时候躲在各种隐蔽处如地洞,冬天群集在石头裂缝中休眠。响尾蛇是肉食性动物,多数捕食小型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幼蛇主要以蜥蜴为食。响尾蛇所有种类皆为卵胎生,通常一窝生十几条。 响尾蛇寿命在19年左右。

响尾蛇能够利用红外线感应器官感应附近发热的动物。即使是死后的一个小时内, 只要其红外线感应器官未受损坏,哪怕是已经只剩下头颅的响尾蛇,仍然具有袭击的能力。

响尾蛇的毒性强烈,为血液型蛇毒,少数种类为混合型。被咬后,立即便有严重的刺痛灼热感,随即晕厥,这只是初期的症状。晕厥时间短至几分钟,长至几个小时。恢复意识后感觉身体加重,被咬部位肿胀,呈紫黑色;体温升高,开始产生幻觉,视线中所有物体呈同一种颜色(大部分呈褐红色或酱紫色)。响尾蛇的毒液与其他毒蛇毒液不同的是,其毒液进入人体后,产生一种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烂,破坏人的神经纤维,进入神经系统后还能致使脑死亡。


二、海蛇 

海蛇为蛇目海蛇科动物的概称, 别名平颏海蛇、平颏蛇。海蛇头大而短,尾侧扁,背面黄色、黄绿色或绿色,有暗灰色横带斑纹;各横带斑纹由背中线分向两侧成三角形,达于腹部;鳞六角形,中央有起棱,最外侧有大而长的棘状突起;腹鳞有突起;吻鳞的高与宽略等;鼻鳞长而大;额鳞和颅顶鳞均大。 海蛇分布于波斯湾、日本海以及太平洋南部群岛、大洋洲诸岛、琉球群岛等近海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地沿海。海蛇生活于海洋中,少数种(如扁尾蛇等)兼营陆地生活,天敌为海鹰和其他肉食海鸟。 海蛇捕食鱼类为主,也有食鳗类的(如小头海蛇、黑点海蛇、扁尾蛇)。生殖方式有卵生、胎生或卵胎生等形式。

海蛇的毒液在所有的有毒蛇类中名列前茅,它们毒液的致死剂量为0.02毫克。几乎所有的海蛇都是有毒的,海蛇其中的青环海蛇更是拥有低于0.01毫克的致死剂量。如果你在游泳或者潜水的时候看到一条海蛇,最好马上离开。部分海蛇不仅拥有最强烈的毒性,还拥有侵略性,所以千万不要靠近它们。

三、菲律宾眼镜蛇

菲律宾眼镜蛇整体比例较其他蛇种短胖,约长1.7米,而民都洛岛的个体有2米之长。体色会由年轻时的暗棕色,逐渐蜕为成熟期的浅棕色,喉颈位置有时会有一条黑色的长纹。颈部附近有20数环的蛇鳞,躯体中部有21环蛇鳞,腹部有182至193环蛇鳞,尾部位置有36至49环蛇鳞。鳞纹分布有时并不平均。

菲律宾眼镜蛇毒性极强,是眼镜蛇属毒性最强的品种,其神经性剧毒能让受害者1小时内迅速去世。它的毒素严重影响神经讯号的输送,造成神经与肌肉之间联系的障碍,最终,中毒者会因为呼吸系统瘫痪而去世。


四、太攀蛇

太攀蛇是有鳞目眼镜蛇科太攀蛇属爬行动物。体形硕大,强健有力。一般通体呈橄榄色或暗褐色。头呈狭长棺木形,头部颜色稍淡,身上生有一条沿着背脊的橘色条纹,口裂较大,延伸至颈部,多呈浅褐色。有澳洲太攀蛇和新几内亚太攀蛇两个亚种。太攀蛇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及新几内亚南部。栖息于各种不同的地方,内陆平原的稀树草森林、人迹罕至的荒漠中均可生存。喜好干燥环境。 日夜均会活动。以啮齿动物和蜥蜴等小型动物为食。卵生,每次产卵3—22枚。

太攀蛇是陆地上最毒、连续攻击速度最快的蛇,快到可以让人双眼看不见。每次咬一口所注射的烈性毒素约为100毫克,可杀死100个成年人、50万只老鼠。 其毒性能够破坏人的神经系统,释放出的神经毒素使肌肉无力,并阻止血液凝结,被咬伤的病人应该尽快使用抗蛇毒素。

五、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是有鳞目眼镜蛇科曼巴属爬行动物。 头部长方形,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 身体一般并不是黑色的,它主要是灰色、墨绿色、棕色、褐色、土黄色等;腹部为白色,有的为米黄色;有些个体的身上有浅色的条纹。黑曼巴蛇的名字是源于其乌黑的口腔,这是它最易辨认的特征。 黑曼巴蛇主要分布于东非及南非,西非也有零星的发现纪录。栖息于开阔的灌木丛及草原等较干燥地带,以小型啮齿动物及鸟类为食。 春夏两季产卵,一次产10-25枚卵,孵化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

黑曼巴蛇不仅是非洲最大的毒蛇,还是非洲最致命的蛇之一。毒性与黄金眼镜蛇不相上下,其采用的是神经毒素,靠攻击猎物的神经系统而令其麻痹,每次可以射出100毫克毒液,大约可毒死10个成年人。

六、莽山原矛头蝮(莽山烙铁头)

莽山原矛头蝮旧称莽山烙铁头蛇,也被民间称为“小青龙”,是蝰科蝮亚科原矛头蝮属的一种中大型头侧具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是中国特有种。成体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大,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端钝圆。头被小鳞,平滑无棱。头体背面具草绿色与橄榄绿色相杂形成的迷彩样花纹,尾后半段淡绿色或几近白色。背鳞25-25-17行,除中段最外行平滑外,其余均具棱。其栖息于山区丛林。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为食。卵生。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两省。模式产地在中国湖南省宜章县平坑区莽山。由于数量稀少,被誉为“蛇中大熊猫”。

莽山原矛头蝮毒液以血循毒素为主,含少量神经毒素。临床数据显示,患者被莽山原矛头蝮咬伤后出现局部疼痛肿胀,3天后肿胀消退,但第5天患者以前的旧伤部位出现异常血肿,检查后发现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血液无法凝固,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提示莽山原矛头蝮毒液中含有较强的凝血毒素,可导致消耗性凝血病。 莽山原矛头蝮的毒性经常被夸大成中国甚至世界最强,经研究测得莽山原矛头蝮半数致死量仅为腹腔4.3毫克/千克,远低于中国大部分毒蛇平均水平。但其排毒量较大,平均排毒量约为300毫克。

真美

真美

七、银环蛇

银环蛇为眼镜蛇科环蛇属中等偏大的前沟牙类毒蛇。头椭圆且略扁。脊鳞扩大呈六边形。背面黑色,自颈后至尾末有数十道白色横纹,通身白环宽度皆明显小于相邻黑环宽度。腹面污白色。幼体枕部有1对较大的白色色斑,随年龄增长逐渐褪去。其栖息范围广泛,山区、丘陵、平原都能见其踪影。夜晚到水源地附近捕食鱼、蛙、蛇、蜥蜴、小型啮齿动物等。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中国以外分布于缅甸、越南、老挝。

银环蛇是中国毒性最强的蛇类之一,致死率非常高,是中国致人死亡数量最多的毒蛇。毒液以突触前神经毒素和突触后神经毒素为主,毒牙较小,被咬伤后几乎看不见伤口,且伤口不红不肿,容易被忽视而贻误治疗时机。伤者一般在1~4小时后出现头晕眼花、眼睑下垂、四肢乏力、谈吐含糊等症状,进而出现全身肌肉瘫痪、呼吸困难、呼吸麻痹等症状。急救时,应及时为患者佩戴呼吸机,并尽快注射抗银环蛇毒血清。

八、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就是我们口中所称的“过山峰”,为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的大型前沟牙类毒蛇。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长的毒蛇。中国的眼镜王蛇个体体型相对较小,全长一般3米左右,世界最长纪录为5.58米。头部椭圆形,与颈不易区分。顶鳞正后有1对较大的枕鳞,成体背面黑褐色,颈背有1个“^”形黄白色斑,自颈后到尾端有多道黄白色横纹。 生活于沿海低地、丘陵至海拔1800米山区,水源丰富、林木茂盛的地方。白天活动。以捕食蛇类为主,也可捕食鸟类与鼠类、蜥蜴等。雌蛇在繁殖期会将落叶聚拢于卵上,并盘伏于此,直至幼蛇孵化。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香港、海南、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中国以外分布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

眼镜王蛇的毒液以突触后神经毒素为主,含有血循毒素。受害者被咬伤后毒素会迅速袭击被咬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局部疼痛肿胀,视力障碍、吞咽困难、全身乏力、呼吸衰竭等症状,部分会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少数出现坏死。毒液发作速度极快,是中国致死率最高的毒蛇。

九、非洲树蛇

非洲树蛇是爬行纲有鳞目游蛇科毒蛇。头部短小,眼睛相对较大;成蛇体色为亮绿色、褐色或黑色,有的全身上下都是同样颜色,有的则错杂着斑点、斑块或条纹。非洲树蛇幼蛇的背面呈灰色或褐色,体侧颜色较浅,腹面及唇部则为白色。非洲树蛇拥有大型后沟牙,且毒液含有剧毒,身体和眼睛的颜色变化多样,非常善于伪装。 非洲树蛇普遍分布于热带非洲,栖居于荆棘丛、稀树林地中。穿梭于树枝之间,以捕捉树栖蜥蜴、鸟类等小型动物为食。

非洲树蛇是树栖型,常隐藏在灌丛或树上,自卫时颈部膨胀,露出鳞片之间的黑色皮肤,随时可能进行攻击。非洲树蛇为卵生,一次产卵量10~25枚。

非洲树蛇拥有大型后沟牙,且毒液含有剧毒。人被咬伤后,人的血液不会凝固,会出现七窍流血的症状,内脏器官也会大出血,死亡过程缓慢而痛苦,只有抗毒血清能挽救伤者性命。

十、东方虎蛇

东方虎蛇是澳大利亚的大型毒蛇,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南方地区的沼泽地。东方虎蛇体长1.3~1.6米,头部宽大,身体呈浅暗橘黄色或茶色,伴有黄绿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环。身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体长约1.3~1.6米。蛇身厚实,头部宽大,身体呈浅暗橘黄色或茶色,并伴有黄绿色、灰色或橘褐色箍环。栖息于树林、草原,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虎蛇攻击性强,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含剧毒液,是致人死亡的主要蛇种。

十一、东部拟眼镜蛇(东部棕蛇)

东部拟眼镜蛇是栖息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有毒蛇类,它们喜欢干燥的环境,常见于草原、灌木丛和稀疏的森林地带中。这种蛇有着浅棕到暗棕的体色,通常腹部颜色较淡,鳞片上可能布有伪装用的偏暗棕色斑点。东部拟眼镜蛇一般体长1.5至2米。以其他爬虫类、两栖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东部拟眼镜蛇繁殖方式为卵生,每次产下8-35枚卵。

东部拟眼镜蛇的毒液中含有的凝血剂,会引起血液凝结,被咬中的生物,会因肾衰竭而死。

十二、沙漠角蝰

沙漠角蝰是一种生存于干燥沙漠地带的毒蛇,主要分布在北非地区的,如摩洛哥、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共和国等地,亦会向东发展出没于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尔、利比亚、乍得、苏丹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及索马里等地。沙漠角蝰外表土黄色,身子又短又细,只有七八十厘米长。在它的身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头上的那一对角了,锥子形状,约有两厘米长,挺立着像两把小刀。不过,这对角在平时都是收在头骨上的凹槽中的,只有在发动进攻或者是恐吓对手的时候,才直立起来。

沙漠角蝰以蛇类独有的蛇行形式进行移动,由于它们多在沙砾间行走,因此它们并不是以滑行的方式移动,而是以身体的重量向地面施压,产生移动的力量。角蝰性格沉稳,但当面对威胁的时候,它们会把身体蜷曲成C状,并摩擦身体以向敌人作出警示。角蝰是卵生的,每次大约能生产8至23枚蛇卵。

沙漠角蝰毒液毒性很强,但一般而言并不致命,会引起极度的剧痛和烧灼感,但也不能就此掉以轻心,若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导致截肢等可怕后果。

十三、鼓腹巨蝰蛇

鼓腹巨蝰也叫鼓腹毒蛇,是一种有新月形黄色斑纹的剧毒非洲蝰蛇。头部呈三角形,比颈部还要粗壮。嘴部的鳞片比较小,每一根颚骨上面还有两只獠牙。鼓腹巨蝰的头部都有两条深纹,两侧也有两条深色的斜纹,从眼睛处一直延伸到上唇部。体色则由草黄色到浅褐色或者是红褐色。鼓腹巨蝰是一胎产崽最多的毒蛇,一次可产下90多条幼蛇。

鼓腹蝰蛇有大毒牙和剧毒的毒液,蛇毒为血液毒,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组织,使细胞坏死。咬伤严重者可在6小时内因休克而死亡;时间稍长者,也可因组织坏疽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十四、白唇竹叶青

白唇竹叶青是有鳞目蝰科竹叶青属爬行动物,俗名小青蛇、小绿蛇、绿牙蛇、白唇蕲蛇、青竹蛇。头呈三角形,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色;颈部明显,体背为草绿色,有时有黑斑纹,且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最外侧的背鳞中央为白色,自颈部以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白色纵线;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尾端呈焦红色。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见于福建、江西、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生活于平原、丘陵或低海拔山区,栖居在开阔的低地及丘陵林地,如溪边、水塘、田埂或低矮灌木丛中。昼伏夜出。有冬眠习性。主要以鸟、蛙、鼠类为食。卵胎生,7—8月产仔,每次产7—8条。

白唇竹叶青以血循毒为主,毒性一般,极少会发生致命事件,其每次的排毒量为28mg左右。但是,如果在被咬伤后伤口处理不当,则会发生危险,能引起伤口剧痛,水肿,慢慢的皮下出现紫斑,最后导致心脏衰竭死亡。

十五、南棘蛇

南棘蛇,又称南部棘蛇、死亡蛇,是澳洲本土的特有种,也是在众多蛇类之中毒性最强的蛇种之一。该物种聚居于澳洲东岸的森林、草原以及石楠草原等地方。南棘蛇有着扁平呈三角形的头部,粗短的身躯和骤然缩窄的尾部,以及浅棕色、暗棕色和灰色相间的环状花纹,能巧妙隐藏在落叶堆和腐质层中。南棘蛇体长介于70至100厘米之间。南棘蛇是胎生(严格来说是卵胎生)动物,每年在季夏之时,雌性的南棘蛇都会生产大约十至二十条幼蛇。

南棘蛇的毒液含有剧毒的神经毒素,这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南棘蛇的毒性以LD50的标准而言每公斤有0.07毫克,强度在世界众多毒蛇品种名列前茅。它亦是所有澳大利亚蛇种中能最快令猎物毒死的蛇。

十六、马来环蛇

马来环蛇脊鳞比两侧背鳞显著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上颌骨前端有前沟牙类型毒牙,头椭圆形,瞳孔圆形,身体修长,粗细均匀。背部黑色或黑褐色,有的具黑白或黑黄色的横纹,或者棕褐或棕红色的黑斑和纵线。主要分布于马来半岛。

马来环蛇的毒液中含有致命的神经毒素,能够导致被咬者出现急性肾衰竭,最终可能因为中毒而亡。

以上所列的毒蛇王是部分世界上最具毒性的蛇类,它们的毒液含有各种致命的毒素,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造成严重威胁。了解这些毒蛇的分布地区、生态习性和毒性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在遇到这些毒蛇时,务必保持冷静,远离它们,并立即寻求专业的救援和治疗。

欢迎评论区探讨交流。码字不易,请各位好友点赞评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