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常有蟾蜍进门,好事还是坏事?用什么方法避免蟾蜍出现?

蟾蜍,别名癞蛤蟆,春天诞生于草泽,夏秋活跃于草滩荒野,深冬藏身至深沟大泽。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丑陋,大部分人遇到都是要快速逃避,退避三舍,就怕被蟾蜍的丑陋身躯触碰到。

虽然蟾蜍丑陋,但其实无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看,蟾蜍的存在都有着积极意义。

可是,原本出现在野外的蟾蜍,突然出现在家庭中,则更显突兀,值得去深入挖掘,认真改善落实。

近期,温度升高,极端降雨天频繁出现,蟾蜍频繁出现在家中已是常态,特分享出现的原因、不能打的理由和预防蟾蜍的措施。

出现原因

房屋附近出现蟾蜍,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还是偶然因素的阴差阳错,同蟾蜍体型体态、生活方式、觅食特点紧密相关。

体型体态。蟾蜍的体态臃肿,腿短身重,不能实现长距离跳跃,只能缓慢匍匐行动,获取食物的能力差。

夏秋两季,温度高,部分抗热能力强的蟾蜍品种进入到人类生存的周边,获取食物,秋冬季再藏入烂泥和水中过冬。

生活方式。蟾蜍喜藏匿在房屋附近的砖瓦烂石、草丛和田间的草洞内,常选择清晨和暴雨后,爬到荒野田间寻找食物。

假如房屋本就靠近田野,再加上周边杂乱无章,就能给蟾蜍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出没的概率就要增加。

觅食特点。蟾蜍对害虫情有独钟,常见的如蝼蛄、玉米螟、地老虎、蚜虫、金龟子和蜗牛等都是其主要目标食物。

这就决定了,为找到食物,解决温饱,只要有这些害虫出现的区域,就能见到蟾蜍的活动踪迹。

蟾蜍不能打

虽然蟾蜍的长相丑陋,还具备毒性,但它的实用价值也很高,即使误闯到家里,也不能主动攻击伤害,原因有:

蟾蜍到家寓意美好。蟾蜍特点就是丑和拙,满身是包的皮肤、宽阔的嘴巴、泥土般的颜色和慢到极致的速度,都能带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同龙、凤和麒麟等类似,蟾蜍被人们赋予美好的意义,常见的有财富、长寿和吉祥,商贾家庭喜摆设三足金蟾,表达对家族富贵昌隆的期望,部分地区甚至把蟾蜍当成民族图腾。

蟾蜍能捕捉田间害虫。粮食和蔬菜作物种植过程中,重要制约产质提高的因素就是泛滥的虫害,它们啃咬茎叶,为祸植株,限制产质提升。

蟾蜍能起到捕捉害虫的作用,能避免害虫种群规模的无限扩张,这项保护庄稼的职能被人们赋予招财纳福的美好寓意。

蟾蜍是三有保护动物。蟾蜍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它是属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不能随意捕捉和伤害。

如为牟取高额利益,违反相关规定,进行人工捕捉,被相关部门发现,就可能要被追究相关责任,接受严厉惩罚。

蟾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秤砣虽小压千斤,微力虽轻定乾坤,普通的蟾蜍是田间隐者,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蟾蜍存在,就能有效克制相应生态系统中天敌的存在,数量增减都破环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造成紊乱,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预防措施

随着降雨量增加,房屋周边雨水积滞,就不可避免要出现蟾蜍,想预防蟾蜍进入房屋,就要坚持除、堵、养和撒的方法。

清除房屋周边环境。阴暗潮湿的环境,最能吸引大规模蚊虫的聚集,吸引蟾蜍光顾,获得食物源。

只要能定期清理杂草丛生,改善的环境,蟾蜍既不能获得食物,也不能获得安全属性,出现概率就要大幅降低。

封堵活动路径。蟾蜍的活动具有规律性,大都是通过水道和门道进入房屋,购买尼龙和铁丝网,搭设隔离区,就能把它挡在外部区域。

采取封堵的方法,目的是震慑蟾蜍,不是捕捉,正常感受到危险,它们就会远离,如有蟾蜍被捕,要及时送离。

饲养制衡天敌。人的感知和意识有限,特别是疾风骤雨天,噪音干扰大,不能感知外来生物进入。

通过饲养感知能力强的动物,比如警惕性很强的狗,这样只要有蟾蜍进入,狗都能发出叫声,进行有效提醒。

撒施预防药剂。目前市场上已有能预防蟾蜍出现的药剂,只要撒到房屋周边,蟾蜍闻到散发的味道,就要落荒而逃,实现轻松驱赶。

因此说,蟾蜍出现在家里是本能选择,害益两说,但考虑到其具有较强的文化意义、生态价值以及美好寓意,要坚决避免伤害蟾蜍的行为出现。

要提醒的是,目前,国内各地区温度持续升高,雨量大,雨势猛,蟾蜍的活跃度增加,家里遇到蟾蜍,要谨慎处理,不要伤及到无辜。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