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盲犬是视障人士出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属于工作犬,是视障人士的“第二双眼睛”。近年来,公共政策成为助推导盲犬普及的重要动力。那么,你了解导盲犬吗?导盲犬不是宠物,它经过了特殊且严格的训练,和警犬、搜救犬一样,是工作犬。当穿上导盲鞍,系上牵引链,它们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它们是视障人士的“眼睛”。导盲犬具备协助视障人士躲避障碍、找到目的地、过马路、找座位、安全上下楼梯等能力。经过训练的导盲犬可以记住30个以上的口令和5个以上的目的地。导盲犬没有攻击性。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未发生过导盲犬伤人事件。适合培育成导盲犬的幼犬,不仅性格安静,服从性好,且祖系数代都不能有主动攻击人的记录。成为导盲犬需要“层层闯关”。第一关,幼犬入围;第二关,家庭生活训练;第三关,基地技能培训;第四关,与使用者共同训练。导盲犬很珍稀。导盲犬的选拔要求严格,培训耗时、淘汰率高,培训出一只导盲犬很不容易,所需人力物力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导盲犬数量比较稀少。导盲犬的申请使用是免费的。导盲犬是公益的,只对视障人士开放申请,并免费交付于符合申请条件的视障人士。导盲犬几乎为主人奉献一生。从幼犬挑选开始,导盲犬服役前会经历1年半左右的训练,服役期约为6—10年,而一只狗狗的寿命普遍只有10—15年,可以说,导盲犬几乎一生都在为人服务。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有法可依。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遇到导盲犬要做到“四不一问”。不喂食、不抚摸、不呼唤、不拒绝,主动询问视障人士是否需要帮助,征得同意后提供相应协助。
(本节目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吉林新闻综合广播联合录制播出)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悦汐、子欣
审核:怀楠
监制:赵敏 钟晓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