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杨岐 绘就赣西文旅新篇

(摄影 彭俊昌)
杨岐山景区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武功山景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构成萍乡“红、绿、古”三张旅游名片。禅宗一脉传于杨岐,足以体现其文化底蕴之深厚,故被誉为“古色杨岐”。

杨岐山雄踞于萍乡市北境,坐落在湘赣两省交界,林壑优美,水木清华。山中层峦叠翠、荡云涌霞、四时秀色、气候宜人,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和修行者向往的圣地。她以其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和区域优势,吸引了来自湘赣两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欣然前往。被誉为“杨岐祖庭”的杨岐普通寺和亿年岩溶奇观孽龙洞成为了赣西精品旅游线路,随着今年“五一”假期的悄然而来,景区再次迎来了今年的首场旅游高峰,日接待游客破万人。

蜿蜒曲折的旅游公路恰似一条长龙飞向村庄,山的一侧长满了青山翠竹,浓荫遮道,山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驱车穿越村庄,便来到了千年古寺——杨岐普通寺,青山环抱,苍翠浓郁,梵音袅袅,禅意悠悠,这里是佛教五家七宗杨岐宗的发祥地。被誉为“镇寺之宝”的唐碑、唐塔、唐柏,见证着这座赣西小城的岁月流转,特别是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乘广禅师塔和甄叔塔,犹如寺内不倒的灵魂,令来往游客驻足考究。唐柏矗立在寺庙的后方,历经千年风霜,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不愧是萍乡“十大树王”。“杨岐灯盏明千古”在佛门中广为传颂,在中国佛教界地位显赫,影响非凡。据悉,景区每年举办各类禅学论坛和词歌会等活动,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沿山而下途径约10余公里的旅游公路,便可抵达“亿年岩溶奇观”——孽龙洞景区。孽龙洞,因许真君擒孽龙而得名,来自当地一个扬善惩恶、为民除害的神话故事。“千年构思万年雕,至今未搁手中刀。大奇大美大艺术,谁人品味不折腰”。清澈的山水,像是一支神奇的刀笔,雕刻出3200余米鬼斧神工的天然妙景,洞内梦幻激光的融入更是让人惊叹。孽龙洞是全国喀斯特地貌中不可多得的岩溶奇观,清风、怪石、流泉、飞瀑是为“洞中四绝”,曾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天下第一洞”。洞内蜿蜒曲折,水随洞转,洞因水活,钟乳石千姿百态,灯光映景,宛如梦幻仙境。

为提升游客体验,溶洞出口观景电梯和网红铁索桥在今年“五一”期间已启动运营,助力游客省时省力游览风景,让来往游客赞不绝口。湖南游客王女士与丈夫踏入孽龙洞,她不禁赞叹:“向往已久,今日前来一探,孽龙洞果然名不虚传,此景只应天上有!”她随手拍摄美景,配以“洞天福地入眼帘,钟乳奇观胜画卷。山川美景藏深洞,笔下诗篇诉真情。”——她随即在抖音平台与朋友们分享这份自然之美的震撼。

“五一”假期到来,杨岐山景区的游客数量再创新高,游客中心广场甚是热闹。景区在假日期间特别推出了“国潮五一·舞动杨岐”主题活动,开展了“龙洞寻宝——龙女带你游龙洞”“真君舞剑”表演、龙飞凤舞——创意衬衫DIY、雕龙画凤——国潮面部彩绘、人偶游园等体验活动。在游客中心广场举办了“劳动者之声”诗歌朗诵会和亲子互动游戏,舞台周围不时传出阵阵家长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走进杨岐山,心灵变简单。据景区主要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杨岐山秉承“用心用情,专业专注”的服务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避暑胜地、康养福地、科普阵地“三地”建设,奋力打造赣湘边最佳旅游目的地。同时,将上栗花炮产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创新性地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特色旅游体验项目,连续四年实施“奇幻溶洞夜逍遥”主题夜游活动,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赣湘边文旅赛事,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绘就赣西文旅新篇章。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