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生平年表——纪念君姐香逝29年

邓丽君生平年表——纪念君姐香逝29年



原名:邓丽筠

英文名:Teresa Teng

父亲:邓枢 母亲:赵素桂

大哥:邓长安 二哥:邓长顺 三哥:邓长富 弟弟:邓长禧

生日:1953年1月29日(周四、壬辰年腊月15日)

出生地: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田洋村

祖籍:河北省大名县(母亲祖籍山东省)

血型:O型

星座:水瓶座

身高:165cm


1953年(1岁)

1月29日出生。6月全家迁往台东县池上乡。

1954年(2岁)

举家迁往屏东机场附近居住。

1958年(5岁)

至屏东市仙宫戏院学习芭蕾舞。显现出超常的音乐天赋。

1960年(7岁)

举家搬迁至台北市芦洲定居。就读于台北芦洲国民小学。

1961年(8岁)

跟随芦州小学的一支驻防部队,其中的”九三康“乐队里的二胡手李成清老师,接受音乐启蒙学习。

1962年(9岁)

时常跟随“九三康”乐队劳军慰问演出。

1963年(10岁)

8月参加“中华广播电台”举办的黄梅调歌曲比赛,以一曲《访英台》夺魁。为参赛者年龄最小者。

1964年(11岁)

参加县级举办的国语演讲比赛,获全县第一名。

1965年(12岁)

就读于台北私立金陵女中。(林青霞当时也就读于此)。

获得台湾第一届初中生演讲比赛第五名。

1966年(13岁)

加入著名的“正声广播公司”的第一期歌唱训练班。

同年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大赛,以《采红菱》夺冠。

1967年(14岁)

金陵女中休学。

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开始灌录唱片。

著名曲目:《明月千里寄相思》。

9月发行第一张专辑《凤阳花鼓》。同年又发行两张专辑《心疼的小宝宝》、《嘿嘿阿哥哥》。

参加台视节目“群星会”,第一次上电视演唱。

最高纪录曾应台湾的中国广播公司之邀,一天当中在六个现场直播的节目中演唱,展现了惊人的歌唱实力。

1968年(15岁)

参加台视“群星会”节目演出。

正式在台北各大歌厅登台演出。(七重天 夜巴黎等歌厅)。

主演曲目:《我一见你就笑》、《晶晶》、《丟丟铜》、《比翼鸟》、再会吧,十七岁》。

1969年(16岁)

演出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

演唱中视开播台湾首部电视连续剧《晶晶》同名主题曲,开始走红港台。

主持中视《每日一星》节目,被誉为“娃娃歌后”。

应新加坡总统夫人之邀首都出席慈善演出。

1970年(17岁)

首次随“凯声综合艺术团”赴香港登台演出。

1月于香港工展会荣获“白花油义卖慈善皇后”,为历年年纪最小者。

10月拍摄个人第二部电影,与张冲搭档《歌迷小姐》。

著名曲目:《花的梦》、《恋爱的路多么甜》、《玫瑰姑娘》、《迷人的小姐》。

1971年(18岁)

2月至次年8月,开始在东南亚,泰马新菲、越南、香港等地展开为期一年的巡回登台。

1972年(19岁)

与“丽风”唱片公司签约。

2月第二度于香港荣获“白花油皇后”。

6月邓丽君歌迷俱乐部“青丽之友会”于香港首度成立。

12月当选香江十大最受欢迎歌手。

著名曲目:《难忘的初恋情人》、《海棠姑娘》、《那奴湾情歌》、《彩云飞》、《风从哪里来》。

1973年(20岁)

1月赴美国修读英文。

于“香港歌剧院”、“汉宫”、“珠城”演出。之后赴越南演出。

6月于新加坡国家剧场出演“远东十大巨星慈善晚会”。

拍摄电影《天下一大笑》。

9月在香港荣获“十大歌星金骆驼奖。

11月与日本“渡边公司”签约,并与“宝丽多”机构合作发行唱片,赴日本接受密集训练。

《海韵》、《千言万语》、《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海鸥飞处》、《你可知道我爱谁》、《第一次见到你》等歌曲在亚洲地区大受欢迎。

1974年(21岁)

3月1日正式赴日发展。

3月在日本推出首张日语单曲,中文名《不论今宵或明天》,流行榜排行75名。

4月首度赴金门劳军。

6月推出第二张单曲《空港》,获得日本唱片大赏“新人赏” 新宿音乐祭铜奖 银座音乐祭热演赏。

10月获日本富士电视台“第七回新宿音乐祭铜赏。

11月获”全日第16回唱片大赏“新人赏。

主演喜剧《唐伯虎点秋香》;主演舞台剧《女记者》;主演戏剧《西厢记》。

著名曲目:《海韵》、《水涟漪》、《雪化妆》、《空港》、《无论今宵或明天》。

1975年(22岁)

签约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发行经典系列《岛国之情歌第一辑》。

9月至10月于马来西亚各地展开巡回演唱。

10月首次于香港电视台录制”邓丽君电视特辑“。

在日本推出三张单曲:《雪化妆》 《夜雾》、《夜的乘客》(中文名《今夜想起你》)。

著名曲目:《再见,我的爱人》、《夜雾》、《夜的乘客》、《满潮》、《风的传说》。

1976年(23岁)

3月26日在”利舞台“举行首次香港个人大型演唱会,一连举办三场。

3月再度成立“邓丽君香港歌迷会”。

6月在日本推出的单曲,打入流行榜第19名。

7月于东京新宿举行首次日本个人演唱会。

11月率“丽星歌剧团”赴马来西亚巡回演出。

著名曲目:《泪的小雨》、《今夜想起你》、《心中喜欢就说爱》。

1977年(24岁)

4月于东京新桥市民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共发行8张大唱片,12张小唱片。

6月与台视签约,并录制台湾第一个《邓丽君专辑》节目。

7月以《岛国之情歌第二辑——今夜想起你》,荣获香港第一届“第一位金唱片奖”得主。

7月第二度在香港“利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

著名曲目:《丝丝小雨》、《香港之恋》、《云深情也深》、《小村之恋》。

1978年(25岁)

2月于新加坡 马来西亚巡回演出。

7月底于日本川崎产业文化会馆举行个人大型演唱会。将演唱会收入捐作慈善基金,获得台湾警察广播电台颁发的”雪中送炭“奖。

9月22日,第三度在香港”利舞台“举行3天5场个人演唱会。

与台湾男星江明合作,演出”台视“电视剧《天涯常念旧时情》。

著名曲目:《又见炊烟》、《爱情更美丽》、《一封情书》、《无情荒地有情天》。

1979年(26岁)

2月中旬,遭遇”假护照“风波,被日本警局扣留10天并驱逐出境一年,身心遭受重创。随后平复心境,远赴美国南加州大学进修日语 生物和数学。

4月首次在美国三藩市和洛杉矶,以及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北美巡回演唱会。

8月,马来西亚“邓丽君歌友会”成立。

同年,邓氏歌曲传入中国大陆,掀起热潮造成轰动,大江南北的民众为她的歌声所醉倒。以《何日君再来》为代表。

著名曲目:《小村故事》、《甜蜜蜜》、《难忘的情书》、《难忘的一天》。

1980年(27岁)

3月获得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演员歌唱奖”。

7月受邀于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出,为华人歌星首位,影响力空前绝后。

7月末在洛杉矶音乐中心和旧金山登台演出。

10月返回台湾赴金门劳军,并于“国父纪念馆”举办盛大义演,所得全数捐出。

10月第四度在香港“利舞台”举行演唱会。

12月在香港推出首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歌曲《忘记他》传唱度最高。

著名曲目:《忘记他》、《在水一方》、《原乡情浓》、《艳红小曲》、《忘不了》。

1981年(28岁)

年初于印尼灌录80首印尼文歌曲,参加各种慈善表演和大型演出。

4月到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举办个人演唱会。一连7天9场,创下“伊丽莎白体育馆”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的记录。

5月与李季准首次主持台湾“金钟奖”颁奖典礼。

8月4日于香港“金唱片”奖一次获得5张“白金唱片奖”,(由成龙亲颁奖座)。创下历届白金唱片纪录。分别是:《一封情书》、《原乡情浓》、《势不两立》、《在水一方》、《邓丽君精选第一集》。

8月全省劳军长达一个月,并制成“君在前哨”特别节目播出。

10月尝试为雅马哈机车“跑速乐”拍摄首支电视广告。

著名曲目:《水上人》、《假如我是真的》、《爱像一首歌》、《难忘的眼睛》。

1982年(29岁)

1月8日至11日,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连开5场。

1月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推出 《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 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

在台湾台视《千言万语》专辑。

5月开始投入古典专辑《淡淡幽情》的策划工作。

10月与林子祥、谭咏麟合作,拍摄无线电视特辑。

12月参加香港“欢乐满东华”,慈善晚会。

著名曲目:《初次尝到寂寞》、《别把眉儿皱》。

1983年(30岁)

1月29日在香港富豪酒店举办30岁生日派对。

1月底应邀前赴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举行个人演唱会,为华人歌星首位。

2月推出经典大碟《淡淡幽情》。

3月与张帝合作,第二度主持台湾“金钟奖”。

5月,据香港宝丽金公司统计,自1975年起,邓丽君的唱片及盒带的总销量超过500万张(不包括日本录制的唱片),创下当时华语歌坛纪录,宝丽金颁赠一个特别纪念奖给她。

6月在香港推出第二张粤语大碟《漫步人生路》。

12月于菲律宾举行演唱会。

12月29日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跨年举行6场个人“15周年纪念演唱会”,创下香港4项新纪录,盛况空前,观演人数超过10万人,为红馆最高票房之纪录。同时发行《邓丽君15周年纪念》唱片。“15周年纪念巡回演唱会”是邓丽君演唱史上最重要的演出。

12月底至次年,开始展开东南亚巡回演唱会。

著名曲目:《淡淡幽情》专辑里12首。单曲:《漫步人生路》、《我问我自己》(日文名《旅人》)。


1984年(31岁)

1月在台北市立体育馆举办两场“十亿个掌声”演唱会。

1月底巡演至新加坡和吉隆坡。

2月于日本复出,推出单曲《偿还》。

3月获得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的殊荣,为历届奖项中难得一见的艺人。

8月于台北参加“10大歌星金嗓奖”颁奖典礼。

12月以《偿还》打入“日本有线放送流行榜”,霸榜一年之久,拿下关西举办的第17回放送大赏,以及关东有线大赏的双料冠军。赢得“年度最受欢迎歌曲奖”。唱片销量创下150万张的记录。

著名曲目:《偿还》、《爱的使者》、《往事如昨》。

1985年(32岁)

1月于新加坡接受《北京青年报》的电话专访,首次公开与大陆媒体接触。

为日本《阁楼》杂志拍摄一辑照片而轰动东南亚。

2月于日本发行单曲《爱人》,在“有线放送排行榜 ”上连续夺得15周冠军。

8月返台参加与张菲联合主持的“反仿冒反盗录”义演晚会。

12月底,《爱人》在日本有线点唱总数达历史记录919370次,并获得第18届“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两大奖项,总销量达150万张以上。

12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大型演唱会“ONE Aad ONLY”。

12月31日,首次入选第36回日本“红白歌会大赛”。

同你接受日本“TBS电视台”邀请,拍摄电视剧《看到孩子们哪》,《爱人》为此剧主题曲。

著名曲目:《爱人》、《偿还》。

1986年(33岁)

在台湾录制春节特别节目《与君同乐》。

2月在日本推出单曲《时光自身畔流逝》(中文名《我只在乎你)。

4月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星”,邓丽君榜上有名。

9月参加香港无线电视台“白金巨星耀保良”晚会,与梅艳芳、张国荣同台。

10月14日出席日本,TBS年度“作曲大赏”颁奖典礼,《时光自身畔流逝》获得作曲大赛冠军,邓丽君与作曲者三木刚同台合唱此曲。

12月以《时光自身畔流逝》(中文版《我只在乎你》)一曲再度蝉联“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和“日本有线大赏”冠军,缔造“三连霸”,创下日本歌坛历史纪录。也二度受邀参加第37届“红白歌会大赛”。月底并获日本唱片大赏“金赏”(继1974年后第二次)。《时光自身畔流逝》这张唱片销量更是突破200万张。

著名曲目:《我只在乎你》、《酒醉的探戈》、《香港之夜、东京夜景、空港》中文版。

1987年(34岁)

4月底在港台发行中文专辑《我只在乎你》,并亲自填写三首歌词,分别是:《夏日圣诞》、《命运之川》、《非龙非彨》。

6月推出日文专辑《别离的预感》。

12月以《别离的预感》获“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

同年出席纽约国际公益金义演。

1988年(35岁)

中国大陆各单位面邀邓丽君访问。

1月日文单曲《恋人们的神话》发行。

4月著名词作家慎芝去世,专程返台吊唁。

7月以《别离的预感》获上半年“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冠军。

8月回台湾参加“光辉的八二三晚会”演出。开始居住于香港赤柱佳美道18号别墅。

12月获第21回 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优秀歌星赏”、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

1989年(36岁)

移居法国。在巴黎录制《泪的条件》等歌曲。

赴日本成田机场开记者会澄清病故流言。

2月(农历年正月初二)出席香港亚视“烟花照万家”汇演,,演唱《漫步人生路》。

3月发行日文专辑《浪漫主义》。

11月于日本TBS电视台演出“日本出道15周年”特别节目。

1990年(37岁)

减少歌唱活动。生活重心移往法国。与闺蜜林青霞交往甚密。

5月9日父亲邓枢去世。

9月9日参加香港无线“星光熠熠耀保良”慈善晚会。

1991年(38岁)

2月于日本发行单曲《与悲伤共舞》。

3月返台赴金门劳军。

7月赴香港参加亚视的“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义演。

12月赴日本出席第42回“红白歌会大赛”。(第三度受邀参加)。

同年在香港受访节目中表示,已是退休阶段,日后除慈善义演外,不做公开演出。

著名曲目:《悲诵》、《莫忘今宵》。

1992年(39岁)

除夕返台与家人欢度春节。

2月上“华视新闻杂志”节目接受陈月卿与李艳秋访问。

8月赴日本广岛“和平音乐祭”演唱。

在“亚视”亚洲小姐竞选总决赛节目中,获邀与徐小凤、黎小田演唱《戏凤》。

参加法国巴黎人权广场纪念活动。

12月推出《难忘的TERESA TENG》专辑,为个人在华人音乐圈推出之最后一张国语专辑。

1993年(40岁)

3月应电视台总经理张家骧之邀,返台参加台中清泉岗基地举办的“永远的情人”劳军义演晚会。

3月赴香港作“亚洲电视TALK SHOW龙门阵”嘉宾。

5月于日本发行最后一张日文新歌单曲《与你共度今生》。

12月赴日出席第26回“日本有线大赏”。

1994年(41岁)

6月返台参加庆祝陆军军官学校70周年庆“永远的黄埔”劳军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湾的公开演出。

于香港出席双十庆典大会,与罗大佑合唱《梅花》,独唱《何日君再来》、《我只在乎你》。

10月22日赴日本仙台市宫城县民会馆参加“歌谣义演会”,为最后一次在日本的公开演出。

在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

推出唱片《邓丽君巨星珍藏专辑》。

11月赴香港主持亚视“今日爱心睇真口”爱心台庆(爱心单元外景),为生前最后一次参加媒体节目演出。

1995年(42岁)

2月返台与家人团聚,并接受媒体采访。

3月23日参加香港亚视台庆,为最后一次在香港露面。

5月8日17:30分,与法籍男友保罗在泰国清迈湄宾酒店度假旅游时,因气踹病发,于清迈蓝姆医院抢救无效猝逝。

5月11日晚22:30分遗体返抵台湾桃园中正机场。5月28日在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长眠于台北县金山乡的金宝山墓园—— “筠园”。墓碑上用几种文字刻着“这里安卧着一位为歌唱艺术奉献一生的巨星”—— 这是对邓丽君短暂而又璀璨一生的最直接写照!

香港电台为她追颁了第18届金针奖。

5月10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播报了邓丽君的死讯,并播放了她在演唱会与生活中的十几个场景画面。

大陆摇滚圈发行“告别的摇滚”—— 纪念邓丽君专辑。

王菲发行纪念专辑《菲靡靡之音》。

日本方面,NHK、富士、朝日等大型媒体,赶在第一时间报道和持续追踪这个消息。并制作“邓丽君回顾专辑”,开展一系列的访问、祭奠活动。


﹌﹌﹌﹌﹌﹌﹌﹌﹌﹌﹌﹌﹌﹌


1996年 香港嘉利大楼失火,烧毁宝丽金拥有的邓丽君原声母带—— 《邓丽君八大极品》、《美丽与孤独》。

1997年 台湾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成立。弟弟邓长禧任执行长。

1998年 《漫步人生路》—— 邓丽君纪念音乐剧。

2000年 《心愿系我心》—— 纪念音乐剧。

2002年 《但愿人长久》—— 纪念音乐剧。 台北纳丽台风大水,毁损邓丽君文教基金会部分珍贵史料。

2003年 邓丽君50岁冥诞纪念。

2003年4月初,邓丽君的衣冠墓、纪念雕像在上海落成。并举办了“邓丽君生平遗物内地巡回展”,第一站就设在上海。这是大陆首次设置的邓丽君纪念场所。


﹌﹌﹌﹌﹌﹌﹌﹌﹌﹌﹌﹌﹌﹌


关于君姐的CD、唱片、VCD、海报、画册、唱片词典等各种书籍,我购买收藏了不少。关于方方面面的赞美之词,从小到大,看过的听过的,已经太多太多了。

“邓丽君胸怀千万里、心细如发,无论漂游到何处都不忘与父母兄弟相连,对各种攻讦始终一笑置之。因此,她鲜活的巨星形象绝对永远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台湾作家赵宁。

—— 我想说,用尽这世间所有最美好的语言,也无法形容邓丽君的美好于万一!

今天,是君姐的28年忌日。我整理了以上这些资料—— 以此,来表达无尽的致敬与怀念!


(这是去年5月8日君姐忌日,我整理的她的生平年表,虽不是原创文字,但也耗时耗力,为的就是想让大家多了解邓丽君,多一点了解,再多一点了解。

以上整理,有疏漏不当之处,还请朋友们指正补充。)


举报
评论 74
  • 我和你甜蜜蜜的漫步人生路,在那初恋的地方,我们一起唱着情人的关怀,又见炊烟袅袅升起,一起想起那海鸥飞处的小城故事,在夜来香酒吧听着那难忘的初恋情人…………你可知道我爱谁千言万语就一句月亮代表我的心!遇见你是在那飘着丝丝小雨的香港之夜,给你留下了一封情书……我们一起去看青霞的电影在水一方、海韵、云河………

  • 心中唯有邓丽君 世上再无邓丽君 愿君姐在天堂 一切安好

  • 邓丽君,歌声甜美,魅力横扫亚洲,真是华语乐坛不朽的传奇,永远的歌后!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