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泽东再也忍不住地与苏联撕破脸皮
#头条创作挑战赛#欢迎关注、留言和转发。一起读毛选,毛文集佳作。
1958年,曾帮助中国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走苏联驻军,将四个中苏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移交给我国,提供5.2亿卢布的长期贷款的赫鲁晓夫逐步暴露了“大国沙文主义”的本来面目。
他拒绝给中国原子弹和核潜艇提供实质性的技术帮助,反借机提出在中国南海岸合作建设“长波电台”(为苏联刚研制出来的核潜艇在亚太提供指挥信号),共同建设“联合舰队”,由两国共同管理和使用。这严重伤害了一个长期遭受列强压迫和凌辱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民族情感和自尊心,遭到毛泽东的严词拒绝。自此,中苏关系由蜜月期开始步入破裂期......
1958年7月21日晚21点,苏联驻中国第四任大使尤金在中南海拜访了毛泽东,同时在场的还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陈毅、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尤金转达赫鲁晓夫的意见:在中国建立一个共同潜艇舰队,抵御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毛泽东大口吸烟,一声不吭。尤金见毛泽东情绪激愤,感到情况不妙,便起身告辞......
7月22日一早,气的一宿未睡的毛泽东紧急召见尤金(陪同的中央领导人增加了林彪),开头就说“昨天你们走了以后,我一直睡不着,也没有吃饭。今天请你们来谈谈,当个医生,下午就可以吃饭、睡觉了。你们很幸运,能够吃饭、睡觉。”(《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一九五八年七月二十二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1954年,苏联大使尤金(右一)、苏联驻华总顾问阿尔希波夫(右二)与郭沫若在一起
搞“合作社”有一个所有权问题,你们提出双方各占百分之五十。你们昨天把我气得一宿没有睡觉。他们(指在座的其他中国领导人)没有气,我一个人有气。如果犯错误,是我一个人。(周恩来:这是我们政治局的一致意见。)——《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一九五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01.毛泽东生气:苏联不相信中国共产党
你们一直不相信中国人,斯大林很不相信。中国人被看作是第二个铁托,是个落后的民族。你们说欧洲人看不起俄国人,我看俄国人有的看不起中国人。——《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
毛泽东对苏共的气一直都有,从王明时期就有。毛泽东本人也一直没有得到苏共的重视,尤其是斯大林。
我想起第一次王明“左”倾路线和第二次王明右倾路线都是斯大林制定和支持的,想起来就有气.....1949年我去莫斯科祝贺斯大林70大寿,不歌颂他难道骂他吗?我致了祝词,但斯大林仍对我们很冷淡。后来,我生气了,大发了一顿脾气,他才同意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选自《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二十年》
“斯大林(后来是赫鲁晓夫)看不起中国,不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兄弟国家,而是以老子自居。”
这次谈话中,毛泽东更是直接表达“苏联不相信中国共产党”。
“你们就是不相信中国人,只相信俄国人。俄国人是上等人,中国人是下等人,毛手毛脚,所以才产生了合营的问题”。毛泽东继续说着气话,“要合营,一切都合营,陆海空军、工业、农业、文化、教育都合营,可不可以?或者把一万多公里长的海岸线都交给你们,我们只搞游击队。”
毛泽东进而举例:
- 两次王明路线(指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王明是斯大林的后代。
- 不要我们革命,反对我们革命。第三国际已经解散了,还下命令,说你们不与蒋介石讲和、打内战的话,中国民族有灭亡的危险。然而我们并没有灭亡。
- 我第一次去莫斯科时,斯大林、莫洛托夫、贝利亚就向我进攻。
在莫斯科,科瓦廖夫(苏联驻中国专家总负责人)招待我,费德林(苏联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当翻译。我发了脾气,拍了桌子。我说,我在这儿有三个任务:一、吃饭;二、睡觉;三、拉屎。——《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

毛主席会见赫鲁晓夫
其实,毛泽东还有一事没有提。在国民革命时期,苏联选择了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帮助蒋介石建立黄埔军校,给钱给枪,甚至一味要求共产党人在国共合作期间选择退让。
不过,毛泽东对此事,对此时苏联支持国民党还是理解的,毕竟那时的共产党刚刚成立,力量着实弱小。
说到底,表面上是“苏联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是实质是苏联共产党一直以“父子党”的关系处理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关系。只有苏联国家的利益才是最核心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最高利益。
去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当时我说过,什么兄弟党,只不过是口头上说说,实际上是父子党,是猫鼠党。这一点,我在小范围内同赫鲁晓夫等同志谈过。他们承认。——《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
但是,中国在朝鲜战争上的表现让这一切有了变化。“从那个时候起(朝鲜战争),两国开始合拢了,才有一百五十六项(援助)。”
所以,深刻理解彭德怀所说“抗美援朝雄辩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不能仅仅停留在抗美帝国主义胜利的层面,也要看到此战真正赢得了苏联的尊重,同步提升了中国在英美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这就是抗美援朝的巨大政治意义。

朝鲜战争
02.策略:对苏联既团结又斗争
我们支持苏联,但错误的东西不支持。关于和平过渡问题,我们没有公开谈,报上没有讲。我们很谨慎,也未公开批评你们,采取了内部交谈的办法......今后,我们也不准备公开谈,因为这对赫鲁晓夫同志不利,应该巩固他的领导。我们不谈,并不是因为我们这些意见不是真理。——《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
毛泽东向来提倡矛盾论,提倡矛盾分主次。虽然此次事件让他非常生气,但还是跟尤金说“我们是十个指头中,九个指头相同,一个指头不同。”
苏中之间“同多异少”,此时毛泽东眼中对苏还是“团结”为主。
“政治上的合作很重要。在政治上,我们拆你们的台,你们不好办;你们拆我们的台,我们也不好办”。如果搞不团结,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给美帝国主义可乘之机。
所以,毛泽东强调“在国家关系上,我们两国是团结一致的。这连我们的敌人都承认,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只要是不利于苏联的,我们都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对苏联的进攻,在大的问题上我们都反对。”
虽然中苏之间要讲团结,但涉及到国家主权问题,毛泽东是寸步不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一万年不要援助。但其他方面的合作还可以进行,决不会闹翻。我们还是始终一致地支持苏联。我们可以在房子里吵架”。
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你可以告诉赫鲁晓夫同志,如果讲条件,我们双方都不必谈。如果他同意,他就来,不同意,就不要来,没有什么好谈的,有半个小指头的条件也不成。——《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
所以,毛泽东对尤金说“官员海军提出的核潜艇的请求可以撤销”,自我讽刺说“海军核潜艇是一门尖端科学,有秘密,中国人是毛手毛脚的,给了我们,可能发生问题。”
搞海军“合作社”,就是在斯大林活着的时候,我们也不干。我在莫斯科也和他吵过嘛!
建立潜艇舰队的问题,这是个方针问题:是我们搞你们帮助,还是搞“合作社”,这一定要在中国决定。
这就是既团结又斗争,既有原则性也讲灵活性。
斗争归斗争,但斗争的方式不同于帝国主义那般的尖锐。这种矛盾和分歧就像“教授”与“学生”间的关系。“我们的关系,就好像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授可能有缺点,学生是不是要提意见?要提,这不是要把教授赶走,教授还是好教授。”(《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
不要在专家中,在两党和两国的关系中造成一种紧张气氛,我没有这个意思。我们的合作是全面的,是很好的。你要向使馆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们讲清楚,不要说毛泽东同志提了意见,可不得了了。

03.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独立自主与固执己见不同。独立自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固执己见的背后则是刚愎自用。
毛泽东“独立自主”革命意识的萌芽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
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层面开始“独立自主”思考问题,则开始于“遵义起义”: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议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一九三四年,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批判了教条主义。(1963年9月3日,毛泽东在会见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讲话)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文章中正式提出“独立自主”的概念: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
“独立自主”原则,发起于严酷的军事斗争,很快又运用到了“统一战线”领域:提出“'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个新的战略原则,并坚持地执行之,因而基本上保证了八路军作战上和工作上的胜利。拒绝了国民党派遣他们的党员来当八路军干部的要求,坚持了共产党绝对领导八路军的原则。在各革命的抗日根据地,同样提出了'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这个原则。””(《上海太远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1937年11月12日)
1938年11月5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郑重提出“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本质是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很快,“独立自主”原则又发展到了经济领域。1939年开始,日寇和国民党对根据地开展经济封锁。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口号,1943年至1945年,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的生产高潮。
毛泽东赞誉大生产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并把它与1942年整风运动一起称为当时整个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子。

延安大生产运动
解放后,毛泽东将党的独立自主方针,确定为新中国建国的重要方针。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重要讲话
苏联这次“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问题上,又一次触碰了毛泽东“独立自主”建国发展的底线,“你们不给援助,可以迫使我们自己努力。满足一切要求,反而对我们不利。”(《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的谈话》)
当赫鲁晓夫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询问毛主席,是不是可以将帮助生产原子弹的苏联专家撤回去时,没想到毛主席从容地告诉赫鲁晓夫:“我们可以自己试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如果技术上能帮助一下好,不能帮助那是你们考虑决定的事了。”
果真,赫鲁晓夫愤愤回国之后很快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了苏联专家。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相继试验成功后,毛主席风趣地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毛主席与赫鲁晓夫等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8年7月31日至8月3日,赫鲁晓夫秘密访华,解释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毛泽东明确表示,军事上是不能搞合作社的,随后痛斥了一顿赫鲁晓夫。赫鲁晓夫谈的毫无结果,回去后决定停运装车准备运往中国的原子弹样品。
1958年8月23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炮击金门,引起国际社会轰动。赫鲁晓夫认为中国没有事先通气,破坏了刚刚缓和的两大阵营矛盾。中苏矛盾日益加深......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