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若效法汉宣帝,等曹操死后夺权,能成功吗?

汉宣帝是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无子的汉昭帝去世,权臣霍光拥立宗室刘病已登基,这就是汉宣帝,在霍光当权期间,汉宣帝始终小心谨慎,等到霍光死后,才从霍家人手里夺回权力,并且最终开创了孝宣中兴。这一时间,西汉社会稳定、百姓富足、政治清明。

汉献帝若效法汉宣帝,等曹操死后夺权,能成功吗?

汉献帝没有效法汉宣汉的机会了。因为,无论曹操死不死,曹家对北方的统治都已经稳固了,而名义上的大汉天子——汉献帝,只剩下了一个壳壳,徒有其名而无其实了。


一、霍光与曹操的区别

霍光和曹操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是权倾天下,都是给皇帝很大压力的臣子。不同的是霍光没有取代汉朝之心,他只是汉朝的臣子。曹操则不一样,从曹操接受手下拱其为魏公那一刻起,就是曹操和东汉决裂之时。曹操最终没有称帝不是他不称帝而是他的寿命不允许,如果再给曹操十几年的生命,他一定会称帝的。

霍光则不一样,再给他十几年,他也不会称帝。

两个不同心思的人,对大臣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霍光找到的是忠于汉朝又忠于自己的人,将这些人提拔重用,而曹操找到的是只忠于自己至于忠于汉朝的人不会受到重用,甚至打击或杀掉。

这样在霍光和曹操身边聚集的人员就差别很大了。

经过曹操的运作,天下知魏而不知汉也,经过霍光的运作,西汉继续强大,皇帝的权威继续。


所以民心上汉宣帝时与汉献帝时的差别是很大的。

怎么才能夺回权力,起码民心所向,如果民心不所向,夺回之后,别人也会群而攻之。

汉献帝禅让给曹丕时,过渡十分平稳,如果真的有忠于东汉的,那肯定会起兵勤王,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老百姓都认为天下是魏的而不是东汉的。

二、汉献帝与汉宣帝的区别

虽然汉献帝和汉宣帝都是很机灵的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汉献帝还有帮手吗?

答案是没有了。忠于汉献帝的大臣在衣带诏、曹操称魏公,魏王等几起事件中进行清洗。比如董承、孔融等人都已经被杀。

此时汉献帝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他根本没有办法挑起重担。

如果曹操有政敌,那可以通过扶植政敌的方式去引两虎相争最后夺权,这是帝王习惯手法。

此时的许昌曹操根本没有政敌,铁盘一块怎么破?

汉献帝的皇后也姓曹,所以他的妻族和母族都没有助力。相反汉宣帝则不一样,他的外族还是有人的。当霍光死后,汉宣帝就进行调职,将原来控制在霍家手中的所有统领的胡人、越人骑兵、羽林军以及两宫卫队所统领的士兵,都改为自己所亲信的许、史两家子弟代为统领。


许家就是许皇后的家族也就是妻族,而史家是他母亲的家族,也就是母族。

所以汉宣帝通过母族和妻族很快就控制局面,就算给汉献帝机会,他也没有人能控制要害部门。

汉献帝在位时完全就是一傀儡,没有任何的权力,衣食住行都被曹操监视,就连最后忠于汉室的一些汉臣也被曹操以衣带诏的名义全部处死,整个朝堂完全是曹操的一言堂。至于军队,当时天下诸侯割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忠于汉室,忠于汉献帝的军队根本不存在。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汉献帝注定只能是傀儡,朝堂不会因为曹操的死亡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相反曹操活着他还能做名义上的帝王,曹操一旦去世,他的帝王之路也宣告终结。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