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才是王者之道
本期导读
自强不息,才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人的发展之道。正所谓,自强者恒强、自助者天助、自立者自生。
自强者,即使遭遇挫折,也会依然强大;
自助者,即使身陷困境,也能奋然崛起;
自立者,即使围追堵截,也会绝处逢生。

图、文 | 清石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既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也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更是企业发展、个人成长的王者之道!
01 自强者恒强
《商君书·画策》说:“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康有为则说:“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古代神话中流传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历史上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使苏武的啮雪吞毡,以及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而作《史记》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案例也比比皆是。放眼当今企业界,褚时健就是自强不息的典范。
南非传奇曼德拉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之后总能再度升起。”
2019年3月5日,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云南冰糖橙品牌“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
很多人就用曼德拉的这句名言来形容褚时健的传奇一生。
1979年,褚时健进入位于云南省的玉溪烟厂任职厂长,把一家不起眼的小厂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发展成年利税达到206亿元的大企业。
1999年,时任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的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2001年获准保外就医,73岁的褚时健此后回到哀牢山,种橙度日。
一种就是十多年,褚橙声名远播。从昔日的烟草大王,到后来的橙王,褚时健91年的人生历经诸多风雨,多次走出“触底反弹”。褚时健不屈的创业精神,激励了中国一代企业家。
2018年1月17日,在褚时健90岁生日会上,他在现场致辞中表示,“现在,还有一些人问我,这个果子很难种,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事。我闲不住!”
褚时健专门强调,他相信很多事是天道酬勤,“不勤快的人,在任何时候也不会有好结果,人生正道是沧桑。我相信这些基本理念,人有顺境逆境,情况不好的时候不要泄气,情况好的时候不要骄傲,做人才能长久。”

如果说禇时健是生命的强者,那么,俞敏洪则是百折不挠的典型。
2021年,“双减”风暴席卷,新东方市值瞬间蒸发2000亿,关闭1500个教学点,裁员4万!
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转眼坍塌。彼时,有人劝俞敏洪变现退养,享受生活,不要再折腾了。
但俞敏洪不仅没有退休,反而勇敢地扛起了责任。
他心系5万员工,责任铸就坚守。捐献了8万套课桌,并免费送进教室;无条件退款,裁员员工工资、违约金全部清零。
为寻找新的出路,他曾经一个月时间里呆在办公室,思考对策。最后决定转型做直播带货,又因被指学李佳琪,平台被直接封号。
但各种磨难都没有击倒他,他始终咬牙坚持,最终迎来了董宇辉的横空出世,新东方再次于困境中崛起!
俞敏洪的一生并不平凡。他经历三次高考才进了北大。毕业后在北大任教,由于生活压力大,他兼职创业,结果还受到了学校处分;他两次被抢,胃出血,几乎丢了性命。但他还是一路走了下来,终于云开雾散,重见天日!
无论是褚时健,还是俞敏洪,他们的故事,让人看到了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是因为他们自强不息、永不屈服的精神和勇气!
人生没有绝望之路,即使一扇门关闭,也会有下一扇门打开。
02 自助者天助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国际歌》中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2019年,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了严厉的打压,全球芯片市场也陷入低迷,中芯国际经营遭受重创。
在芯片形势萧条的情况下,中芯国际不仅没有削减订单和投资,反而在逆境中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精神,加大了扩产和投资的力度。因为它们坚信,随着供应链的重组和芯片国产化政策的推动,市场总会有回暖的一天!
皇天不负有心人,事实证明,中芯国际的决策是正确的。市场突然反转,对28nm等成熟技术的芯片需求量大幅增长,而中芯国际恰恰在这一领域拥有强大的产能和技术优势。它们的40nm和28nm产能迅速供不应求,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公司也因此实现了逆境重生,成为科创板首家市值破5000亿的科创企业。

肯于自助者,天亦助之。不仅企业如此,个人亦然。
出生于1955年的张海迪,5岁时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可是几十年来,她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坚强勇敢,自学成才,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成为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
当有人问及张海迪如何面对磨难时,她平静地说:“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面对生活的天空,即使翅膀断了也要飞翔!”
命运无常,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就会降临。
但在强者面前,灾难只会成为促进自己发展的垫脚石,无法成为阻碍前行的王屋山!
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命由我不由天!
03 自立者自生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真正的强者,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能自力更生,突破障碍,逆势而上!

中国共产党和他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就是这样的一个个铁血军团。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1940年-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三光政策”,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不准一斤棉花、一粒粮食、一尺布”进入边区,边区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面对残酷的现实,毛泽东跟广大军民说:“今天,我们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在经济上遇到严重困难,吃不饱,穿不暖,生活用品奇缺,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喝小米稀饭,盐水泡野菜,都难以维持;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是的,在极端的困难面前,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既没有灰心丧气,还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拿出了他们最有力的回答:自力更生!

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整个延安一扫被围困封锁的阴霾,四处都展现生机勃勃的大生产景象。
毛泽东在杨家岭对面的山沟里开垦出一块菜地,种上了西红柿、辣椒、土豆等蔬菜。
朱德王家坪的菜园年年获得大丰收,被称为“小南泥湾”。
刘少奇、张闻天拿起劳动工具、来到田间地头、干得热火朝天。
周恩来、任弼时参加军民纺线大赛运动,还获得了“纺线能手”的称号。
三五九旅凭着“要与深山老林决一战,要使陕北变江南”的豪情壮志,凭着“一把撅头一把枪”把野兽出没、渺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经过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到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成功地走出了困难局面,改变了贫困与落后的历史面貌,在世界上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04 结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变迁,永保自强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民族也罢,一个企业或者个人也罢,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面对各种风浪,各种挑战:
唯有自强不息,保持定力,才能站稳脚跟;
唯有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才能突破困境;
唯有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才是王者之道!
期待您的·关注·分享·在看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