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参加高考引热议,深扒“小孩哥”背后的“神仙学校”!
昨天(6月8日),第一教育报道了上海市实验学校初三学生刘尧参加高考的消息(点击查看相关报道)。消息一经发出,小编的后台便“炸开了锅”——
不少网友给这位“小孩哥”点赞:
有网友“科普”起了为何刘尧才12岁已是初三学生:
也有网友表达了自己的好奇和关切:
其实,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上实”),像刘尧这样“年少有为”的学生并非个例。第一教育之前曾报道上实15岁保送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陈嘉熙同学(点击查看相关报道),以及14岁摘得清华大学首届丘成桐女子中学生数学竞赛优胜奖的孙霖铃同学。(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这次高考,和刘尧一同步入考场的还有来自上实的另外四名学生。今年8月即将满13岁的刘尧是一行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其他四名学生则来自上实高中部。他们都通过了中科大“少年班”的考试,只要高考成绩达到相应要求就可以被中科大录取。
很多网友按捺不住想知道:培养出这么多满级“小孩哥”“小孩姐”的究竟是怎样的“神仙学校”?接下来,第一教育将为您揭秘——
20世纪80年代,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课题组主持了一项实验,名为“充分开发儿童少年智慧潜力实验”。
这个实验从一个“少年理科班”开始,全班36名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用了8年时间,除一人外全部考入高校,显示了这个实验的强大生命力。
正是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1986年9月,上海市实验学校成立。
在之后的30年里,这所学校从未停止实验的脚步。其中最显性也最容易被理解的实验成果就是:
“个性卡”上记录的内容也许和学科学习不直接相关,可能只是偶然发生的小故事、小插曲,比如:老师上课提了个问题,某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想象力的答案;或者一个学生找到班主任请求换个座位;又或者老师路过图书角看到一个孩子在专心看书……而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徐红认为,学校实验的关键主体是人,一切的出发点都源于学生。“因为是做人的实验,所以我们首先要本着对人负责的精神,
“个性卡”不断改进,升级换代。2010年,学生个性数字化记录平台上线,用数字媒介取代了前两代的纸质记录媒介,让学生的个性表现得以更直观地比对和更长久地保存。
上实的学生从小学入学起,每隔2年就要拍摄一段视频,回答5个问题:
你每一天到学校来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对哪一门学科特别感兴趣?
你觉得自己做哪一件事最开心轻松?
你遇到困难最先求助谁?
你觉得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随着孩子的成长,每年给出的答案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老师、家长的观察记录和学生视频组成了最原始、最鲜活的数据资料,为观察学生兴趣、个性和志向随着年龄的细微变化,以及发掘每个学生的独特潜能提供了可能。值得一提的是,上实还一直跟踪校友的发展。
上实校友纪录片预告片
因为是十年一贯制学校,上实的课程与教材与其他学校都会有所不同。第一教育曾全面报道过上实的课程体系。(点击此处查看报道)在发掘学生独特潜能的基础上,上实努力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教育。
据介绍,特需课程分为强基学科类别与创新课题类别两大类。学生如果对某一领域有特别的志趣,能提出有可实施性、创新性和价值的课题,并且能够持续探究,就可以申请。
他们向学校提出特需后,还须经过专家团队审核,确定其具有特别的潜能,具有一定的天赋才华,能够对这一专题进行研究,有能力可持续研究。
因此,能参与到特需课程的学生,不仅需要有内在的自主学习需求和特长,还需要有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余,学校时常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丰富活动,让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有释放自我的舞台,找到自己的长处。
几次走访上实,小编了解到“小孩哥”“小孩姐”们也未必门门功课都很拔尖,也会有学习的苦恼,比如:课文总是背不出。而学校在引导孩子发展长处的同时,也耐心地给予学生补上短板的时间,让学生的自信逐步提升,希望通过学生的单科进步,带动全面发展。
一些人认为缩短学制的上实是给学生的成长按下了“加速键”,而见证了无数学生成长的校长徐红却越来越坚信: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教育必须作长期考虑,作为学校,我们要给到孩子适合的课程,让成长水到渠成;也要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静待花开。”徐红说。
上实努力给到学生的是恰如其分的成长养分。“做人的实验”是学校坚守三十多年不改的初衷,小学、初中、高中全程贯通的学制,课程、教材的大胆创新、精雕细琢,使其三十多年来始终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随着不断的探索,学校越来越多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求,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实验目标从未改变。
图片、视频来源:上海市实验学校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