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圣洁在周末读书分享会上为大家纠正易错字 “天下第一易错字——冒”的正确写法是什么?

“冒”字上半部是“日”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的“皮匠”真的是皮匠吗?6月23日,在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上,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做客石家庄书城,为大家普及了国学常识和语言学知识。

“天下第一易错字———冒”怎么写?

张圣洁开设了自媒体账号为大家“说文解字”,纠正日常生活里对字、词、句、成语、俗语、引语等的误读、误写、误解。

活动现场,张圣洁为大家分享了“天下第一易错字———冒”的正确写法。“这个字的上半部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冃’(mào),第三、四笔这两横与第一、二笔的两边都不挨着。”在《说文解字》里面,“冒”是“蒙而前也,从冃从目”,也就是蒙着头向前走的意思,“冒险”的“冒”就有这个含义。

张圣洁说,“冒”其实是个象形字,像扣在人头上的帽子,后来又有人给它加了一个“目”字,意思是帽子是戴在人眼睛上面的。后来的“帽”字中的“巾”,说明了帽子的质地。成语“冠冕堂皇”的“冕”也和帽子相关。

“三个臭皮匠”中的“皮匠”是“裨将”

除了纠正字形写法上的错误,张圣洁还对人们常使用的一个歇后语发表了独特见解:“一个巧皮匠,没张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说,“皮匠”的“皮”是毛皮的“皮”,用皮革来制衣服的皮匠怎么就跟诸葛亮联系到一起了呢?

张圣洁认为,“皮匠”是“裨将”的意思,即军中的“副将”,“诸葛亮是主将,那三个副将的智慧可以和一个主将相媲美,人多智慧多。把制皮、做鞋的皮匠和诸葛亮相比是有些牵强的。”

此外,他还针对其他被误解误用的一些引文作了纠正。据他查证,根据《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背上的四个字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

活动最后,张圣洁推荐读者多翻阅《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现代汉语规范辞典》等汉字工具书,更加深入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内涵,感受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深厚历史底蕴。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翠平 实习记者苏若冰

■供图/石家庄书城

■编辑/杨旭妍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