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会要学会静心,心安定,紧张、焦虑、抑郁都会离得远远的

来源:孙郎中

今时社会浮躁,人心亦浮躁

所谓“浮”,即无根,到处飘;所谓“躁”,即混乱,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片刻不得安宁。人们或追求金钱,或追求名利,或顺着自己的欲望而行,就像一个悬吊在空中的球,不停地摇摆,不停地迷惑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

浮躁意味着人心不安和,心浮躁不安和了,就容易紧张、焦虑,做事就容易急功近利,或者随波逐流,或好高骛远,或脾气暴躁。

我在平日观察到,那些内心浮躁的人往往心急,而且活得很累,不但痛苦,且容易生病,特别是容易造成各种慢性疾病。

换句话说,我们要想让慢性疾病早日康复,就要先修心,让内心定下来,静下来,安下来,心安则身自安!又“静能生慧”,当我们的念头越来越平息,当内心越来越静时,我们内心所自有的智慧就会显现出来。

明代王阳明说:“心不安定,则一事无成。”一个人若是静不下心来,这辈子注定什么也做不成。而王阳明一生的成就,跟“静心”二字,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那我们为什么会浮躁呢?我们生活在人世间,每天都得透过五官及身心去感知周围的世界,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和实际很贴近,有的可能是异想天开,浮躁便很容易产生了!

现如今是互联网时代,足不出户,便可览遍世界,便可捕获各种信息,这些同样也容易让我们浮躁,也容易让人烦躁,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克制或减少浮躁呢?我们知道,浮躁的相反方向是静心!

红尘路远,繁华闹市,我们需要养一颗静心,以云淡风轻的姿态,来面对三千繁杂。内心宁静,就会少一些物欲,多几处水云间。当代作家白落梅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

所以说,静心,不是远离红尘,而是于灵魂深处修篱种菊,在心中寻求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水面平静,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若宁静,于淡泊之中便可懂得生命的意义。通俗讲,静心状态即是我们只想着正在做的事,专注于眼前进行的事务,其他外物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静心的状态还有一个词叫“心无旁骛”,比如念经的僧人,下棋的高手,专心创作的艺术家,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等,都是淡定处世之人。曾国藩曾言:“心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意思是:人唯有内心安定,精神才能够安定;唯有精神安定,身体才能够安定而健康。

浮躁给了我们什么,除了患得患失,焦虑不安,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当我们沾染了浮躁,不但解决不了根本,还会导致新问题的发生,正所谓越烦越乱。我教给大家两个可静心及消除浮躁的有效方法:读书与静坐!

读书需要一种心境,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适合阅读。心无旁骛的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书卷上,唯有此时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毛主席曾经在闹市读书,闹中可取静,心里不乱!

如愿意读书,哪里都是读书的好地方;若心里浮躁,即使坐在禅房里也安不下心来。很多人抱怨自己无法静下来读书,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不是你不能静下来读书,而是只有读书才能让你静下来。人生至乐,无如读书!

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亦是天下第一等乐事!在书中见天地之广,观众生万象,拂去心灵的尘埃。如果有条件,大家可以多读国学经典书!读传统经典书籍,学习圣贤的智慧,用圣贤的智慧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总之,静心读书是一种让人内心感到平静和愉悦的过程;静心读书,于无声中与智者倾心交谈,研磨世态人情,犹如春风拂面,雨露滋润,你的人生便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变得内在安稳,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另外,我推荐大家都可尝试静坐。

静坐的方法极为简单,既不苛求姿势,也不需要特别的动作或场地,只需要闭目,并且专注于呼吸即可。 而且每次静坐时间不必过长,十几分钟亦极好。但静坐必须要坚持,偶尔静坐一两次作用不大,只有长时间坚持,才有较好效果,可以让内心快速静下来。

《内经》告诉我们:“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显然,当心静神安时,我们的心灵就能彻底放松、清零,并且疗愈。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