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拆开一看,80%芯片源自海外!大疆会步华为后尘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众所周知,如今的大疆无人机,已经各华为手机一样,成为了“国货之光”。然而,这种崛起的势头也遭到了他国的嫉妒和忌惮。

比如日本拆解了一台大疆无人机后,发现其芯片大多出自海外,而美国立马就对大疆展开了制裁。话说大疆会步华为的后尘吗?还是会重新杀出一条血路?

日本拆机,美国制裁

2023年9月,日本某机构拆解了一架大疆无人机。

根据拆解报告来看,里面有80%的芯片,都是来自西方进口。比如高通的无线通信芯片,安霸的图像处理芯片等。乍一看,大疆似乎成了“万国造”

面对此情此景,美国突然就动起了小心思。很快,美国便开始对大疆的产品加征关税。与此同时,美方还以“侵犯专利”为由,向大疆索赔8.37亿美元

此外,美国还将大疆列入了黑名单,禁止大量美企与大疆合作。总之,但凡一切能用得上的制裁手段,美国都用上了。

按理说,大疆只是个造无人机的的,为何美国对其如此忌惮?大疆真的对美国有“威胁”吗?

美国为何忌惮无人机?

剖开现象看本质。从军事层面进行分析的话,大疆在美国人心中,确实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当然了,也不光是大疆,任何一家做大的无人机公司,都会让美国寝食难安。

比如这些无人机的图传功能,可以带来超视距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将其用于战场前线侦察了。

假如一个炮兵配一台无人机,利用图传功能来锁定对手。在千米之外,就可一发入魂,让人防不胜防。

假如让无人机挂手榴弹的话,立马就能开启察打一体的模式。如果目标价值很高,干脆给无人机装上高爆炸药,让其“自杀式冲锋”。这样一来,对面的目标也就报销了。

在俄乌战场大显身手的无人机

关于无人机投入战斗的实例,俄乌战争毫无疑问榜上有名了。

俄乌战争号称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无人机战争,双方投入的无人机数量高达4000架尤其是许多民用级无人机,纷纷“民转军”,成为了双方侦察、攻击的主力。

在这些无人机中,最为突出的,则是伊朗提供给俄罗斯的“沙希德-136”自杀式无人机了。

这种无人机号称空中小摩托,它的战斗部达到了50公斤,相当于100斤炸药的威力。一旦将其释放,随便摧毁个两三层楼不是问题。

至于这类无人机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成本低廉了。像那些零部件,在淘宝、拼多多上就能买一大堆,综合下来成本不超过2万美元

相反,对方的拦截武器价格就比较昂贵了。比如毒刺防空导弹,其单发拦截成本达到了10万美元。还有爱国者导弹,单发成本更是达到了200万美元。

多番对比之下,空中小摩托可谓是便宜如白菜。用它来开展无人机战争,不出半年,就能把对方给打破。

乌克兰方面意识到划不来以后,于是赶紧调整战术路线。开始使用美国制造的弹簧刀无人机,对俄军做出反击。

与此同时,为了节约成本。乌克兰还有样学样,像俄军一样通过民间渠道,来购买大疆一类的无人机,以挂载更多的手榴弹进行冲锋

由于越来越多的民用无人机开始流入战场,后面大疆干脆宣布:“暂停俄罗斯、乌克兰境内的所有业务,以确保大疆的产品不投入战争当中”

然而,尽管大疆已经自证清白了,但美西方势力依旧不肯放过它。正所谓,人才不在我方阵营,必杀之。

就这样,随着日本公布了大疆的拆解报告以后,美国开始对施展了绞杀套路,也就是掐芯片的脖子。

美国不仅将大疆拉入黑名单,还禁止相关美企与其合作。企图通过一种围困的方式,让大疆乖乖就范。

华为当年遭受的打压

其实这种套路,就跟当年对华为的制裁一模一样。早在2019年,美国政府就勒令高通,让其停止向华为供货。

2020年,英特尔、AMD、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也跟华为进行了业务切割。与此同时,硅谷各大科技企业,也把对华为的云服务给停了。

到了2021年,制裁更为严重。许多美企生产的电池、电阻、电容、天线等,全部停止对华为供货。

受到这一连串制裁以后,华为那些年的日子可谓是艰难至极。

要知道,在2018年,华为的销量超过了2亿台。然而,到2023年的时候,华为销量仅有3000万台。这种断崖式的下跌,无论放在谁身上,都是一场生死局。

华为的破局之道

面对此情此景,华为是如何破局的呢?没办法,只能像当年的上甘岭战役一样,啃硬骨头,打硬仗。

为了不让美国拿捏芯片这个弱点,华为投资巨资和人才,将海思提升为一级部门,让其跟云计算部门平起平坐。

与此同时,华为针对海思这个部门,不设置业绩指标,也不设盈利点。只让其专心爬坡,把硬骨头给啃下来。

最终,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海思麒麟系列芯片终于横空出世!

最新型的麒麟9000s芯片,经过各方的拆解分析,认定其工艺水平已经接近了7nm。而这也就意味着,国产芯片从0到1的突破,正式完成了。

从华为到大疆

从华为的过去,也能看到大疆的未来。

面对美国的制裁,大疆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比如大疆开始和国内诸多芯片厂商合作,将芯片供货源从国外转移到国内。

要知道,大疆无人机使用的28nm中低端芯片,我国现在已经能够量产了。虽然产能有点跟不上消耗,但做大规模是迟早的事。

此外,大疆也像华为一样,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专研芯片。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无人机芯片从0到1的突破。

假如这家子公司未来也能达到海思这个程度的话,那大疆的破局之路,也就成功一半了。

“中国芯”未来可期

总而言之,无论是华为还是大疆,将来的崛起之路肯定都是势不可挡的。毕竟国产芯片越来越强这个事实,已经不容置疑。

像中微半导体,已经搞定了薄膜沉积MOCVD设备和刻蚀设备,并向长江存储和中芯国际稳定供货了。

在2023年年底,上海微电子也交付了第一台国产SSA/800-10W光刻机,在28nm芯片领域大杀四方。

还有一直被国外封锁的EDA软件,也已经被华大九天给攻克了。如今华大九天在DEA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0%。

从以上的种种成就中也能看出,我国在芯片半导体领域,是下了苦功夫的,同时也是收获颇丰的。

当国产芯片企业纷纷崛起以后,别人再想卡我们脖子,就难如上青天了。毕竟你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还有。当天下器物尽归我手的时候,再来挑衅我,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信息来源:

关权教授【大疆无人机被拆解,80%芯片依赖进口?外媒:第二个华为将现】

新浪财经【全面禁售,伤人伤已,美国对大疆打出一记重拳】

蓝血研究【美国制裁华为时间线:从“不让华为卖进来”到“不让华为造出来”】

#头条首发大赛#

举报
评论 536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