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意搭上立法“直通车”
“关于草案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建议把‘九小场所人员’纳入应知应会培训计划;第十九条‘使用电动车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中应增加电动车飞线充电行为……”7月11日,兖州区人大常委会召开《济宁市消防条例(草案)》 征集意见座谈会,来自镇街、部门的人大代表、立法专家库成员、天意机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和街道干部等共聚一堂、踊跃发言,为条例的制定建言献策。

为畅通立法民意表达,让立法更接地气,更好体现群众的心声,本次征集意见座谈会分两组召开,分别由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室、法工委组织,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天意机械立法联系点进行。大家聚焦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发表意见建议。
基层立法联系点搭起立法民意“直通车”。近年来,兖州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全区4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叠加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大力推进“站点融合标准化建设”,为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平台和载体,使立法民意“直通车”的作用更明显。

“关于草案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对管理区域内的公共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防火巡查、消除火灾隐患等消防安全防范服务’,建议将‘公共’修改为‘共用’。”山东正途律师事务所主任丁忠杰作为区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库成员,充分发挥站位高、思路宽、专业性强的特点优势,结合立法背景解读、总结实践经验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科学立法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召开这样的《条例(草案)》征求意见会非常必要,能让群众及时了解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把立法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真正把立法的大门开到群众的“家门口”。经过汇总整理,本次座谈会共征集意见建议27条。
近年来,兖州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创新点站融合模式,构建了“人大代表+立法信息员+N”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网络,组建立法专家库,探索资金、场地、人员等融合,初步建立健全了功能相对集中的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配合参与了《济宁市物业管理条例》《济宁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济宁市客运出租车管理若干规定》等系列立法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意见收集等形式,广泛开展立法意见征询,累计收集上报意见建议37条,被济宁市采纳21条。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张美荣 侯子亮 赵岩岩)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