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拨6.48亿元、出动6.3万人次…… 应急管理部持续调度部署南方防汛救灾工作
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记者王迟)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多地发生了暴雨洪涝灾害,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多,长江、珠江以及太湖累计发生了14次编号洪水。
为了应对南方汛情,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采取了哪些举措?如何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7月12日,应急管理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有关工作情况。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应急管理部)
强化部署和调度 及时下发预警提示
发布会上,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汛情来得早,来得猛。
为了应对南方的汛情灾情,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强化部署和调度,每天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会商,调度重点省份细化防汛救灾的各项措施。并及时下发预警提示,针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个省份升级到防汛三级应急响应,督促落实预警响应联动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特别是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的群众。
同时,协调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特别是中国安能等央企的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抢险救援。为了应对“三断”,特别是通讯中断,向湖南和广西等地预置了328套通信设备,此外,还调派了一些专业力量和设备协助地方巡堤查险。这些措施都起到了很好的预防预备作用。
会同财政部预拨中央救灾资金6.48亿元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南方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大批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大量房屋倒塌损毁,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多次启动救灾应急响应。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陈胜介绍,为了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预拨3批次生活救助方向中央救灾资金6.48亿元;协调加快救灾物资调拨效率,特别是针对湖南局地突出情况,连夜协调物资运达现场。着眼不同救助时段,会同国家粮储局调拨9批次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灾区满足群众临时避险、转移安置、过渡安置不同阶段的差异化救助需求。着眼不同救助群体,统筹中央地方储备资源,多次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发放大量食品、生活用品等多样化物资,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同时,加强政策统筹,围绕基础设施抢修恢复、农业生产救灾、群众救助帮扶等共同研究工作举措,有效形成部门支持合力。协调工信、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单位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湖南平江等地指导帮助做好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各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6月9日以来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出动6.3万人次参与抗洪抢险
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种灾害救援司一级指挥长朱志祥介绍,6月9日以来,广东、广西、安徽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汛情,截至目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抗洪抢险5985起,出动人员6.3万人次,营救疏散群众27160人。同时,还积极开展受灾群众安置、清淤排涝、防疫消杀等救灾救助工作。
各地消防救援队伍根据当地防总的灾情研判,提前预置专业力量1.1万人,在1000余个点位靠前应对灾情险情。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韶关、清远、梅州等地前置1000人的专业力量,在多轮强降雨救援中,采取“一县一战区、一镇一编队”的战术,在5个重点区县的29个受灾点分散作业,高效处置了多起山体滑坡、城镇内涝等灾情险情。
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断路断网断电”的“三断”复杂灾情,各地消防救援队伍采取空地协同、多路挺进的方式,快速打通救援生命通道。朱志祥介绍,在广东梅州“6.16”暴雨洪涝救援中,紧急调用5架直升机,飞行84架次,运送受伤群众30余人。7月5日,湖南岳阳堤坝决口后,又迅速调集1592名指战员,104艘舟艇连夜组织多轮次、地毯式搜救,及时疏散转移410名被困群众,团洲垸淹没区无一人伤亡。同时,紧急装填砂石1.8万余袋,加筑堤坝6.3公里,坚决守住“第二道防线”。7月8日,又跨区域调集了湖北、贵州、重庆等7个总队38辆的大型排涝车,516名专业队员增援湖南排涝抢险,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汛情动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抢险救援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朱志祥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