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夏天,上海人的电冰箱里有些啥?

对于市民来说,电冰箱在今天已经成为非常大众化的家用电器之一。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电冰箱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家里有一台电冰箱是很让人羡慕的,而且,电冰箱在炎炎夏日对市民饮食生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民刘毅家中换了新冰箱(右1)

最近,市民刘毅先生家中换了一台新冰箱,作为摄影爱好者,他想查看几十年前自己拍摄的家中第一台冰箱老照片是否还在。让他欣喜的是,老照片不仅找到了,而且还是彩色的,清晰度非常高。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市民刘毅先生,请他分享家中三代电冰箱的故事,并请文化界人士和部分市民朋友介绍他们家中的第一台电冰箱。

市民刘毅今年67岁,他是1984年结婚的,当时小两口与父母住在一起,家中还没有电冰箱,只有一只9寸的黑白电视机。到了1987年,他和妻子搬进了位于虹口的公益坊弄堂,也就是如今的海派时尚打卡地今潮8弄的原址。

1988年5月,刘毅有了一个家电购买额度,于是就买了一台东芝双门电冰箱,这成为了他家中的第一台电冰箱。

刘毅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我们用电冰箱算是比较早的,这台东芝电冰箱一直用了近20年,实际上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到了2007年,因为老房子动迁搬新家,我们就把原来的冰箱换掉了,买了一台伊莱克斯冰箱。十几年过去了,最近又换了一台松下冰箱。因为这次家里换了电冰箱,就想到去翻翻当年的老照片,没想到还真找到了。”

刘毅女儿站在新买的电冰箱旁边,1988年6月5日拍摄

从这些老照片的拍摄时间来看,女儿站在新买的电冰箱旁边的照片是1988年6月5日拍摄的,当时女儿2岁半。

为什么拍摄时间能记得那么精准呢?原来刘毅平时就有小抄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记录下每天的家庭生活情况,然后到了年底再誊写一次。这两天,他翻出了1988年的“家庭要事录”,上面写着“6月3日,东芝电冰箱解决了夏季的后顾之忧。”1988年6月3日,也就是家中第一台电冰箱购买的时间。

刘毅在1988年记录的“家庭要事录”

刘毅女儿打开冰箱的照片是1989年7月9日拍摄的,当时女儿3岁7个月。记者注意到,1989年的这张老照片,冰箱里面有雪碧、芬达、百事可乐等刚刚上市的中高档饮料,还有雀巢咖啡伴侣、啤酒、酸乳酪饮料和冰镇西瓜。

刘毅解释说:“因为雪碧、芬达和可乐在当年都是时鲜货,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但小朋友们都比较喜欢,所以家里买了放冰箱给女儿喝,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喝喝白开水就可以了。”

刘毅女儿打开家中的冰箱,1989年7月9日拍摄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申美公司)是1988年9月20日在沪开业的,改变了以往国内各厂花外汇进口可口可乐浓缩液,然后装瓶生产的状况。申美公司当时引进了一条可口可乐装瓶生产线和聚脂瓶的生产线,并首次在中国生产“雪碧”“芬达”汽水。而在此之前,作为进口饮料,当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已经进入上海市场销售,并与本土可乐展开竞争。

冰箱里面的搪瓷碗,碗上印着“虹建储运”四个红字,“虹建储运”就是刘毅和妻子一起工作多年的单位。刘毅向记者解释,当时单位会发一些带公司名称的搪瓷碗,这也是年代的特征。

刘毅的女儿吃西瓜,同事来家中做客,1990年夏天拍摄

还有两张照片大约是1990年夏天拍摄的,第一张是刘毅的女儿吃西瓜;第二张是同事来家中做客,刘毅招待客人吃西瓜。

刘毅告诉记者,同事来家里时,正好女儿也在吃西瓜,所以就用照相机拍了下来;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女儿那时候剃了短头发,看上去就像男孩子一样。那时候彩色胶卷价格非常昂贵,如果加上胶卷的冲印费,要接近一个月的工资。

刘毅家中的第二台电冰箱是2007年买的

刘毅家中的第三台电冰箱是2024年夏天买的

新冰箱的内部

7月17日下午,刘毅通过视频形式向记者展示了新冰箱内部。记者注意到,如今刘毅家中的这台冰箱,除了冷冻室比较满,冷藏室内显得较为冷清,鸡蛋和酸奶,吃了一半的面包,还有一只装绿豆百合汤的钢盅锅子和两盒菜。

“现在电冰箱的重要性和以前不同了,夏天饮料随时可以买,都不进冰箱,小区附近购菜太方便了,出门就是,网上也能买菜,所以今天打开冰箱门的视觉效果,和几十年前确实不一样了!”刘毅这样解释道。

沪语作家、小说《弄堂》作者胡宝谈告诉记者,他家中第一只电冰箱是1987年买的,当时电冰箱是要凭票子供应的:

当年,家里没条件买很多冷饮囤积,冷饮都是现吃现买,买棒冰比较多,买断头棒冰还便宜一分钱,买好了,摆在保温大口瓶里。如果弄堂里啥人家用块毛巾包了块中冰砖跑进来,就是屋里向有人客来了。

而加仑流行要到1990年代初,弄堂人家大多数买了电冰箱之后。常常有同学为了吃加仑,去医院割扁桃体,现在听起来很奇幻,当年大家眼痒(沪语:羡慕)极了呢。电冰箱做冰块,做棒冰雪糕,做果冻,都是有塑料模具的,成品效果也就这样,不然冷饮厂要关门了。阿拉屋里的冰块是这样吃的,阿娘用宁波土办法,拿只小碗,冰块、米醋、糖,摆在一道,吃了也老扎劲的。

市民利用家中的冰箱做棒冰(插图By 罗志华)

有一年,我在金陵东路上看中了一只做刨冰的机器,我妈妈帮我买了,纯手动,就是冰块摆进去,上头只摇柄,下头只钻头,要自家拿冰块摇碎脱,吃力啊。食品店里当时有得卖碎冰的,一包一包透明塑料袋装的,我记得五角钱左右,外公很喜欢买碎冰。至于自家用电冰箱做冰块,弄堂里蛮多老门槛计算过的,其实不哪能合算。果珍、菊花晶、酸梅浆、酸梅粉咾啥,碗里冲好了,碎冰倒点进去,调一调,嗲!

作为70后,上海市民许可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中的第一只冰箱应该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读初中时买的,冰箱牌子则是意大利的阿里斯顿:

当时夏天冷藏室里是放冰水,自制冰饮料和部份小菜,还有夏天自己蜜的番茄,冷冻区除了存放肉类,还有不少自制冰块和冰格子做的棒冰。冰箱里还有猪油和自己熬的葱油,我父亲还会自己拆一点蟹粉做成蟹油放冰箱里,拌面吃。

市民利用家中的冰箱做棒冰(插图By 罗志华)

海派文献研究工作者、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曾经专门研究过上海市民与冰箱的渊源:在电冰箱和冰淇淋传入中国前,中国人饮冰,多为窖藏冰。从前在上海北郊的乡村,可见一座座用稻草搭成的冰仓。每到隆冬时分,池塘结冰,便将冰块敲下,运到冰仓地窖中储藏起来。到了夏季,再将冰运出来应市。当然,这样的冰是不能直接入口的,而是用来降温或间接冷冻食物的,如酸梅汤、绿豆汤、冰啤酒等。

用水汽降温的冰箱:以木板制成多层

在电冰箱普及之前,上海的家庭中曾经有一种不用电的冰箱,在木箱下藏以冰块,使木箱中的蔬菜水果保持较低温度不致腐坏,但冰块每日要更换,颇为不便。另有一种用水汽降温的冰箱:以木板制成多层(上图中只有二层),再制圆形之柱,植立桶中。

上世纪30年代,上海开始出现进口的电冰箱,然价格非常昂贵。1936年,海上名公子徐欣木宣告破产,其当初花费八万元所购之北极电冰箱,被法院拍卖。

孙莺家中的第一台冰箱是上世纪80年代末买的,是双门的双鹿电冰箱:

小时候我对冰箱里的灯很好奇,研究为啥门一开,冰箱的灯就亮了。夏天,我家冰箱里放的都是自制橘子汁和酸梅汤(用酸梅晶冲出来的),冷冻室里是大加仑冰砖。小时候好奇心强,什么都想放到冰箱里去——包括香蕉、葡萄、黄瓜,这些都冻过。不过,我从小不爱喝任何饮料,这一点和其他小朋友格格不入。

“对于大多数上海人来说,电冰箱就是一段似水年华的记忆,和夏天的绿豆汤、竹躺椅、夜乌子、叫蝈蝈、盐水棒冰,以及弄堂口‘阿有坏个棕棚、藤棚修伐’的叫声混在一起,永远留在夏夜的梦里。”孙莺说。

作者:严山山

来源: 周到上海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