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历朝农民起义的真相,可能颠覆你的普遍历史观

农民起义,普遍认为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但纵观历史上诸多的农民起义,却几乎都是“官逼民反”的结果。

“大泽乡”起义:百姓“苦秦久矣”

从秦始皇至秦二世,为修造长城、开发岭南、建造阿房宫和秦陵,前前后后被征发的劳役约有二三百万人,而当时全国的人口却只有二千万,甚至劳役中还有幼儿和妇女。

在这十数年间,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道。

秦二世元年(209年),农民出身的陈胜和吴广,因身材高大、踏实能干,被阳城县(今河南登封东南)的两名军官委任为屯长,以配合自己管理900余名征发的戍卒前往渔阳戍边。

当时的秦法规定,若不能按期到达指定的戍边地点,就会被判处死刑。

同年七月,陈胜、吴广等人到达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一带时,正逢数日大雨,致使道路被泥石流阻断,并因此造成行期延误。

▲陈胜、吴广

对此,陈胜认为,与其因延期被杀,或逃亡而死,还不如奋起反抗,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吴广等人也深以为然。

于是,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900余名戍卒尽皆响应,从而吹响了封建王朝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号角,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

又因百姓“苦秦久矣”,因此各地百姓纷纷响应,最终成为秦朝灭亡的导火索。

绿林军赤眉起义:饥民不堪忍受地方官员的盘剥压榨

由于安汉公王莽与众馋臣推行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祸乱天下的政治复古运动,直接导致天下汹汹不安、惶惶不宁,百姓流离失所,好似一场末世景象。

就在这时,蝗灾、旱灾、饥荒等天灾四起,而王莽却拿不出有效的赈灾举措,甚至荒唐地命令百姓煮食草根、树叶以果腹充饥。

最终导致王匡、王凤等饥民,因不堪忍受地方官员的盘剥压榨,于是以绿林山为根据地,揭竿起义反抗朝廷,史称“绿林军赤眉起义”。

黄巾军起义:朝廷腐败、卖官鬻爵、党锢这祸,导致百姓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因朝廷腐败、卖官鬻爵,搞得天下离乱、百业凋敝,百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于是,张角趁机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号,揭竿而起。

▲黄巾起义

虽然,这次起义并未成功,却直接动摇了东汉政权的根基,也是东汉灭亡的导火索。

杜弢起义:流民屡遭官吏、士族侵害

永嘉年间,分布于荆、湘之间的巴蜀流民,屡遭官吏、士族侵害。

例如:永嘉五年春,晋湘州刺史污蔑辖地流民造反,于是在时任醴陵令杜弢的带领下,四、五万户流民被迫起义反晋。

孙恩、卢循起义:百姓赋役繁重,甚至沦为奴隶、佃客

东晋末年,由于田地财富集中于南北世家大族的手中,而朝廷却将绝大部分赋役施加在两地的百姓身上,甚至造成许多百姓沦为奴隶、佃客,并任由士族欺凌或者杀虏。

隆安三年(399年),朝廷强征“免奴为客”者(指本身或父祖是奴隶,但已放免为佃客的壮丁)当兵,而其中的大部分却属于世家大族的“私产”,并因此引起了世家大族的不满。

就在这时,出身琅琊(今山东临沂)孙氏(低级士族)的孙恩,纠合兵众逃到舟山群岛一带,聚集逃亡的农民反抗朝廷。

杜洛周起义:政治腐化、权贵奢侈,横征暴敛

南北朝时期,北魏明帝末年,由于政治腐化、权贵奢侈、横征暴敛,导致百姓赋役繁重,甚至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

就在这时,长期戍边的杜洛周等六镇将卒(多为拓跋部贵族及其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因对待遇骤降不满而发动六镇大起义,又称“杜洛周起义”。

于是,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

瓦岗军起义:暴政压迫,“屡兴征役,曝露骸骨”

610年,在隋炀帝杨广“屡兴征役,曝露骸骨”的暴政压迫之下,韦城翟让趁势聚集生存堪忧的百姓,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举起反隋义旗。

▲瓦岗军名将单雄信

这次起义,所不同的是,起义领袖翟让并没有问鼎中原、君临天下的野心,甚至为了义军能够发展的更好而主动交出了义军的统治权。

也可以说,翟让是历史上唯一没有野心的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起义:贵族门阀尸位素餐,地方藩镇鱼肉百姓

唐代末年,唐王朝已然到了日暮西山的地步,皇室子弟皆无中兴之志,世家门阀多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尸位素餐之徒,而地主藩镇更是鱼肉百姓、民生艰难。

最终,落第举子黄巢看不下去了,经过一番谋划之后,揭竿起义,并一举摧毁了世家门阀阶层。

李顺起义:土地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百姓饿殍载道,民不聊生

北宋初期,由于川陕一带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致使许多农民沦为无地可种的客户(包括旁户)。

同时,又因川陕一带天灾频发,导致饿殍载道,民不聊生。

加之,赋役繁重,于是在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李顺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揭竿起义。

后来北宋的宋江起义、方腊起义的原因,也和李顺起义的大同小异。

钟相杨幺起义:溃军沿途剽掠,统治者横征暴敛,政繁赋重

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即位,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建炎三年(1129年),宋军在金军的攻势下,一路向江南溃败,溃军却于沿途剽掠自家百姓,致使宋军大失民心。

同时,统治者更是横征暴敛,政繁赋重,从而激起了江南民众的反抗之心。

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农民钟相率先聚众起义,高喊“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抗击溃兵流寇的抢劫。期间,更是破州县、焚官府、杀贪官,得鼎、澧、潭、岳、辰等州19县的百姓纷纷响应。

红巾军起义:官府苛税沉重,汉民不堪重负

蒙古入驻中原后,对汉民族进行惨无人道的民族压迫和民族迫害,但华夏民族始终不曾放弃“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信念。

▲红巾起义

1351年,朝廷的苛税日益沉重,汉族人民不堪重负,忍无可忍之下,头裹红巾,高呼“山河奄有中华地, 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灭元运动,史称“红巾军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朝政腐败,饥荒连年,百姓生计无着、濒死无依

崇祯元年(1628年),朝政腐败,饥荒连年,百姓生计无着,濒死无依,于是农民们大声疾呼:“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起义)而死。”

于是,闯王高迎祥率先在安塞揭竿起义。高迎祥死后,李自成与张献忠一南一北两股农民起义队伍,将大明江山搅了个天翻地覆。同时,李自成采纳李岩提出的“均田免赋”等口号,从而赢得广大百姓的欢迎,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甚至直接推翻了大明江山。

白莲教起义:百姓在“康雍乾盛世”的华丽外衣下艰难求生、苦苦挣扎

满清王朝在经历了所谓的“康雍乾盛世”后,好大喜功、奢靡已极的乾隆皇帝,却将雍正王朝创下的厚实基业败了个精光。

当时,官僚、地主、乡绅、富商阶层互相勾结,通过大肆兼并农民土地、压榨百姓生存空间,并得起迅速崛起,而民众却在“康雍乾盛世”的华丽外衣下艰难求生、苦苦挣扎。

于是,在“官逼民反”的大势之下,白莲教首领樊明德趁机大肆宣扬“换乾坤、换世界”“穿衣吃饭、不分你我”“患难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即可周行天下”的教会理论,以鼓励苦难的民众在“末世降临”之际,相互扶持、共济时艰,从而激发了民众压迫已久、渴求生存的反抗精神。

从1796年至1804年的这九年间,白莲教起义迅速席卷了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虽然,最终白莲教起义被清王朝剿灭了,却也付出了超过两亿两白银的代价,并使满清王朝元气大伤,甚至直接削弱了满清王朝对全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太平天国运动:朝廷对外妥协,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内残酷压迫,致使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清朝末期,腐朽的清王朝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对外来侵略者一再妥协,并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可对内却残酷压迫,致使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太平天国运动

同时,随着封建主义的日益压迫,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民众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太平天国运动才能迅速席卷半个中国,甚至差点覆灭了清王朝。

古代欧洲农民起义:苛捐杂税和过度剥削

无论是532年1月爆发的尼卡市民起义(查士丁尼时期),还是827年爆发的保罗派起义,或是 821年爆发的托马起义,或是932年爆发的铜手瓦西里起义,或是1358年爆发的扎克雷起义(法国北部),或是1776年爆发的普加乔夫起义(沙皇俄国时期)等,几乎都是民众反对苛捐杂税和过度剥削而引发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欧洲的农民起义,几乎都是“官逼民反”的结果,而非大家普遍认知的反抗地主阶级运动。不过,造成“官逼民反”的本质却是官绅勾结、官商勾结,盘剥压榨百姓的结果。

图片来源网络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