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见义勇为的小伙子,是名“新农人”
临近下午3点,肥城市泰临路湖屯镇附近,一辆行驶的摩托车突然冒出火苗。
此时,一名路过的小伙子随即鸣笛提醒摩托车驾驶员,眼看火势加大,驾驶员身上的军大衣和裤子都被点燃,很可能马上发生爆炸,他立刻将车停到路边,把摩托车驾驶员拉到安全区,协助其脱下正在燃烧的军大衣,随后拨打119火警电话。救火期间摩托车发生三次爆炸,被救人右腿的棉裤、鞋子,都已经被火烧没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这是2023年1月发生的一幕见义勇为场景。小伙子义无反顾的举动、标准规范的施救,引得群众交口称赞。
“小伙子,你是哪个村的?”面对路人的询问,他没有回答,只是摆了摆手,便悄然离开了。大家十分好奇,救人小伙究竟是谁?
在被救助人的寻找下,小伙子的身份“藏不住了”——他就是来自仪阳街道刘台村的卖桃“新农人”刘波。得知救人的小伙子是一名“新农人”后,大家纷纷点赞,“新农人好样的!”“不愧是新时代的高素质农民”……
1月3日,被救助人的家人上门致谢,并送上一面锦旗。刘波的儿子听说爸爸勇敢救人的事迹后特别自豪,说以后也要做爸爸这样的男子汉。
据街坊邻居们透露,刘波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仅仅只有这一次。15岁时,遇到男孩不慎落水,刘波大声紧急呼救,跳下水把落水男孩托起,并在大人的帮助下拖到岸上;2021年,同村村民刘红军在耕地时不慎被旋耕刀片割断了右腿动脉,送往医院抢救时因家庭困难交不上住院费,刘波得知情况后立马赶往医院替刘红军交上了10000元住院费……
提起见义勇为这些事,刘波的脸上露出笑容。“每次顾不上考虑,第一反应就是冲上去救人。”刘波说,“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不仅干得好兴农事,更做得好兴美德。”
“85后”的刘波作为返乡青年,是最早开始做电商卖肥城桃的“新农人”。
“从2012年做电商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最初做淘宝的时候一天20多单,到现在一天最多能接到几千单,销量上去了,肥桃不愁卖,咱桃农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刘波高兴地说。
据了解,十年之前,刘台村的售桃方式还是传统的走街串巷、分散售卖,不仅销量低,肥城桃也只能销往肥城及周边地区。
刘波在外学习到电商运营管理经验后,立马回到了家乡,借助肥城桃主产区的优势,开始整合资源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不仅为自家的肥城桃打开了销路,还与40余家种植基地、农户合作,每年销售500余亩桃园的近一千两百万斤桃,年营业额达一千多万元。

“通过电商发展,带动桃农形成稳定的收入,现在桃农的一亩地产值能达到2万元左右,比十年之前的收入将近翻了两番还要多,真正实现了‘从肩挑背扛卖桃难’到‘电商买桃稳发展’。”谈起电商卖桃,刘波侃侃而谈。
在刘波的带领下,刘台村村民尝到了电商销售带来的甜头,村里慢慢形成了家家种肥桃,户户干电商的热闹景象,肥桃根本不愁销路,为方便村民网络销售,村里还成立了电商服务中心,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真正让肥城桃走出了山村,走向了全国,走出来一条甜蜜致富路。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董效晏 陈申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夸张
就是老农民,还新农人,弄这些弯弯绕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