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 以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铁面无私而被后世神化的包青天
北宋清官包拯,世人皆以“包公”称之,他以廉洁闻名,不畏权贵、明察秋毫、执法严峻,帐下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员护卫,三口铜铡“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上斩贪官、下斩恶徒,铁面无私。经过文人演绎,小说等形式的不断传播,千百年来,人们把包拯尊称为“包青天、包龙图”,更将他神化成了魁星下凡。“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甚至被谱成歌词被广为传唱。然而,《宋史》上真实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东)。生于咸平二年(999年),当时正是北宋第三位皇帝真宗赵恒在位期间。景德元年(1004)、包拯六岁那年,辽国萧太后与圣宗耶律隆绪率军大举南下入侵,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支持下,御驾亲征,最后双方在签订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此后,宋辽两国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北宋也迎来了一段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少年包拯,幸运的在北宋的黄金盛世中成长。与传说不同的是,包拯出身在官宦之家,并没有坎坷的身世,更不是由“嫂娘”养大的,而是父母双全、宠爱备至,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在包拯24岁那年,宋真宗赵恒去世,仁宗赵祯即位。宋仁宗在宋代历史上,是难得的仁君。而包拯后来入仕后,就是追随这位宋仁宗,在仁宗的宽容、支持下,铁面无私,不畏强权,才造就了后世包青天的英名。
天圣5年(1027),29岁的包拯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的知县。然而包拯却以父母皆老,需要照顾为由,拒绝离家赴任,于是又被改任为离家不远的和州(马鞍山市和县)任税监,然而,即使这样,包拯的父母依旧不愿儿子离家,于是包拯索性辞官、归养父母,当然,包拯一家能够如此任性,也说明了包拯家庭条件优越,不用上班、一家人仍能其乐融融,照样可以活得很滋润。
《宋史》列传·卷七十五 包拯传 记载: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就这样,包拯就这样待业在家、奉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父母墓旁结庐守孝,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 直到景佑三年(1036年),已38岁的包拯才算是步入仕途,开始担任天长知县(安徽的天长县)。
包拯自中举后,在家待业啃老近10年,在北宋重提倡“孝道”的年代,“父母在、不远行”,甚至是孝道的体现。包拯为了父母,多年拒绝入仕,因此,在那个年代,包拯以孝道而出名。一路仕途上也因此顺风顺水,同时,包拯在知县任上,以善于断案而政绩显著,3年后,41岁的包拯被提拔为殿中丞、端州(今广东肇庆) 知府。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受任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他不畏强权,敢于斥责宠臣,请求朝廷罢免内授官职等不正当的恩宠,又上表唐朝魏征的三篇奏疏,希望皇帝以此为鉴。又上奏天子也应听取臣下的谏言,辨清朋党,惜人才,不能坚持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等,共七件事。又请求去除刻薄之风,抑制投机取巧的人,端正刑典,警惕大兴土木,禁止妖妄荒诞之事,获得施行仁政的宋仁宗的支持,这些谏言大多被实施。包拯自此名声更响,包待制称呼就由此而来。
《宋史》列传·卷七十五 包拯传 记载: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
在皇佑四年到至和二年间(1052-1055年),他外任河北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之后历任扬州(今属江苏)知州、庐州(今安徽合肥)知州、池州(今安徽贵池)知州、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知府等职。包拯在后世被称呼为“包龙图”即来源于包拯的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是"加官"、"贴职",一种虚衔,荣誉称号。)
嘉佑元年(1056年),包拯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后被升为三司使。后世广为传颂的“开封有个包青天”,就来源于包拯的这段经历。但实际上,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时间也并不长。
包拯在朝为官,为人刚强坚毅,权贵官宦等大为收敛,都很忌惮他。百姓把看到包拯笑容比作黄河水变清澈一样难。包拯的大名也妇孺皆知,都称呼为“包待制”。京城更流传着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说法。大意是:“行贿也无法疏通关系的人,只有阎王和包老。”
《宋史》列传·卷七十五 包拯传 记载: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嘉佑六年(1061年),包拯官拜枢密副使,人生已到达巅峰。枢密院是宋朝的最高军事部门,执掌军事机要、边防等,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而此时的包拯,便相当于是国防部副部长,官居极品。
不过,包拯在枢密院的任职时间仅仅一年,且因正值和平盛世,与辽、西夏均已休战,负责军事的枢密院的工作自然也不多。加之,在调职枢密院一年之后,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忽然得了一场急病,不久便与世长辞,终年64岁。因此,在此期间,实际上,包拯也并无大的作为。包拯死后,宋仁宗追封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
宋史上记载的包拯确实铁面无私、公正廉明,他不畏强权,为百姓主持公道。但同时,包拯一生当中,最高官位仅为枢密副使,并没有担任过宰相(包相爷之说纯属小说演义),似乎也没有能影响历史的巨大业绩。而包拯之所以能名流青史,也算是恰逢盛世,又有施行仁政的宋仁宗的宽容,方才给了其不畏强权的发挥空间。
温馨提示:该账号为论证准确,均多番查找史料,汇总查证、码字均不易,请尊重他人劳动,勿搬运洗稿。另,本账号已开通全网自动维权,如有发生抄袭,平台会自动进行维权,特此提醒。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