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14岁!福建男孩因这个动作差点失明,需角膜移植!很多人天天做,医生提醒→
近日,福州14岁的小戴(化名)
左眼视力越来越差,
连戴眼镜都无法矫正。
就医后,确诊圆锥角膜,
由于角膜厚度过薄,
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恢复视力。
而这可能是他频繁揉眼导致的!
左眼视力逐渐下降
竟是患上圆锥角膜
小戴今年14岁,一年多前,左眼视力开始逐渐下降。刚开始当地医院诊断是近视,可以配戴眼镜矫正,可渐渐地,小戴的视力越来越模糊。于是,医生推荐小戴找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胡建章就诊。

经检查,胡建章发现小戴左眼矫正视力只有0.04(无法矫正),不规则散光高达700度。裂隙灯检查发现角膜明显变薄,中央区出现混浊;角膜地形图检查显示,角膜厚度只有390μm(正常角膜厚度是500μm以上),角膜前表面曲率高达63.0D(正常是44.0D左右)。追问病史,小戴的妈妈说孩子长期患有过敏性结膜炎,经常爱揉眼睛。

经诊断,小戴患上的是“圆锥角膜”,由于角膜厚度太薄,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无独有偶,24岁的王先生(化名)近年来双眼视力不断下降,起初以为是近视加深而不在意,直到眼镜店人员告知这不是普通的近视,要到医院就诊,才发现是个大问题。
由于小戴和王先生病情较重,角膜厚度不足400μm,只能行角膜移植手术。胡建章分别给两位做了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这种手术难度较大,但显著的优点是术后排斥率极低、长期视觉效果好等。

术后,两位患者的视力在逐渐恢复中。
频繁揉眼或是疾病元凶
胡建章发现王先生也存在和小戴一样的问题:经常因为眼睛奇痒,频繁揉眼睛。
“这很可能是导致他们圆锥角膜的原因之一。”胡建章告诉记者,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表现为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变薄呈圆锥形并产生高度不规则散光,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瘢痕,视力减退显著。本病多发于青少年,常双眼先后进行性发病。
原发性圆锥角膜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揉眼会造成角膜基质变薄和扩张,在临床上被认为是圆锥角膜患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儿童青少年期间,频繁揉眼的最常见原因是过敏性结膜炎。患儿常常有结膜的充血、水肿,眼痒,甚至奇痒难忍,伴有怕光、流泪和异物感等症状,部分还会伴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患者不自觉地通过揉眼来缓解症状,这就容易诱发圆锥角膜。
过敏性结膜炎应尽早治疗
圆锥角膜早期可以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来矫正视力,但这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手术治疗主要有角膜胶原交联术、角膜移植术等。发展到后期,只能通过角膜移植恢复视力。
据悉,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每年接诊角膜、眼表病变的病人千余例。福医协和医院联合OPO(器官捐献与获取组织)也为移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过敏性结膜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胡建章提醒,儿童青少年不要忽视眼痒这个小问题,当出现视力异常时更要早期重视、早期就诊,切勿因频繁揉眼而让圆锥角膜找上门。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陈坤
通讯员:苏萍
来源:福建卫生报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