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花别人的钱,修自己的高铁?印越的美梦可能永远都实现不了!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想花别人的钱,修自己的高铁?印越的美梦可能永远都实现不了!

印度铁路落后,高铁的到来成为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2014年,印度与日本签订高铁建设协议,引入先进技术进行基建,结果直至目前项目仅完成10公里,进程让印度感到绝望。

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为印度的基础建设增添了许多困难,印度铁路系统虽然历史悠久,但其一直存在轨距不统一、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铁路的效率非常低下。而高铁的出现,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印度的交通状况,为印度提供更多出行选择,为印度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现实情况中,印度希望借助高铁技术推动国家发展的愿望遇到了重重阻碍。印度与日本于2015年签订了一项价值120亿美元的高铁项目协议,但五年的时间里,双方仅完成了10公里的建设。外界对于印度高铁项目进展的缓慢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而此次日本合作也并没有给印度带来新的变化。

近期,印度推出了一项新的高铁招标计划,拟投入的金额甚至达到了千亿元的规模。然而令印度当局没有想到的是,这项名为“制造印度,为印度”的高铁招标竟然无人问津。外企因为担心合作风险而不愿参与该项目,而国内企业的实力又难以背负如此之重的任务。

对于高铁来说,其作用和价值不仅仅是提高旅行的舒适度和便捷程度,更重要的是在各国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高铁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够独立研发和应用高铁技术的国家,无疑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尊重。

然而印度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虽然印度当局非常希望引进高铁技术,以拉动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执行力不足、各种官僚主义作风等原因,印度在这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难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办法。

与此从宏观角度看,印度是否值得投资高铁建设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猜想的问题。从现代国家来看,能够拥有发达的高铁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标志,而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象征。

各国在高铁建设上投入巨资并非没有道理可循,在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高铁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绩单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取得的,在最初投入运营阶段,各国的高铁项目无一例外地都是亏损严重。

唯有坚持到后期,当整个高铁网逐渐形成规模优势、吸引更多旅客乘坐、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之后,各国才能逐渐收回之前投入的巨额资金。然而对于印度这样急需资金投入基础建设,并且希望尽快见到成效的国家来说,这样长期等待的经营模式似乎并不适合。

目前印度面临着急需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又缺乏资金投入的困境,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推出如此昂贵的高铁招标计划本身就有些仓促。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有企业愿意接手这些高铁项目,在后续合作中能否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共同维护项目利益也是一个未知数。



参考资料:

“印度想在全球贸易中成为中国的替代方案,但仍需要建造更好的港口”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