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丨秋谷,起风了

回顾博山的历史,秋谷总会与有荣焉。这个博山的小村庄,孕育出了赵执信和他的许多传世之作。

但位于孝妇河畔的它,其实远不止是“大人物的背景”那样简单。

过去的20年,提及博山东部城区,那是观念落后、市场化不足、现代治理发育迟缓的代名词。但在今天,市场与机会快速向此渗透,“千年瓷都”的觉醒正逐渐拉平地理条件差距,这成为了秋谷发展十分重要的时代因素。

丰收“花果山”

刘传宗有一张黢黑泛红的脸,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留下的痕迹。纵使些许粗粝,但在这张63岁的面孔下,却透着青年人的饱满热情。

9月26日,在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秋谷村的一处梨园,村民向记者介绍他时强调:“这是我们村的‘兵支书’,大伙眼中的‘老青年’。”

秋谷村位于博山城区东部,处于峨眉山东麓、荆山之阳,因山谷横贯南北而得名。清朝初期,此地孕育了孝妇河畔三大文学家之一的赵执信,他号“秋谷”,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在这里“秋谷高风仙址在,人杰地灵美名传”的佳誉更是广为流传。

在外界看来,近几年,随着博山文旅产业的快速崛起,地处千年瓷都腹地的秋谷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本应拥有更多发展机遇。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秋谷村的发展却始终走不出徘徊不前的“怪圈”,与已挤身“第一梯队”的兄弟村庄渐行渐远。

彼时的秋谷村,村内道路多年失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内垃圾满街,污水横流;领导班子不团结,3年换了2任书记,村“两委”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据秋谷村党委书记刘传宗回忆,受诸多历史因素制约,此前,秋谷村村集体企业的经营或停滞不前,或处于亏损倒闭的边缘,“当时,全村800余口人,所欠外债高达1229万元。”

集体经济落后,村民关心的许多热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百姓看不到希望,开始怨声载道,负面情绪叠加,致使秋谷村陷入混乱局面,进入了一种举步维艰的“非常时期”。

秋谷梨园

“秋谷转型,必须走一条‘差异化’的道路。”刘传宗说。

面对当前困难、未来发展,秋谷村的新村“两委”班子表现出了冷静与克制,在一些关乎村庄长远发展的重大且敏感问题上,大伙观点鲜明、大胆创新。

近2年,以博山区大力发展“一村一业”为契机,秋谷村投资建设了秋谷生态园,将近百亩荒地、坡地改造成了“花果山”。同时,配套建设了樱桃园、海棠园、柿子园、苹果园、冬枣园、板栗园等经济园区。

刘传宗说,通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村两委持续增强果园投入,投资20万元新建果园恒温库一处,通过积极探索产量提升,预计各类果实增产2倍,经济收入达到6万余元。

旧貌“焕新颜”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秋谷村百姓眼中,一向视“勤为摇钱树、俭是聚宝盆”的新的村“两委”,近几年在改善秋谷人居环境上却是既舍得投入,又做足了文章。

记者实地调研发现,眼下,秋谷村通过整合山、水、人、园、景等资源要素,精心规划打造人工湖,点缀出乡村的朝气和生机;重点投资200余万元对村内奶崖、横里河2条老街进行提升改造,通过打造景观广场、硬化路面、绿化提升、墙体彩绘,力促村庄“换脸”;在村转天岭路,建城市绿道、小游园、文化长廊,大力开辟文化宣传阵地等。

推介奶崖老街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秋谷村的民生保障工作同样亮点频现。

近年来,秋谷村投资200万元实施了自来水入户工程,使社区居民全部喝上了洁净优质的自来水;开设了秋谷医疗服务站,解决了村民求医难、看病难的问题;依托青山岭,投资500余万修建公墓一处,倡导健康科学、节俭文明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采访中,62岁的秋谷村村民肖芳还告诉记者,身为农民的自己目前办理了“退休”,不仅有退休工资领,过节还有福利。

原来,自2000年起,秋谷村实行女性村民满45岁、男性村民满50岁退休的制度,每年及时更新退休人员名单。截至目前,秋谷村已有336名村退休人员,村里为其按时发放退休工资,传统节日发放现金补贴及各种福利物资。

秋谷村党委书记刘传宗为老党员颁发奖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眼下秋谷村的另一道“风景”。

近2年,秋谷村积极创建“亲情秋谷”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组建了一支由200余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走访贫困家庭、看望孤寡老人、传播文明知识、提供医疗服务、帮助跑腿代办等志愿服务活动;以荣誉礼堂和移风易俗站为阵地,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好婆婆好儿媳”“美在家庭”等评选活动,实现了以家庭“小美”促乡村“大美”。

付出终有回报。随着村庄整体文明水平的全面提升 ,2018年,秋谷村荣获“山东省文明村”称号;2023年,荣获淄博市“最美巾帼文明岗”和“淄博市公园式村庄”称号。

对此,刘传宗说:“仅仅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还不能算真正的富有,要带领大家过上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富有’。”

“起风”有因

昔日“问题”缠身的秋谷村,为何能快速走出停滞不前的发展“怪圈”?实地调研中,记者从“你发展,我铺路;你困难,我帮助;你赚钱,我保护”的新发展理念中找到了答案。

在刘传宗看来,上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效益滑坡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秋谷的企业同样也受到冲击,纷纷染上了当时流行的“乡镇企业综合症”:管理严重滞后,员工责任心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形不成竞争力,最终导致企业入不敷出,而集体投入更是有去无回。

为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秋谷村新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村委职能转变,从原先的生产经营型转为服务管理型,本着“彻底改、改彻底”的原则,对集体所属的10余家企业全部进行了改制。在坚持土地所属不变、厂房所属不变的前提下,采取评估后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企业由原来村集体管理变为个人承包经营。

此举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原先秋谷村对企业一年仅收取10余万元的管理费,改制后的承包费则增涨至80余万元。

为给村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秋谷村还结合本村地域构造,制定了建设三区(化工区、机械区、生活区)两街(商业街、文明街)一园(生态园)的总体框架。

其中,化工区设立在范河以北,通过与山东东佳集团搞好共建,支持其新上三盛钛合资企业一处;机械区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引进新企业,总投资均在300万元以上;生活区通过对旧村进行改造,先后新建居民楼6座,总建筑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商业街逐步扩建,并投入3万余元对文明街进行大面积绿化等。

村志编写座谈会

如今,“三区两街一园”的发展格局,建设到了村民心中,建出了秋谷新形象,不仅迎合了秋谷发展的新契机,更为秋谷的腾飞插上了强有力的翅膀。

刘传宗说,想要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单靠村庄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借外力、聚合力、走捷径、寻突破、求跨越。为此,村“两委”多措并举,全力拓展秋谷的发展空间。

记者注意到,凭借优质的服务、宽松的环境,秋谷村逐渐形成了商家企业成长聚集的“洼地效应”。以山东东佳集团、山东颜山泵业、淄博福颜化工、淄博博山隆达陶瓷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涵盖化工、制造、陶瓷、仓储、餐饮、服务等行业,现有大中小型企业、商铺100余家,年利税近3亿元,秋谷村经济工作考核自2005年以来稳居博山区前30强。

“这是秋谷的第二次创业。”刘传宗说,在被遗忘许久的时间里,秋谷更想策马赶上。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姜涛 通讯员朱子辰)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