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75年光影中的时代变迁
视频加载中...
白瑶琴的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
“那张照片是在照相馆拍的,我穿着新做的长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白瑶琴回忆道,她当年只有五岁,照片是她和姐姐的合影,家里人用这种方式表达解放的喜悦。
光阴荏苒,再次翻开自己的一本本相册,老人感叹,“生活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拍照对于中国人来讲早已从奢侈的消费成为日常行为,如今人们可以轻松地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从1949年至今,无数张普通人拍下的照片见证了过去75年间中国的巨变。
特殊时刻的仪式感
很遗憾,白瑶琴最初的那张照片遗失在了动荡的年代。但她仍保留着一张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那是1966年职业高中的毕业照,也是她第一张在室外的照片。
那张泛黄的照片中,42个年轻人凝视着镜头腼腆地微笑,他们的外套颜色接近,裤子看上去十分肥大并不合身。一头齐耳短发的白瑶琴蹲在第一排。
“那个年代人们很少拍照,但是毕业是重要的事,所以大家会在天安门广场留影。”她说。
1959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全国“群英会”的辽宁省部分代表在天安门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苗明 摄
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大北照相馆位于前门大街,是距离天安门最近的照相馆之一。大北照相馆退休摄影师李军今年68岁,他仍能回忆起当年广场上等待拍照的长队。“在那个年代,一张和天安门的合影,几乎是每个家庭相册里的标配。”他说。
李军从1978年开始在天安门广场从事室外拍摄工作,他记得那个年代,人们的衣着非常朴素,大都是黑、白、绿或深蓝色。
据他回忆,那时一张小黑白照片4角钱,考虑到当时很多人月收入才30多块钱,这个价钱不算便宜。很多外地来的顾客等不及照片冲洗出来,因此这个收费也包括日后将照片寄给顾客的邮费。
拍照的人络绎不绝,最多时每个摄影师一天要用40卷胶卷,这意味着十多个摄影师一天要拍数千人。
“那个年代旅游并不普遍,顾客大多是来北京出差或探亲访友的。”李军说。也有一些拍摄者是在北京转车,利用两三个小时的间隙,从三公里以外的北京火车站直奔天安门快速留个影。
李军记得曾见过一个年轻军人,匆忙赶来,衣服都被汗打湿了。“他转车的时间只有两个多小时,但是希望能拍个照。”李军看着自己拍摄点前排着的长队,又不想让那个顾客失望,就把他带给自己一个同事,满足了年轻人的心愿。
1987年5月1日,辽宁省丹东汽车制造厂23对新婚夫妇在天安门广场拍照留念,他们是在厂里参加了集体婚礼后来北京旅游的。新华社记者 郑书福 摄
从仪式到爱好
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彩色照片普及前,大北照相馆提供黑白照片上色服务,很多顾客把上色后的照片放大了挂在墙上或摆在桌上。然而当时的色彩并不真实。李军说,他们一般会问顾客,希望把衣服涂成什么颜色。
上世纪80年代,彩色照片开始流行。
1987年,25岁的李江霞坐了一夜火车,从陕西到北京旅游。在北京,她参观了故宫博物院和明十三陵,最后到天安门广场拍照。照片上,她穿着白色连衣裙,背后是蓝天和红色的天安门城楼。
拍摄这张彩色照片要花3元钱,相当于李江霞每月工资的十四分之一,但她毫不犹豫地支付了这笔钱,“那是我第一次出门旅游,我希望留个纪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许多人会选择在过生日、结婚或者家庭团聚时去照相馆拍摄具有仪式感的照片,记录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45岁的外企员工孟静记得,小时候爸妈几乎在她的每个生日都会带她去大北照相馆拍照,“那是每年庆祝生日必不可少的仪式”。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相机开始普及,这让照相变得不再“奢侈”。
上世纪90年代初,白瑶琴和老公再次来到天安门广场,他们用自己买的照相机拍摄了与天安门的合照。照片里,她穿着黑色夹克,丈夫穿着长风衣,他们身边的其他游客穿着红色、蓝色的羽绒服。
2004年6月1日,希望小学的学生观看升旗仪式后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于小平 摄
摄影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业余爱好。2006年,孟静在工作的第四年花了大约一万元人民币购买了一台尼康D80相机。那个价钱几乎是她两个月的工资,但是她觉得“为了爱好花点钱值得”。带着这个相机,她在此后的数年中拍摄了许多中国的名山大川,还拍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和柬埔寨的吴哥窟。
如今,在很多名胜古迹常常可以看到“银发摄影族”,他们携带着“长枪短炮”专业摄影器材,定格眼中的美好。
2008年7月29日,从深圳来北京旅游的一对父女在天安门广场留影。当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0天。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多彩生活,花样摄影
孟静刚刚大学毕业时喜欢去影楼拍写真,当时她爱穿西式礼服,装扮成城堡里的公主,但近些年她迷上了汉服古装照。
打开手机,她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的收获——“现在出行很方便,我利用周末时间去洛阳拍了这组唐装照。”她说。
位于河南省的古都洛阳距北京约800公里,乘坐高铁不到4小时。她去的那家旅拍店租服装、妆造以及拍摄一共花费大约400元,对于她的月薪并不贵。
已经退休的李江霞喜欢旅游,她的“行摄”图册里不仅有国内著名景点,还有英国、法国、比利时等著名地标。今年春天,她买了一套汉服,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身穿汉服跳舞的图片和视频。
2016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游客在天安门广场花坛前留影。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随着顾客需求的转变,已经有103年历史的大北照相馆寻求转型。他们今年推出的旅拍服务提供精美古装,摄影师可以跟着顾客到天坛或者北海去拍摄。大北照相董事长李丽婷希望不久前的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
“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在摄影棚拍摄,而是更愿意走出去,更注重现场的互动和体验。”她说。
但她表示,大北传统的复古黑白照片仍然保留着,很多家长愿意带孩子去拍摄自己小时候的同款照片。
“现在每年儿子过生日时我都带他去大北照相馆拍张照,就像我自己40年前拍的那样。”孟静说。她有时过年也会带父母一起去拍全家福。
李丽婷告诉记者,他们甚至在考虑恢复照片上色的工艺,让拍摄复古照的顾客有更多选择。
她相信,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创新,照相馆的服务都是无法替代的。“我们的照片曾经记录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在将来,我们也会继续去记录他们孩子们的人生轨迹。”
2024年9月25日,“祝福祖国”巨型花篮亮相北京天安门广场,人们在花篮南侧留影。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统筹:卫铁民 刘畅
记者:白旭 岳媛媛 丁静 强力静 任超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北京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