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因湿生!一味奇特的祛湿中药槐角,专用来对付胃息肉、肠息肉

大家好,我是中医靳冬。

老话说“百病因湿生”,很多胃息肉、肠息肉患者都有身体困重、四肢无力、大便溏稀、腹部胀大的症状,属于典型的湿气过重。

中医理论认为,湿气过重会阻碍气血运行、脏腑运化,导致气滞、血瘀。同时湿聚成痰,产生痰湿。这些气滞、血瘀、痰湿积聚在胃肠内,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胃息肉、肠息肉。

为什么有些胃息肉、肠息肉患者手术后,容易复发?主要是因为治标没治本,导致息肉生成的内环境和患者的痰湿体质没有改变。因此,要想根除胃息肉、肠息肉,就要祛除湿气,改善息肉患者的痰湿体质。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怎么才能祛除胃息肉、肠息肉患者的湿气呢?

中药宝库中有一味奇特的祛湿中药槐角,又叫槐豆、槐实。它性寒,味苦。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等病症。

临床上,我常用槐角配伍其他药材治疗胃息肉、肠息肉患者。接下来,分享一个肠息肉的治疗病例,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曾诊治过一位多发性肠息肉患者,主要有腹部隐痛、大便不规律,时有便秘,偶见便血,体重下降等病症。经诊断,患者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滑。综合辨证为肝胆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肠道积滞。药用槐角、黄芩、黄连、地榆、炒白术、茯苓、薏苡仁、赤小豆、丹参、泽泻、车前子等药材,达到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肠润便的功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腹部隐痛减轻,大便恢复正常,便血症状消失。几个疗程后,复查显示肠息肉明显缩小,数量减少,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举报
评论 7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