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薄,怀孕难,用激素药没用?3个古方,内膜蹭蹭涨

子宫内膜的厚度变化与女性生理周期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生理节律。月经刚结束时,即增生期,子宫内膜厚度约为6-7毫米;进入排卵期,其厚度增至8-12毫米 ,为受孕提供理想环境;随后,随着分泌期的到来,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至月经前最终可达13毫米左右。

在正常情况下,若排卵期时子宫内膜厚度未能达到适宜标准(通常认为小于8毫米可能较薄),则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不利于受孕。此时,可考虑采用中医或西医的方法帮助内膜生长。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薄多归因于虚证,主要分为肾虚型、血虚型和血瘀型三类。针对这三种类型,我特整理了三个经典名方,希望能帮到你。

1、肾虚型子宫内膜薄

症状表现:多见于未曾孕育的女性,月经周期缩短,经量渐少,色淡质稀,常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肾虚征象。

调理方案:基于《景岳全书》之归肾丸精髓,增加鹿角胶和紫河车以强化补肾填精、养血调经之效

组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子,杜仲(盐水炒),菟丝子,鹿角胶、紫河车

功效:滋养肾阴,温补肾阳,促进子宫内膜生长,为受孕打下坚实基础。

加减:若伴有明显阳虚症状,可酌加肉桂、附子以温阳散寒;若阴虚火旺,可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

2. 血虚型子宫内膜薄

症状表现:多见于中年女性,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所致,月经量少色淡,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唇舌色淡。

调理方案:借鉴《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滋血汤之意,调整以补血养血、健脾益气为主。

组方:当归,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白芍,川芎,阿胶。

功效:补气生血,滋养胞宫,改善子宫内膜薄弱状态,促进经血充盈。

加减:若脾胃虚弱,可加陈皮、砂仁以健脾和胃;若血虚较甚,可加鸡血藤、何首乌以加强补血作用。

3. 血瘀型子宫内膜薄

症状表现:多因流产手术、产后恶露不净等导致,月经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刺痛拒按。

调理方案:依据《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以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组方: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参,香附,益母草。

功效: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促进子宫内膜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利于受精卵着床。

加减:若疼痛剧烈,可加延胡索、没药以增强止痛效果;若伴有气滞,可加柴胡、枳壳以行气解郁。

举报
评论 2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