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哀牢山“静”下来

引导游客不盲目前往扎堆“打卡”,让哀牢山“静”下来,是保护哀牢山生态和游客安全的当务之急。

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伍三

国庆假期,云南哀牢山因一名博主发布的探险视频引发关注,吸引不少游客前往。因突如其来的庞大游客群,导致哀牢山人满为患。为降低安全风险,当地紧急发布安全提示,告知游客切勿贸然前往哀牢山尚未开放区域探险。

全长约500公里、纵贯云南省中部的哀牢山,不仅是云南省东西两半部气候的地理分界线,还因为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是数以百万计珍贵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据介绍,哀牢山保护区承载着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的、以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云豹、灰叶猴、绿孔雀等珍稀动物资源,和长蕊木兰、水青树、红花木莲等珍稀濒危植物。哀牢山区域至今非常适合野生动植物生存和繁衍,表现为食源丰富、生态链较完整,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人类活动强度小。如今在社交平台上,哀牢山成为了热门目的地,如果缺乏必要的措施让其“静”下来,任由蜂拥而至的游客进入保护区开展徒步、穿越、露营等活动,对保护区内的动植物资源、以及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引导游客不盲目前往扎堆“打卡”,让哀牢山“静”下来,是保护哀牢山生态和游客安全的当务之急。目前哀牢山作为景区开放的只是部分外围区域,而尚未开放的深处地带多为原始森林,山高林密且一些山坡坡度高达70度,复杂的地理环境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作为非专业人员的游客不适合前往。而且,据专家介绍,哀牢山里大量的雨季空心树木质残体形成的腐殖质土壤,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游客进入可能遭遇无法生火取暖、甚至缺氧等危险情况。任何美好的旅游体验,都要以安全为首要前提,要想安心“打卡”哀牢山,此时最好的方式无疑就是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

让哀牢山“静”下来,需要管理方与游客方共同发力,朝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确保游客人身安全目标“双向奔赴”。日前,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访客须知,提醒游客不能擅自进入保护区。该单位还发布告知书明确,对于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的,由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根据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防止游客拥堵哀牢山保护区,除了警告、罚款等“堵”的方式,还可恰当选择“疏”的途径。比如,加大对哀牢山自然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价值的公共科普宣介力度,唤醒游客大众“保持距离也是关爱大自然”的公益心;再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主动向社会公众分享哀牢山原始森林景观、珍稀动植物状况等文旅资源,鼓励游客以“云分享”替代实地打卡哀牢山;还比如,推出权威、全面的“官方攻略”及推荐路线,既能精准提示保护区管理规则,又能事前提醒游客避免误入禁区……让哀牢山“静”下来,群策群力共同守护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物产,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