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挖潜寻找绿色增量|“山海连城绿美深圳"调研走进宝安

在紧凑的“水泥森林”中,如何营造流淌的碧水、崭新的公园,让一条条绿道穿针引线般将生活、生产、生态相连?
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如何巧妙培植、延伸无尽绿意,让百万居民推窗见景、出门入园,享受亲山近海的美好生活?
作为深圳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宝安如何精雕细琢公园绿道,让都市繁华与生态绿意无缝衔接、交织共生?
近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南方日报联合开展的“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调研行来到宝安区,从福海河、高线公园等项目中,一窥绿美发展的“大区”经验。

PART.01
公园“上新” ,串联生产生活
在欢乐港湾乘坐“湾区之光”摩天轮,俯瞰滨海风光;
走进罗田森林公园,置身天然氧吧大口“森”呼吸;
来到凤凰山森林公园,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意趣;
前往西湾红树林公园,于海风吹拂间追逐最美落日……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宝安的一众公园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10月1日至7日,宝安区12个主要公园总计入园人数约105.5万人次,同比增加57%。
把公园建出“花样”,让公园“推陈出新”,进而将公园“连点成片”……如今,除了经济大区、人口大区等人们熟知的“形象”外,“公园城区”日益成为宝安的新标签。
当天调研首站的福海河公园,便是宝安公园建设的一个“代表作”,也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之一。漫步在滨河步道上,一河碧水波光粼粼,两岸景观旖旎多姿,凤凰木、紫花风铃木、宫粉紫荆等花木错落有致,岸边层层叠叠的芦苇随风摇曳,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蓝绿图景徐徐铺展,绘出世界级会展商圈的秋日浪漫。

宝安区福海河公园
更为独特的是,总长度约8.8千米的福海河,一头连着美丽生态,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条福海河,串联起全球最大会展中心、全球最大规模室内滑雪场——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上田园。”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里将打造为国际赛艇赛事的举办地,水上运动、滨水文旅文创等绿色产业将蓬勃发展,丰富多元的商圈文旅业态未来可期。

宝安区福海河公园
除了福海河公园等新建公园外,如今的宝安,一批老公园也“旧貌换新颜”。今年2月,满载宝安市民期盼的新安公园完成升级、对外开放。这座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公园,如今焕然一新,园中的湖水碧波荡漾、睡莲绽放,色彩亮丽的1公里环湖跑道将儿童游乐区、林下健身区、清波剧场等“串珠成链”,市民在草木葱郁的小径上观湖赏花,在林茂花香的树阴下闲话家常、吹拉弹唱。

宝安新安公园
PART.02
美景上天,绿意无限延伸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深圳,如何源源不断开辟出绿色空间,寻找绿色增量,宝安还给出一个答案——让美景“上天”。
在福海河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之间,一座别出心裁的“高线公园”将两者连接。

宝安国际会展高线公园
作为深圳首座架空型公园,高线公园将“空中资源”转变为公共绿地和休闲场所,不仅有绿植花木、雕塑景观等点面结合的绿美设计,还建设有16个“科技+文创”展馆,集中展示宝安的非遗文化和科技产品等,多维度呈现宝安生态、科技与人文魅力,打造商业活力和生态休闲新场景。

宝安国际会展高线公园上的艺术装置
依托立体空间,高线公园还首创“空中马拉松”,3公里健康跑道,沿途设置了32处自然花境节点,7处天桥簕杜鹃花海连廊,营造浪漫、活力的城市氛围。
这并非绿美宝安的首次“空中探索”。在宝安中心区,还有一道通体洁白的滨海廊桥,如游龙般穿过写字楼群,直达海边的欢乐港湾公园。

宝安滨海廊桥
“外似一道桥,内是一座城”,全长2公里的滨海廊桥是全国首个“空中、地面、地下”三位一体的城市绿廊,建设了12处景观节点、9大特色区段、8个植物主题、7处艺术广场,7个下沉广场、6段特色地下街道,让人们能够从CBD走向大海边,一路上既能看到都市繁华,也能饱览滨海风光,不仅是市民游客休闲、打卡的新地标,也成为了众多时尚创意活动的举办地。

宝安滨海廊桥
PART.03
破题挖潜
“灰色空间”变身“网红”风景线
今年,在成功打造了“空中花园”的基础上,宝安又启动了对“桥下风光”的打造,有效释放“灰色空间”。在车水马龙的沿江高速公路下方,西湾—前海湾慢行空间成为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从滨海文化公园进入西湾—前海湾慢行道,映入眼帘的不是立交桥下的灰暗荒芜,而是一片色彩斑斓的“宝藏空间”:灰色的桥柱上有了色彩,蓝色的骑行道、绿色的草坪、彩色活动区等交相呼应,全长约6公里的绿道串联起平峦山—西湾、前海两大公园群,弹性休闲区、运动健身区、科普教育区等多样化的功能布局,满足全年龄段市民的使用需求。
据介绍,以西湾—前海湾慢行道为代表的慢行系统,是宝安绿美生态格局中最具活力、最有特色的存在。这一背景下,一条条骑行道、健步道、漫步道也正如同“毛细血管”般与公园系统衔接,延伸到市民生活的各个角落。

西湾—前海湾慢行空间项目盘活“灰色空间”
据介绍,宝安是全市最先启动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工作的行政区,早在2021年12月就完成了全区“山海连城”连接框架设计研究,并于2022年3月开始编制《宝安区慢行系统详细规划》,逐步形成了山海连城实施密码11650+,即“一脊一带六廊”与约五十组漫游城径。
连生产,连生活,连生态。目前,宝安围绕市民群众出门就可散步遛弯、跑步健身的目标,已新建健步道217.8公里,形成了2—10公里特色跑环31个,15分钟即达健步道覆盖率达到95%。根据规划,宝安将力争“十四五”期间形成安全舒适、全龄友好的700公里慢行网络;至2035年建成慢行道达1000公里以上,全面形成山海融城、河林织城、功能复合、全民共享的全域漫游网络。
策划:金红 黄隆建 甘雪明
统筹:曲广宁 王亚楠 刘荣杰 杜艳
撰文:胡百卉
摄影:鲁力
支持单位:宝安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作者】 胡百卉;鲁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