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卖出46亿,泡泡玛特凭什么海外狂“圈粉”?
泡泡玛特给了市场意料之外的惊喜。
10月22日晚间,泡泡玛特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20%—125%,其中中国内地收益同比增长55%—60%,港澳台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40%—445%。次日,泡泡玛特股价暴涨18.52%,市值重回千亿港元之上。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整体经营业绩就延续高增长态势。8月21日晚间,泡泡玛特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45.6亿元,同比增长62.0%,经调整后净利10.2亿元,同比增长90.1%。其中,港澳台及海外业务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259.6%,收入占比提升至29.7%。
业绩会上,泡泡玛特董事长兼CEO王宁表示,泡泡玛特已经提前数月实现了“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是泡泡玛特近几年的核心业务,去年我们在业绩说明会上预计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将超过整个集团2019年的收入,相当于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泡泡玛特,目前看已经提前实现目标。”
泡泡玛特2020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巅峰时达股价达99.4港元,市值近1500亿港元。然而形势很快急转直下,2022年10月底,泡泡玛特股价跌破10港元,市值只剩128亿港元,堪比高台跳水。““泡泡玛特的泡泡终于破了”、“泡泡玛特跌落神坛”的质疑声不断。
熬过至暗时刻,如今,泡泡玛特可以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它是如何做到的?
此为盛景极简增长研究院的第26篇深度文章,enjoy~
▼
01
聚焦核心客户核心需求,
砍掉无关品类,专注潮玩
王宁是一位创业老兵,也是极简增长的坚定践行者,尽管这其中走过几多弯路。大学时王宁卖过光盘,也开过格子店,他把整个店铺空间分成很多个格子,再租给不同的人,用租的格子寄售各种小商品,类似于一个线下的淘宝店。格子店在王宁心中埋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他想要继续把类似格子店的模式迭代下去。
2010年前后,王宁去了很多地方考察,看到中国香港的一家零售渠道品牌Log On,也是把年轻人喜欢的品类做一个集合。
回到北京后,王宁参照这样的商业模式创办了泡泡玛特。”2010年11月,Pop Mart(泡泡玛特)第一家店在北京中关村欧美汇购物中心正式开张。Pop流行、Mart超市,正好可以表达王宁和团队在当时想做的事情——做潮流创意的零售平台。
成立之初,泡泡玛特效仿LOG ON,从其它品牌进货,售卖各类产品,如本子、包包、化妆品、发卡等。依靠丰富的选品与新颖的销售模式,泡泡玛特迅速地迎来了公司的第一桶金。
但危机也随着中国整体电商的兴起而浮现,一方面泡泡玛特线下的零售渠道优势被削弱;另一方面由于泡泡玛特代理的大部分产品并不具有独家优势,在售品类的价格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与自己相类似的潮流集合店品牌,竞争、SKU 过分繁杂,让泡泡玛特陷入了亏损;由于品牌定位不清,新店选址被大型商贸中心拒绝,多重原因叠加,泡泡玛特迫切地想找到一个新的定位与业务入口。
转机来自于2015年,在对公司整体财务盘点时,王宁发现一款名为“ Sonny Angel”的日本玩偶盲盒贡献了近 40%的主营收入 。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公司从 2014 开始代理销售这款盲盒,单月销售额曾超过了 300 万元人民币。
深入分析之后,王宁发现并挖掘了一个原本被忽视的巨大市场。“其实一开始,大家有个刻板印象,18岁以后还可能买玩具的只有男生,比如买一些收藏级的变形金刚、钢铁侠等。实际上,当我们把这个产业变成了一个女性用户占比超过70%的市场,就迅速引爆了这个新兴行业。有句玩笑说,男生买东西只能买成爱好,女生可以买成一个产业。”
王宁将核心客户定义为18-35岁的女性消费者,向她们贩卖玩具,让大人们重新找回购买玩具的乐趣,获得一份小确幸和满足感,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社交分享等核心需求。
王宁开始做减法,他提出了 “减宽加深”的口号。因为所有品类里,增长最快的就是潮玩。于是王宁做出了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把其他所有品类都砍掉,聚焦潮玩做深做透。正式因为有这个战略,才会有之后的泡泡玛特。
02
打造核心爆品,
成为IP 孵化运营平台
1、没有Molly,就没有泡泡玛特的今天
2015年王宁前往日本想谈下Sonny Angel的独家授权,然而未能如愿。2016年1月,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一条信息询问粉丝,“除了 Sonny Angel,大家还喜欢收集什么(IP形象)?”评论里过半答案是Molly。
说干就干,王宁飞往香港,来到王信明(Kenny Wong)的设计工作室,买下Molly的版权。那时Molly已经诞生十年,有了一个不大但坚定的粉丝群。面对王宁的邀请,王信明最大的担心是一个“大公司”的介入,大批量生产,会让自己的粉丝们觉得Molly不再稀缺。王宁说服王信明的逻辑也很直接,“我们想跟你一起让一百万个人喜欢Molly,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此外,王宁也给了Kenny优厚的利润分成和股份支持。拿下Molly的独家授权之后,很快,泡泡玛特投入100万元人民币,在2016年7月推出了首个Molly Zodiac星座系列,12款设计,59元一只。只有以往Molly玩具几分之一的价格,Molly Zodiac很快售罄。
据当时泡泡玛特的官方说法, Molly系列盲盒的隐藏款抽中概率为1/144,也就是每生产144个就会生产一个隐藏款。保守点说,每144个盲盒玩偶里面,只有1个幸运儿能够拥有隐藏款。在这144位消费者当中,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会是那个被眷顾的宠儿,如果一个不行,那就买两个。
自此,Molly成为了泡泡玛特的招牌IP。2017年、2018年时,基于Molly形象的产品销售额甚至占到了泡泡玛特总收益的89.4%、62.9%。2020年12月泡泡玛特上市时,Molly一个IP的全年营收已经飙升至3.6亿元。即便到了2024年,Molly仅用6个月的时间就卖出了7.8亿元,7年翻了18倍。可以说,没有核心大单品Molly,就没有泡泡玛特的今天。
2、不做米老鼠,做潮玩界的玲娜贝儿
在此前多次公开场合和电话会上,王宁都将泡泡玛特与迪士尼进行比较。原因无他。迪士尼旗下有包括米奇、冰雪奇缘、玩具总动员和漫威超级英雄等超过5000个IP资源,通过把它们翻拍成影视娱乐、盖主题乐园、卖IP周边消费品等各种产业形式,迪士尼几乎过上了“躺赚”的幸福生活。据wikimili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最赚钱的50个IP中,属于迪士尼的IP就占了9席。
在尝到IP甜头后,泡泡玛特也确实如迪士尼一样,在大力发展除了Molly以外的IP。然而,最大的区别和质疑在于故事性。一个优质的故事能为IP塑造丰富的世界观。没有一个世界观和内容作为支撑,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这个IP,会和它共情?
关于IP内容的创造与运营,王宁一直主张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不拘泥于固定的框架和逻辑。“我们不应简单地将IP与电影、故事或特定动作形式划等号。以迪士尼为例,近年来最受欢迎的IP——玲娜贝儿,并没有复杂的背景故事,却赢得了大众的喜爱。这提醒我们,成功的IP并非仅依赖于故事,而是需要找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独特方式。”
泡泡玛特也许是对的,当中国的迪士尼,不一定要靠米老鼠。目前来看,他们更想做的,是潮玩界的玲娜贝儿。而从目前来看,泡泡玛特确实成功了。截至 2023 年,泡泡玛特一共拥有 40 多个艺术家 IP(包括自有 IP 及独家 IP),销售额过亿的艺术家 IP 有 10 个之多。其中,SKULLPANDA和 Molly 的销售都达到了人民币 10 亿元以上,而 Dimoo 也达到了人民币 7 亿元以上。2023 年,前四大 IP 加起来仅贡献了公司 50%的收入。而仅在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就已经有7个IP营收过亿。
来源:天风证券
Hirono 小野和 Zsiga 是增长率靠前的新 IP,收入占比分别为 5.4%、2.7%。小野是一个表达孤独、委屈、沮丧情绪的小男孩,Zsiga 是一个倔强又向往自由的小女孩形象,它们分别在 2021 年、2022 年推出,与现阶段社会压力大的中国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小红书用户分享的Zsiga “允许,这一切” 系列中,“感动”“鼓励” 被多人提及。
这些IP的最大特点是,他们诞生前,并非是通过一部电影或是一部动画片就让大家熟知了,而是直接通过艺术家的笔触、草稿,直接通过泡泡玛特供应链体系把她们工业化,并通过多种渠道让用户对这个东西产生曝光、产生互动,进而发生的一些购买与收藏。
这也是相较竞争对手,泡泡玛特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中国,大部分的潮玩玩家只参与到潮玩产业链的中游(潮玩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和下游(潮玩产品的销售),而很少玩家有能力涉足潮玩 IP 的早期孵化过程。泡泡玛特不同,它已经实现了潮玩 IP 产业链一体化的运营能力。公司通过挖掘并签约优秀的潮玩设计师,获取其IP的独家授权或进行收购,随后对这些IP进行沉淀和孵化。通过商业化运作,泡泡玛特助力年轻且有潜力的IP成长和出圈,最终实现IP的商业化变现。
03
坚持DTC 直营模式,
打造极致消费体验
DTC 直营是泡泡玛特的核心销售渠道, 占整体收入的 88%。DTC全面覆盖线上和线下渠道。
线下渠道包括零售店和机器人店,截至 2024 年 6 月底,泡泡玛特在中国内地共有 374 家零售店、2189 家机器人商店,在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共有 83 家零售店(包括合营共 92 家)、 143 家机器人商店(包括合营及加盟共 162 家)。
泡泡玛特的线下门店不仅是重要的销售渠道,也是其向消费者展示自己IP、各类产品以及品牌文化理念的重要场所。因此,泡泡玛特的每家线下门店都试图打造一个充满童趣和梦幻感的空间,为消费者带去快乐美好的沉浸式购物体验的同时,同时也向消费者传递自有艺术家 IP 的不同个性和内涵。
作为零售门店在线下渠道的补充,早在 2017 年,泡泡玛特就开始在线下布局机器人商店。机器人商店不仅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投资低、运营费用低、维护成低,还具有布局灵活的特点,可进驻非热门商圈、写字楼以及交通枢纽 (比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等场所,满足更广泛的新零售消费场景。
线上渠道则主要包括泡泡抽盒机、天猫旗舰店、抖音平台和其他国内外主流电商平台,2024年上半年收入贡献 29%。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泡泡玛特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会员总数达 3893 万人,会员贡献销售额占比 92.8%,会员复购率 43.9%。据招股说明书,会员享受一系列不同权益,如积分兑换、生日促销活动等。通过会员计划,能够频繁、高效及实时地和粉丝进行沟通;并通过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标记会员身份、模拟会员购买活动、分析会员资料及预期会员偏好,为会员量身打造信息推动和促销活动。
可见,借助线上线下全面的销售渠道及会员体系,泡泡玛特吸引并建立了一群年轻、热情、忠诚并快速增长的粉丝群体。
04
启动柔性供应链改革,
提升库存管理效率
潮玩产品因其非标准化的特性,生产过程更为复杂,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因此泡泡玛特依然主要依赖OEM模式。相较于传统玩具,潮玩更具收藏和观赏价值,这也使得消费者对其细节要求更高。泡泡玛特副总裁袁俊杰接受《新商业理论局》采访时表示,“从前端开模开始算,一个10厘米或者20厘米的小公仔,一百多道工序那还算是少的,多的话两三百道工序也有。”
在这一背景下,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种类的增加,泡泡玛特从2021年开始大力优化其供应链,以应对复杂的生产要求并提升整体效率。
首先,整合了供应商资源,将一些核心产品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型供应商生产,从而提高供应商集中度。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减少次品率,还增强了泡泡玛特在上游的议价能力,进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同时,泡泡玛特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供应链管理。在采买、订单管理、销售预测和库存管理等多个环节实现了线上化和数字化,打通了从IP设计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信息链路。这一数字化进程提升了销售预测的准确性和供应链的灵活性,显著降低了缺货或库存积压的风险。
在自动化方面,泡泡玛特也做出了重大改进。尽管潮玩产品的非标准化特性使得全自动化较难实现,但通过不断引入先进设备,将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从行业平均的不到10%提升至接近40%。此外,泡泡玛特还专门成立了工艺研发团队,致力于材料和工艺创新,为设计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帮助公司不断推陈出新,为潮玩产品的质感和观赏性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从财务表现来看,泡泡玛特供应链的优化已初显成效。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收入增长约60%,而存货金额仅从2023年底的9.047亿元微增至9.167亿元。同时,通过加强供应链“柔性调节”,将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133天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101天,进一步提升了库存管理效率。
05
文化出海,再造一个泡泡玛特
LABUBU(拉布布)是由中国香港的潮流艺术家龙家升(Kasing Lung)创作的形象,和其他形象一起组成的“THE MONSTERS(精灵天团)”,是泡泡玛特最早推向大众市场的潮玩IP之一。这个有标志性长耳、露出整排牙齿微笑的精灵是女孩,因此也被粉丝叫做“女明星”。
LABUBU如今在泰国的地位堪比顶流,不仅泰国公主会把其挂在随身携带的包包上,就连泰国旅游局今年7月还正式授予其“神奇泰国体验官”的称号。
LABUBU风靡泰国的背后,是其飙升的销售业绩。财报显示,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在今年上半年实现6.3亿元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暴涨292.2%——是泡泡玛特旗下所有艺术家IP中增速最高的一个。
LABUBU是泡泡玛特成功出海的代表。相较于比亚迪或传音这样的中国品牌,泡泡玛特的产品更具文化属性,这使其在国际市场推广时面临不小的障碍。泡泡玛特对此主要有三大打法:
一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抢先进攻日韩、东南亚等临近内地、受到中国文化辐射更多的地区,然后再进军难度更大的欧美地区;
二是推行本土化战略,打不过就加入,通过与当地的艺术家开展合作,依据海外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推出更多与当地消费者情感联结更为紧密的新IP和产品。
为了呼应本地化,泡泡玛特尝试打造了一系列的本地限量款,比如,在日本推出了招财猫手办,在加拿大则有枫叶款手办,今年在法国巴黎开设欧洲首家直营店的时候,推出的则是大量运用法国海军蓝的LABUBU。
类似的本地化也体现在门店装修细节上——比如韩国旗舰店的店招是黑底白字,而不是国内常见的明黄色,因为黑色是韩国人接受度最高的颜色,韩国的春联也是白纸黑字,而非热闹的红色。泡泡玛特还深入理解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以菲律宾举例,与中国企业的薪资制度不同,菲律宾的部分企业会在每月15日、30日,分两次发薪。也因此,若泡泡玛特在菲律宾开店,则需要根据这两个时段提前备货源。
第三,DTC模式改革。早在2018年,泡泡玛特就开始试探性地涉足海外业务,寻求出海发展之路。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有名的玩具生产大国,具有成本低、产业配套完善、供应链成熟等优势。因此,泡泡玛特借着这一优势,最初是以批发模式进军海外市场。
但经过一段时间市场反馈来看,与经销商合作的低成本To B形式只是停留在销售层面,难以真正推广品牌知名度,对于自有IP在海外方面的传播也难以有任何好处。
因此,泡泡玛特开始改变出海策略,从To B为主转而为DTC模式。在和本地有实力的渠道商合作后,泡泡玛特开始一面采用自营、合营的方式建立直营门店,另一面积极布局线下机器人商店和线上跨境电商平台,进一步增加用户粘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城市,泡泡玛特开设了大量的线下门店和机器人商店。同时,泡泡玛特也加大了线上的布局力度,不但开设了官网,而且还在Shopee这种东南亚地区普及度高的电商平台售卖。
在多渠道销售模式的布局下,品牌既能在更多路径下被用户了解,用户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购买。借着这层优势,泡泡玛特通过持续拓展新市场、深入推进本土化运营,处于高速发展状态。
当一个企业既有国内业务,又有海外业务时,海外团队和国内团队在资源分配和协同方面就变得尤为重要。王宁创造性提出让国内团队负责美国业务,而海外团队负责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国际业务,这样公司每一个人都深入参与到了国际业务中,原本国内团队的本位主义得到了彻底解决,他们也能够以国际化的视角和思维来做好当下的工作,与海外团队的协同效率大为提升,从而确保了全公司每一个人都在正确的道路上,携手狂奔。
多管齐下,效果明显。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泡泡玛特海外业务的营收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024年6月30日,泡泡玛特海外市场营收达13.5亿元,同比增幅为259.6%,占总营收的比例接近30%。其中,东南亚地区以5.6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一,占比超过四成之多。
今年三季度海外业务收益更是同比增长440%~445%,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3年的16.9%上升至2024年9月的超45%,提前数月实现了“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
尾声:
泡泡玛特,做时间的朋友
泡泡玛特的成功历程充满波折。在上市后股价跌入谷底之时,很多人质疑这个新兴潮玩企业是否真的具备持久竞争力。然而,凭借创始人王宁一贯坚持的“尊重时间,尊重经营”的理念,泡泡玛特实现了逆境重生。这八个字不仅仅贴在公司的墙上,更深深植根在企业文化之中。
王宁创业十余年,目睹了无数企业的起起落落。在他看来,失败的企业几乎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忽视时间的积累,不尊重商业的基本规律。“要耐得住寂寞,一点一点地做,所有的想法和商业模式都要回归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经营细节里。”王宁深知,成功的秘诀不仅在于远大的梦想和创新,还在于脚踏实地的运营,每一分利润、每一个小决定都关乎企业的长期生存。
作为创始人,王宁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即专注于“最大的事和最小的事”。在公司,他主导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但也不忘关注细节,如产品的展示摆放是否为顾客留有足够的“呼吸感”,以及如何平衡泡泡玛特一号店的功能定位:是打造一个拍照打卡的潮玩圣地,还是让它成为产品齐全、方便顾客挑选的实用店铺?
这种思维与盛景极简增长研究院提出的“抓大放小”理念不谋而合,关注每一件大事的重要细节,确保每个大事的细节都一抓到底。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