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您知道这句诗是怎么出现的吗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毛主席写给柳亚子一首诗当中的一句,很多人都熟悉这句话,并且在一些文章当中会引用这句话,但是您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和由来吗?

柳亚子是伟人的朋友,也是著名的民主人士和诗人,1949年,中央邀请他以及其他一些民主人士到北京,共商国事!

柳先生是南方人,不习惯北方的生活,吃不惯北方饭菜,就要求照顾他的小战士吃青扁豆角,和顶花带刺黄瓜。

负责照顾他那个小战士跑遍北京也没买到,所以没有买到。当开饭时,亚子先生发现没有自己想吃的菜,直接把端上来馒头扔到地上。

小战士委屈说到,“毛主席也不是天天有白面馒头吃,你不能糟蹋粮食。”小战士很委屈,此事传到周总理和毛主席耳朵里,主席看后就写下面的诗: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首诗不仅仅是诗,更是伟人给柳亚子的一封书信,古人:歌永言,诗言志,也就这个意思吧!这首诗既体现了伟人不忘旧交,同时又表现了伟人循循诱导,说理明事的高超语言艺术!请看这首诗的意境:

诗的第一句,伟人就说了亚子先生和自己曾经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和民族前途命运时所结下的情意,当年伟人到重庆谈判时将自己所写《沁园春 雪》赠送亚子先生。

诗第二句是说的是,自己在民国三十一年回到故乡韶山,再次拜读亚子先生的文章。

第三句是批评柳亚子,不能有太多牢骚,指出了柳亚子有心病,恢谐幽默。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第四句说的是,没有去过昆明根本不知道深浅,独自蹲在院子里赏鱼,要比去富春江好的太多。意思是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伟人用写诗的方式,委婉地提醒了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容易生病,要有平和心态,看的长远一些,国家现在很困难。

亚子先生看后很羞愧,第二天小战士给亚子先生做了炒清炒豆角,并难为情向亚子先生说:“在北京没有找到顶花带刺黄瓜,很抱歉″。

此时无声胜有声,抑亚子先生说,“不再去找些菜了,我前段时间病了还不轻,现在好了,我向你道歉,以后吃什么都行”。这也说明柳亚子这之前确实有点故意刁难,放不下架子,而在伟人赠诗之后, 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其实这也是那时一些文人的酸楚之处!

伟人确实高明,在诗中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写进去了!而且你这种写诗的方式赠与柳亚子先生,既起到了幽默诙谐的劝说作用,同时又不让柳亚子先生过于尴尬,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方式。

所以说,伟人的诗词并非历代文人墨客的抒情写意的作品,他的作品基本都是原于现实的人和事,而且很有高度,并非常人所能及!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将给您展现更多主席诗词的故事!

举报
评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