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1.8万人,京东要招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

新闻传播硕士吴凌从去年10月就开始找工作,“投递了80份简历,最后只收到2个offer,但都不是特别满意。”

和吴凌一样有求职困扰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据智联招聘《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本科、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分别为45.4%、44.4%,均低于去年。

由于今年的企业岗位供给仍然少于需求,导致求职者竞争压力加大,所有应届生需要在综合考虑薪酬水平、发展空间、企业前景等因素后迅速做出决策,不然可能会错过秋招黄金时期。

今年8月,京东宣布开启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最大规模校园招聘,共提供1.8万余个岗位,并大幅提升采销、技术类岗位的薪酬标准,这让很多应届生感到欣喜。作为技术类毕业生常年关注的第一梯队招聘企业,京东的招新对他们来说,吸引力远不止薪水。

涨薪扩招的底气

事实上,这并非京东第一次涨薪,也不是第一次大面积招新。三年来,京东已连续6次提升员工的薪酬水平,并累计为在校生提供了5万多个岗位。

今年8月,京东宣布2025届校招生岗位薪酬将全面上调。其中,采销、技术、产品等核心岗位薪酬上调不低于20%。

对于校招生来说,薪资无疑是他们求职看重的因素之一。2021届毕业生庄楚,现在是京东健康营养保健业务部的一位采销人员。回忆起刚入职京东时,他坦言,“我不是富裕家庭出身,当时京东给出的薪资就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经过3年的努力,目前年薪已经是当时的2.73倍。”

如今的他,时常会给家庭一些经济上的贴补。年初的时候,庄楚听说奶奶想把家里30年没装修过的老房子装修一下,他毫不犹豫地拨出一大部分年终奖给奶奶,“我告诉他们,要装就好好装一遍,爷爷奶奶很开心,我也感到很知足。”

选择不同的行业,就是选择了不同的时代趋势。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2024届求职毕业生期望行业中,IT/通信/电子/互联网排名第一。当下,整体经济增长动力正在从投资转向消费,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网络零售市场持续壮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9万亿元,增长8.6%。

而京东涨薪扩招的背后,是发展势能的反映。8月15日,京东集团发布2024年二季度及中期业绩。财报显示,上半年京东集团收入达到5514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69%,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不同于平台型电商,京东的定位是以供应链为基础,不仅着眼于通过技术提升销售、履约、售后等产业链后端的效率,同时也会将供应链的价值延伸到前端的产品创意、设计、研发。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布局为京东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与利润增长,也正因如此,校招生才更愿意把能力投入这样更具有增长潜能的企业,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

从企业文化上看,涨薪扩招与其核心价值观中新提出的“创新”不无关系。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今年3月在全员信中表示,“今天我们要锚定一个初心:把每个人当作技术创新的主体,让每一个人有利用技术改变现状的激情。”同时也强调会进一步健全创新的机制,让创新的行动和结果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激励。

校招生的考量

对于以校招生身份进入京东的李浩来说,在选择京东的理由里,薪酬只排到第二位,排在优先级的是公司能够给他提供的平台和发展机会。京东拥有大量真实的交易数据和应用场景,能够支撑他开发出行业领先的应用产品,正是带着满腔的技术梦想,他毅然选择了京东。

和李浩一样,很多加入京东的产研类毕业生,对于当前行业趋势的判断是,国内的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已趋于完善,产业应用已经开始向大模型要实效,大模型必须要产生实际的产业价值、让产业愿意投入,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京东沉淀十几年的供应链服务着上千万SKU的自营商品、5000万SKU的工业品、几百万商家和企业用户,京东供应链上的长链路、复杂协同的原生数据,更适合产业大模型训练,是大模型的超级孵化器。

26岁的李飞跃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在京东云做AI训练师,如今经手上百个项目。对于他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来自客户对他参与研发产品的满意和认可,“有些客户与我们的机器人聊了半天,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和机器对话,这让我感觉十分开心。”

对于校招生来说,如何快速适应职场也是他们担心的问题。自2024年开始,京东便为校招生精心打造了 “三年成长计划”,帮助校招生完成职场身份转变。通过JDS新星计划、TET管培生项目、DMT博士科学家计划等,为不同背景的校园人才定制培养路径,加速其职业发展。

2023届校招生蔡宇就对入职初期参加的一次JDS培训经历记忆犹新。培训中,导师让各个岗位的新人10个人一组,用一下午时间设计一个产品项目,“在项目协作中,大家都要学会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和所在岗位的界限,更全面地理解客户真正需要产品,也能接触到自己工作内容之外的东西。”

给年轻人更大的舞台

蔡宇在京东广告研发部流量算法组工作,入职三个月时,刚好遇到一个广告系统的新增模型要上线,组长便决定让蔡宇担任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我原本从来没有与外部团队沟通过需求,但那时却要迅速转变为每天召集十几人开会的状态,还遇到了很多之前从没料到的困难,但是都一一解决了。”蔡宇表示,回过头看,那两周的成长速度是最快的,从中也学到了许多关于沟通以及推进项目快速落地的能力,“感觉真正经历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一个身份转变。”

与蔡宇一样,庄楚也有过在新人时期就被予以重任的经历。庄楚在刚入职不久,公司就给他机会参与和辅助保健品类头部品牌的操盘。“那段时间特别辛苦,有时也会遇到卡点,我只能想尽办法去恶补各种信息,了解行业情况,让他们能认可我的专业性。”

后来,庄楚独立负责该品牌的全盘业务,双方沟通的过程很焦灼,最终他用了8个月,落地了京东与品牌双方共赢的爆品京东渠道包销项目。那年年末,京东给庄楚升了职位也加了薪酬,“我付出的这一切,其实公司都看到了。”

在京东,许多新人都被给予了证明自己的机会。而京东也擅长挖掘每个人的长处,将突出的能力长板与工作匹配,包容短板,鼓励人才有棱角、有个性。庄楚对此深有感受,“有时候我想做一些比较激进的策略时,公司也会支持我,让我有底气。”

李浩在来京东之前,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他需要带领一支团队做一些具有挑战性、从零开始的、落地之后能产生非常巨大收益的事。“我对我的定位比较满意,我之前聊过很多公司,去了之后可能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小的环节,时间久了就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

回头看在京东的这几年,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支持,同样也有身边已是行业大咖的业务负责人,能够更前瞻性地给他一些方向性判断,而公司也始终能够给他们团队以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他们去自主探索。

实际上,京东集团从2019年初开始推行BigBoss考核激励机制,其核心的理念就是将每一个细小的业务单元都视为一个经营实体,每一个实体的管理者都是一个真正的Boss,把经营决策权交给离客户最近、最了解市场需求的人。同时,BigBoss机制鼓励年轻员工自主管理项目,目前已有2225名95后员工担任关键职务。

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正从“以货为凭”延伸到“以人为本”,而京东的校招数量证明了这一点。“不仅今年,在明年、后年可以预见的视野范围内,京东整体的校招生规模都会是比较大的。”京东人才引进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长期主义的视角来看,校招生的价值是非常高的,校招生对于整个人才梯队的建设是重要的基石。目前京东集团的管理团队中,已有超过10%来自在京东成长起来的校招生。

对于企业而言,资产只是一个数字,人才是发展的驱动力。如何公平地把人才挖掘出来,并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如今,京东在强化人才战略,注重不同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积淀。在京东看来,只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无大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的主体,而企业也会为拥有相同价值观和追求的人,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

作者:肖皖璇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