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到底是什么意思?
聊一聊昨天很火的这个新闻,图片就直接用新华社官方的了。
11月8日,RDCWH的会议介绍:我国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此外,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将大大减轻。
那么,问题来了:化债到底是什么?本次化债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一、化债到底是什么意思?
化债,顾名思义,即“化解债务”,指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减轻或消除债务负担的过程。
化债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包括不限于政策优惠、资产证券化、债务重组、债务置换等。
个人认为:本次提到的化债,主要指化解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即hidden debt),即把“看不见、不便于统计管理、利率也比较高、有较大偿还压力”的表外债务,提前化解偿还,并置换为表内的债务,由此降低地方政府的压力。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什么是隐性债务?什么又是表内债务?
二、债务的3种类型
债务的本质是“借钱”,严谨的说: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基于借贷行为产生的经济关系。
根据金融学的知识:债务主要分为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3大类。
而针对政府债务,又可以细分为
(1)中央的债务,也就是国债;
这个很好理解
(2)地方的债务,主要包含:
显性债务(主要是地方债,一般在资产负债表内)
和隐性债务(主要是城投债,一般在资产负债表外)2种。
相关的逻辑链条如下图所示。
一般来说:显性债务主要指地方债,这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也便于管理。
例如下图这个“22浙江债22”,就属于地方债的范畴;
该债券面值100元,期限5年,截至昨天的到期收益率在2.1%—2.2%左右。
但第二类债务:隐性债务就比较难看清了。
从会计的角度:隐性债务指的是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但又真实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这像极了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大部分的隐性债,主要通过地方平台公司为主体来举债,但是偿还时往往由地方兜底。
据我及朋友了解,一些地方平台的融资业务,金额一般是几千万到几亿,项目主要是基建或者公共事业类项目,项目本身都比较优质,但最大的问题是融资利率比较高,在几年前的存量贷款利率大约在5%—8%。
在存贷款利率不断下行的当下,这对地方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三、本次化债有什么意义和好处?
(1)对地方:有利于实现隐性债务显性化,优化地方债务结构
这个是最简单也最好理解的,隐性债务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管理,将隐性债务显性化,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也更便于统筹和风险管理。
(2)对地方:有利于减轻付息压力,降低地方偿债压力
存量的隐性债务往往利率较高,本次化债有利于将利率降低,降低地方偿债压力。
(3)对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债务置换释放增量资金空间,更灵活调配资源支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4)有利于地方平台公司的转型和优化
地方平台曾是隐性债务的融资主体,通过债务置换,城投公司能够有序剥离隐性债务,实现债务责任在政府与平台之间的明确划分,从而降低债务负担、提升财务稳健性。
以上就是今日分享,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觉得有收获,记得点赞关注我,咱们下期见。
参考资料:1、公开网络资料;2、央视新闻;3、新华社官网;4、中国财经报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