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治疗腹部坠胀、炎症缠身的千金方,简单易上手,不花冤枉钱!

中医认为,女性体内湿气过重,加之饮食不慎、情志不畅,易生湿热。湿热下注至下焦,就容易引起妇科炎症。


其次,脾虚的人,体内水湿运化不畅,就会聚湿生痰,下注于子宫,也是导致妇科炎症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气血不足,其实往往不是气血不足,只是气血运行不顺畅了。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导致邪气入体,滋生湿热,引发一些不适。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3个专门针对腹部坠胀、妇科炎症的小偏方,组成简单,关键是效果很好。


桂枝茯苓丸加减


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香附、丹参、党参、白术、玄胡、黄芪等。




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行气解郁、补气固表。桂枝、茯苓等药材能够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香附、玄胡等药材能够调和气血,缓解因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党参、白术、黄芪等药材能够补气固表,提高机体抵抗力。


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等。




主要包括温阳利水、健脾燥湿、安神定志等。具体来说,真武汤能够温补肾阳,增强肾脏的利水功能,从而用于治疗因阳虚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同时,它还有助于改善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泄泻等症状。



开郁顺气丸



柴胡、青皮、香附、木香、枳壳、酒芍等。




具有开郁养血、消食顺气、和胃健脾等功效,适用于胸膈胀满、两胁攻痛、饮食不消、胃脘胀痛等病症。


【患者案例】


半年前,我门诊有一个患者,姓胡,33岁,已婚育有一子。


就是盆腔炎的典型问题:


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月经色重,白带多且带黄,腥味大、头晕心悸,舌质淡白,舌苔白厚,尿频,手脚冰凉


她情况稍微复杂一点,因为她的彩超报告显示,她还存在宫颈糜烂


我判断胡某的盆腔炎属于余邪未尽,淤积胞宫,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损从而引起经、带诸症。


同时,她还表现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的症状,如胸胁胀满、情绪不畅等。


病机分析

湿热郁结:盆腔炎患者常伴有感染病史,低烧不退,带下黏腻臭秽,为湿热蕴结之象。


肝气郁结: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气机不利,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加重盆腔炎的症状。


脾肾两虚:长期炎症耗伤正气,脾失健运,肾阳不足,表现为手脚冰凉、尿频等症状。


我在开郁顺气丸的基础上加减药材,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健脾补肾


加减方


开郁顺气丸原方(柴胡、青皮、槟榔、香附、木香等)用于疏肝解郁、消食顺气。


黄柏、栀子以清热利湿,针对盆腔炎的湿热症状。


白术、茯苓以健脾益气,改善脾失健运的症状。


肉桂、附子以温阳补肾,缓解手脚冰凉、尿频等症状。


除此之外,我还给她推荐了一个可以自己在家做的食疗方,益母草汤



将益母草和红枣洗净后加水煮汤,煮好后加入红糖继续炖10分钟以上。益母草具有清热解毒、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月经的作用,可以帮她改善炎症反应和调理月经


4剂药之后,患者自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的症状明显减轻,白带恢复正常,月经色淡红,腥味消失


复查彩超显示盆腔炎症状有所改善,宫颈糜烂情况好转。

#盆腔炎#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