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去!汕头推出三条“两大盛会”归乡寻根参观线路

11月15日,南方+记者从汕头市文旅部门获悉,汕头将在“两大盛会”期间推出三条潮乡文旅参观线路,包括东线、中线和西线,线路涵盖“百千万工程”成果展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参观、文化寻根游览等内容。

让我们跟着归乡潮人的脚步,提前探探三条路线的亮点。

东线:包含陈慈黉故居、红花小镇,宏腾玩具展厅等地,让海内外潮人深刻回味潮人精神。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建造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有善居室、寿康里、三庐、郎中第等宅第,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堂506间,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故居以潮汕典型的驷马拖车样式为主体,点缀有亭台楼阁、通廊天桥,基本结构、屋内的木雕及石雕均以传统中国形式为主。建筑材料汇集当时中外精华,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历经近百年花纹与色彩依然亮丽如新。

陈慈黉故居。郑淼鑫 摄

澄海是全球闻名的“中国玩具礼品之都”,拥有全球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玩具产业集群,包揽全球玩具33%产能,销往15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年来,澄海区陆续出台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工业发展等领域的扶持政策,营商环境得到明显转变,吸引了多家外地知名企业来澄投资落户项目。“两大盛会”期间,参会嘉宾也将走进宏腾玩具展厅,实地感受汕头玩具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成果。

澄海玩具远销全球。蔡沚彦 摄

中线:包含东湖社区、潮宏基臻宝博物馆、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等地,是归乡潮人寻根觅源、寄托思乡之情的好去处。

作为汕头十大“最美侨村”之一,东湖社区是汕头侨村保护和建设的缩影。沿着卓厝巷走至后池巷,古巷道两旁随处可见古寨门、潮汕传统风格的大宅第、古祠堂、古碑、古榕树等具有侨文化元素的侨村原始景观,韵味悠长,这是东湖社区近年来利用侨资侨力,挖掘、整理、提升侨村人文景观所打造出的供侨胞和游客观光的“侨村线路”。

东湖社区侨房“德庐”升级为村级侨博馆。杨立轩 摄

据了解, 最近一段时间,东湖社区的海员俱乐部、华侨大礼堂等多个建筑也加紧改造,为前来参观的海内外潮人展示老侨乡新面貌,以及村居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融合了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潮汕华侨博物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和汕头美术馆等馆,集中展现潮汕历史文化、华侨文化等独特潮汕文化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其设计元素汇聚潮汕文化精髓,建筑风格取材自极具潮汕韵味的山海特色、红头船、潮汕民居,是外界了解潮汕、感受其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潮博馆内的红头船。陈斐仪 摄

西线:包含山海农耕——乡村振兴海门示范带、汕头国际纺织城等地,带领参会嘉宾沉浸式感受乡村蝶变。

位于练江出海口的海门镇一面靠山,三面环海,中间的平原为农业用地。因此,海门镇提出“山海农耕”概念,充分利用农田、渔港等资源,串联坑尾村等8个村(社区)、国家中心渔港经济区和莲花峰风景区,打造山海农耕乡村振兴海门示范带,展现产业发展成果和文化资源底蕴。

“山海农耕”乡村振兴海门示范带。潮阳宣传部供图

汕头国际纺织城位于潮阳区谷饶镇、贵屿镇、铜盂镇交界处,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达5100亩,首期(核心区)建设面积2090亩、投资12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四大工程”中的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智能化纺织工业园等两大工程项目,将打造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展销、智慧云仓为一体的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枢纽中心。

南方+记者 陈斐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陈斐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