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草中燕窝”是什么吗?一起来认识下吧!
鼠麴草:自然的馈赠与守护
在大自然当中,有一种草叫鼠麴草。它个头不大,差不多 30 厘米高,浑身长满了白色绒毛,远远看去就像披了一层白纱,十分好看,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草中燕窝”的美称。它开的花是黄色的,弯弯的形状如同丝线,叶子的模样又像老鼠耳朵,于是就被叫做鼠麴草,另外它还有佛耳草、清明菜等名字。这种草在世界许多地方都能找到,像日本、朝鲜、菲律宾以及中南半岛都有它的踪迹,在我国的广西、台湾、福建等地也较为常见。

到了

清明时节,鼠麴草就长得很繁茂了。这时候人们会去田地里采摘它的嫩叶,拿回家做出各式各样的美食。可以直接用开水烫一下就吃,也可以把它和糯米粉掺在一块,做成青团、鼠曲粿、清明粑粑这些传统食物。吃着这些美味,不单是味觉上的享受,还能体会到老一辈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感激之情,这也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传递。

鼠麴草不光好吃,还能入药。它整株都可用于制药,体内包含黄酮甙、挥发油、生物碱等成分,能够抗氧化、消除炎症、止住咳嗽、清除痰液、保护肝脏等等。要是得了感冒、咳嗽或者哮喘,吃点鼠麴草就能帮助调理身体、提升抵抗力。

然而如今,鼠麴草面临着大难题。因为大家都清楚它的好处,吃它用它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过度采摘的情况,它的数量不断减少。再加上现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天气变得很反常,有时候特别热,有时候又下暴雨刮大风,环境污染也特别厉害,还有城市在不断扩张,很多农田都被用来盖房子、建工厂了,鼠麴草能够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小。

我们必须明白,鼠麴草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物,它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还有文化内涵。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长的环境,不能再随意采摘了。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保护环境的观念,清楚大自然和我们人类是紧密相连的,要把这些大自然给予的好东西以及文化一直传承下去,这样我们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些小事情。比如去了解鼠麴草适宜生长的环境,在自家阳台或者小花园里试着种一种它。也可以多支持科研人员对鼠麴草的研究工作,让他们能找到更好的种植和利用鼠麴草的方法,这样既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又可以保护好它,使鼠麴草能够一直在田野里好好存活,让我们的后代也有机会看到它、利用它。


现在不多了,清明节做清明团子正好
转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