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魔性样板戏,像语文书成精了?


可能是当下的年轻人越来越丧,互联网新一波考古的风吹到了样板戏身上。


对于很多九零后、零零后来说,样板戏是陌生的,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从艺术和现实的角度来欣赏一波样板戏。




被调侃的样板戏,成了精的语文书


相信最近有不少网友都刷到过这段“小燕志气高”的短视频,走路3分钟,肘击300下的架势让大家直呼好久没见过这么“生机勃勃”的小学生了。



这个片段出自于1974年的影片《渡口》,讲述了渡船少女水莲与反派特务斗智斗勇最终大获全胜的故事。


在当时看来完全不违和的表演方式,如今看来倒是颇具喜剧效果。



红光满面的亮相、炯炯有神的双眼、雄鹰展翅的动作和斩钉截铁的坚决,这样的精气神在如今的年轻人里是极为罕见的。


大家纷纷开始玩梗:


“难怪老一辈总说我没精气神”“语文书封面成精了”“好久没见过这么鲜活的人类了”“看的我脖子上要长红领巾了”“抗日神剧已经满足不了我了”……



样板戏相对夸张的表演方式对现在人来说多了些“调侃”的意味,沉寂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样板戏再度成为热点。



题材有些单一,加上略带夸张的表演形式让大众对样板戏的评价大多掺杂着调侃玩梗的元素。


例如《平原作战》中的这段戏份,演员眼神目光如炬台词抑扬顿挫,被不少观众戏称“眼睛里的光能击退丧尸”。



但其实,这是很典型的京剧表演方式,演员通过富有节奏感的念白来推进剧情,眼神极具表现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



短短几分钟,就能感受到演员的基本功底非常扎实:台词字正腔圆、身形轻灵丝滑。


样板戏的审美与当下差异较大, 样板戏中的女性审美追求的是气血丰盈的健康美,淳朴、健壮、充满力量。



不少观众觉得样板戏里的人物形象淳朴的有些老土、不时尚,但样板戏是最能代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众审美的:丰盈红润的脸蛋和笔直硬朗的身材,无不散发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自信、勇敢、健康、具有反抗精神,特别是里面的女性形象,不再是摩登时髦的淑女贵妇,而是充满了力量感的女战士、劳动者。


低头含胸VS抬头挺胸


网络上对于样板戏的剪辑虽然铺天盖地,但短短几分钟让大家对样板戏存在一定误解,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下真正的样板戏吧。



真实的样板戏是什么样


对于样板戏,大家的重点基本都放在了演员的表演和造型上。


那么样板戏的艺术成分有多高呢?


脱离掉短视频的“魔改”,样板戏是融合了西方的芭蕾舞和中国传统的京剧、梆子等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了京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传统剧目改革的热潮,样板戏一度主导了国人的审美和价值观。


例如《白毛女》《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



样板戏在表演形式上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和创新,将中国戏曲与芭蕾舞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演形式融合起来。


一方面,它保留了中国戏曲最根本的美学性格:韵味美,在念白和唱词上注重遣词造句的精美凝练,采用富有诗意和韵味的唱腔,情感细腻。



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芭蕾舞剧和交响乐的审美和技术,保留了古典芭蕾的唯美优雅。



可以说,样板戏完成了现代京剧的改良和西方的芭蕾舞剧本土化,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


在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下,样板戏做到了在创作上将目光聚焦于普罗大众,在艺术审美上雅俗共赏。



在当时,京剧被禁止出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传统剧目,社会上的文艺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样板戏承担了向大众传播和启蒙新时代价值观的重任,戏剧主角也从才子佳人变成了人民群众,戏剧角色阶级身份开始转变。


不少样板戏在台词表述上呈现出口语化的倾向,富有生活气息,使观众可以更好的了解文本中的价值理念,通俗的呈现出社会所传达的革命主题。


摆脱了传统京剧的程式化,将受众群体面向所有人,家喻户晓。


很多人对艺术、音乐、舞蹈,甚至是革命史、战争史、党史的了解都来自于样板戏。



样板戏的翻红,不只是网友们的玩梗。


因为在艺术审美上,样板戏做到了雅俗共赏而非曲高和寡。




作者:居小肉

责编:回星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