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与解放战争毛泽东最担忧的“三大突围”,“三大结局”特悬殊

1946年6月23日,毛泽东对“优柔寡断、方略无措”的中原军区指挥机关极度焦虑。6万多人的部队,竟被国民党军30万大军,围困在不足100公里的地域,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毛泽东最担心“当年皖南事变的教训在中原又重蹈覆辙”。

作为名将云集的中原军区,为何这般令伟人毛泽东“失望”?

——“中原突围”。1946年6月至7月,中原军区解放军在鄂豫皖边突破国民党军围攻的战略转移行动。

~~得到毛泽东看重的李先念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因只争得三个师编制,红军干部普降3级。李先念被降6级,由军政委降到营长。毛泽东得知后将其提升旅级,调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四支队是当年红四方面军留守鄂豫皖苏区的老部队,支队司令高敬亭又是老搭档。李先念重回中原故地,如鱼得水。1939年初,李先念率160余人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进入豫鄂边区,整合当地零散部队并扩军,组成新四军5师并任师长。

~~“机缘巧合”的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

因5师扩展太快,成分复杂,急需整顿提升。毛泽东派郑位三任师政委。郑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曾随红25军留守鄂豫皖,威望很高。郑此前向毛泽东提议,将中原地区部队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同意,并决定让徐向前主持大局。后因徐向前身体病重未成,郑成为中原地区的一把手。李先念曾是郑的下属,在郑面前放不开手脚。

1945年10月,王震率领的八路军359旅主力,王树声领导的河南军区的部队,奉命转移至桐柏山区,与新四军5师会合。这也是形势窘迫下的无奈之举。原定359旅从延安出发,去湘中建立根据地,但长途行军又脱离后方,面对蒋军围堵几乎天天作战,部队损失较大,只能调头返回中原。王树声任司令员的河南军区部队,长期处于蒋军包围圈中,发展艰难,也只能与5师会合。三军会师,中原地区的部队达6万左右。

1945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将三支队伍及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组成“中原军区”(此“中原军区”,不是后来于1948年5月重建的由刘邓挂帅的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委,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建立后,郑位三任书记。

由李先念任司令员,毛泽东与中央军委的主要考量是: 5师人数占全军的三分之二;李先念又是先到中原为“主”,王树声、王震后到是“客”;李先念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组织协调能力,优于王树声、王震。

然而,这对李先念来说,也是另外一种“特殊考验”。一是,在资历方面,能否不落俗套。除了老资格的郑位三之外,王震、王树声都曾是李先念的“上级”。红军时期李先念是四方面军的军政委。而王震是红军时期任红二、六军团政委,王树声是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二是,军事才能能否大开大合。李先念此前并未有成功统帅大军、悍将的实践。

~~翻来覆去、被逼无奈的“中原突围”

1946年初,中原军区决策层对国共和谈抱过高希望,而蒋军在中原的军事行动却变本加厉。中原军区主力部队被压缩在桐柏山区。在转移还是坚守问题上,军区领导一直争论不休。摆在李先念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用几场漂亮仗打开局面;二是保存实力,先将部队转移到安全地区,再做长远打算。李先念选择了前者,发起了桐柏战役。但因主力部队各自为战,缺乏配合,将原本的歼灭战打成了消耗战。后来中原军区90%以上的根据地丢失,主力被压缩到以宣化店为中心不足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失去了大踏步进退和与敌军周旋的余地,并随时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突围是唯一的出路。

在毛主席同意突围后,中原军区围绕向哪里突围的问题,几度开会议而不决。王树声、王震意见不统一。5师内部意见也不一致。李先念、郑位三舍不得根据地,不愿意走。毛泽东考虑到李先念目标太大,敌人就是冲他来的。他若不走,根据地更难坚持。便要求李先念随主力行动,根据地只留下1万人坚守。

后来毛泽东直接下达指示,认为正常转移已不可能,一切立足于打与突围。但此时军区还在围绕突围的具体路径在争论。这让毛泽东很是焦急,最终强硬回电,说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再请示,免延误时机。

随着敌军越来越靠近,总部发来电报让中原军区快速组织突围。最终这才达成统一的意见,以皮定钧旅佯装主力向东突围,其余主力部队分两部分突围。

~~“皮有功,少晋中”的皮定均

中原军区主力分散突围,李先念、王震、王树声所部,虽都成功冲出包围圈,但损失都不小,只剩下不足2万人。相反的是,留下来担任掩护和阻击任务的皮定均旅,因有一个坚强团结的指挥班子,全部干部战士攒成一个拳头,创造了奇迹。该支部队突围是原先估计最困难的路线,却最先回到华中解放区,并且部队建制保存最完好。1955年授衔时,毛泽东仍记得皮定均的功劳,提出“皮有功,少晋中”。在他的军衔评定上由少将晋升中将。

~~中原突围困局的“遗憾”

作为军事上的一把手,李先念在征求协调、组织实施等整个过程中顾虑过多,步步失去先机,缺乏当机决断的魄力。若按中央军委原先计划,徐向前去主持中原军区工作,定可将中原军区意见统一,并且在关键时刻做出合理的决定。但历史从无“假设”。中原突围,结局是取得了胜利,但损失惨重,教训深刻。中原突围后,李先念再未成为独挡一面的将领,主要作为军事副职主管后勤保障工作。

与“中原突围”截然不同的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指挥的“苏中突围”,则可歌可泣。

——“苏中突围”,七战七捷成经典。

苏中解放区与中原解放区,都紧靠国民党中心统治区,是国民党全面进攻首当其冲之地。尤其苏中解放区,直接威慑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军便大举攻占苏中解放区。

当时作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和作为中原军区司令员的李先念,都深受毛泽东器重。两人是同时接到毛泽东与中央军委关于“突破国民党军大包围”的战略任务。但两人在如何突破敌人的大举进攻性包围方面,相差悬殊。粟裕是一切立足抢占军事主动权,灵活机动消灭敌人。

从一开始,粟裕就对国共“和谈”不抱有任何幻想。在国民党军尚未行动之前,粟裕第一时间就率领苏浙军区部队,主动痛击周边负隅顽抗的日伪军,广泛收复县城,积攒实力。同时又参与组建华中军区,大搞练兵,为之后的战争做好了充足准备。

此外,粟裕还敢于“犯颜直谏”,接连向华中局,向毛泽东提出诸多新建议,主动出击,“以打破围”,而非被动地“东躲西藏”。毛泽东在军事上向来推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有打好仗,一切都可事急从权。伟人欣赏粟裕,就是因为华中部队作战灵活机动,敢于冒险,能在险境之中主动求生存。

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后,7月上旬国民党军五个整编师约12万人向苏中解放区进犯。

粟裕和华中野战军政委谭震林,决定集中19个团3万余人,在苏中军区部队和民兵的配合下,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机动作战。于1946年7月13日,先发制人,攻击国民党嫡系部队、一向骄傲自大的全美械装备第83师,共歼敌2个团3000余人,取得苏中首战告捷。迫使国民党军在进攻时束手束脚了,不得不防备被我军袭击。由此,粟裕一下子将“破敌突围”,变成了“寻敌灭敌”,率部越加机动灵活。从7月13日至8月27日,连续作战7次,均获胜利。歼灭国民党军5.3万人,占进犯苏中国民党军总兵力的44%。

苏中战役,成为解放战争以来第一场大规模作战的胜利,也是内战全面爆发后解放军在主要战场上较大规模的初战,带有战略侦察性质。朱德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粟裕七战七捷的“神仙仗”,便成为“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战法的成功战例。

——“皖南突围”。惨遭失败,教训触目惊心。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震惊中外。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的军队遭受国民党军最惨烈的一次严重损失。该事变根源是国民党政府不顾抗日民族大义,畜有预谋屠害新四军所致。但与新四军军部主要领导,不能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抓紧过长江北上抗日,防止遭国民党围攻伏击”的战略方针有重要关系。以致一再错失突破险境的有利时机。新四军主要领导项英,资历老、有权威,一直对形势盲目乐观,对中央的三令五申敷衍塞责。当险象凸显时,又惊慌失措,不堪一击。

总体形式上,中原突围与皖南突围有相同之处:都是一再犹豫不决。中原军区“差点完全失去时机”,而皖南新四军军部是“完全错失时机”。但在“贻误战机”的性质上,两者又严重不同。中原军区主要是缺乏有力的领导权威,而皖南主要是变相拖延执行中央的战略方针。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场无小事,抢抓主动权,一切为打赢,才是拥有和平的主旨王道!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