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干热河谷的“果蔬天堂”从何而来?背后是沪滇协作一盘大棋
11月的昆明市东川区,阳光明媚。走进昆明金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种植大棚,一株株蓝莓茁壮成长,有的枝头挂着白色的小花,有的结出了青里泛蓝的果实,更有些“着急”的已经成熟,深紫色的表皮上覆着一层白色的果粉。从长势看,12月就将能迎来采摘。金地公司负责人赵国金满脸笑容:“第一年种蓝莓就能大丰收,种植设施投入全部回本!”
这是东川区种出的第一批蓝莓,也是上海援滇干部“全链”帮扶的成果——因地制宜,推动东川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打造“果蔬天堂”,也帮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科技兴农 成就果蔬缤纷
在东川区走走,发现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支流小江沿线的河谷位置。这里的地貌和气候很有特色:高山延绵,小河流淌,光照强烈。当地农户说,这里是典性的干热河谷,最大的特点就是“干、热、临水”。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周期长,所以东川区长出来的果蔬口感很不错。
但农户也曾有困扰:一是这里种植的果蔬品种比较传统,以番茄、黄瓜、洋葱等居多,市场竞争力有限。二是河谷种植面积有限,规模化生产有难度。
这些困扰在普陀区援滇干部到来后,逐步有了解决方案。
2021年,援滇干部刘俊、金鸣来到东川区后,下乡下田,很快摸清了干热河谷的特点,并与“娘家人”不断沟通,确定了立足当地资源,与东川区共建小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工作重点。
其间,援滇干部还为东川区引入了常态化的专业力量——邀请上海农科院专家来东川区指导,申请专项资金成立沪滇协作农业专家工作站,并促成东川区政府与上海市农科院签订《东川区农业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随着沪滇两地在农业科技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东川区农业的果蔬品种和品质迎来巨变。
云南春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产业园里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连栋的玻璃温室里,采用荷兰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番茄惹人怜爱:绿色“翠玉龙珠”圆滚滚的,甜度很高;橙黄色的“葫芦娃”就像葫芦,酸甜可口。
公司业务经理李演翔说,立体无土栽培精准控制每株番茄生长所需要素,而且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虫害,能有效提升种植效率。经过智慧化管理、科技化运行,每一株番茄苗年产量可达15千克。新品种和高产量,大大增加了东川区番茄的市场竞争力。数据显示,仅番茄一项,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专家朱为民就为当地引进并试验示范10个新品种。
这是东川区农业品种升级换代的一个缩影。通过沪滇协作,自2021以来,东川区共引进果蔬品种189余个,包括番茄、辣(甜)椒、西瓜、蓝莓等;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较适宜种植的品种25个,并培育出“手撕小西瓜”“清河西瓜”等省市级“一村一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区域蔬果年产值也随之显著增加:从2021年的60万元提升到320万元。
新技术新渠道 促进稳定增收
在东川区,与果蔬新品种一同亮相的,还有援滇干部和上海专家带来的智慧大棚、立体种植、无土栽培等新设施和新技术。其中,有一个尤其被当地干部和百姓所津津乐道,那就是来自上海的“自然能提水”技术。
在东川区汤丹镇洒海村乌龟山山腰,副镇长杨磊指着“上海援建自然能提水工程”设备房里两台黑色设备说,有了它们,以往“人在山上住,水在河中流,见水无水用,村民愁断肠”的场景一去不返。
原来,小江干热河谷的水系分布不均,加上降雨量少,不仅灌溉不易,部分村的生活用水都有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援滇干部多方调研,发现上海企业的专利技术“自然能提水”可以利用水系与土地之间的自然势能,实现提水引水,满足灌溉、生活用水等各种需求。所以,在支持东川区打造“果蔬天堂”时,援滇干部巧用上海资金和上海技术,帮助当地建设投运11个群众迫切需要的自然能提水项目,保障了10多万亩土地灌溉用水,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后劲。
为了证明自然能提水工程的价值,杨磊总爱带领来访者前往山顶的乌龟村,看一看村民们的用水情况。只见家家户户门口一条小渠,水清如许,不仅滋养着村民种植的花花草草,也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阿旺镇水务组组长丁勇也对这项技术赞不绝口。要知道,阿旺镇东、南片区的自然能提水供水沪滇协作项目,能解决全镇约1/6土地的灌溉问题,保障1/4人口的饮水,谷底河水变成了造福山区群众的汩汩清流。
以阿旺镇东片区自然能提水项目为例,提水高程1300米,日提水1000余立方米。源源不断的灌溉用水从项目机房出发,润泽大石头、小营、芋头塘、岩头等村耕地近1.7万亩,最终到达海拔2530米的小营村。这一路上,岩头村的400多亩冬桃、150亩苹果,芋头塘村的300余亩人参果,还有小营村村民自种自食的玉米、洋芋、荞子等,再也不愁灌溉用水了。
好产品有了,销售方式也在变。
普陀区与东川区牵手以来,在推进“云品入沪”时,十分注重打响东川区果蔬产品品牌。例如,“东川大集”已经举办四季,第四季活动首次以“红土优采”冬季农产品发布为主题,走进上海,并在真如副中心设立了展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固定集市“彩果云”。普陀区还积极帮助联系上海各大商超、蔬菜批发市场,大量采购东川农产品,以“上海市场”推动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走进上海、走向互联网,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授人以鱼 更授人以渔
随着一个个沪滇协作项目在东川落地,受益者中既有当地农户,还有异地搬迁户,魏琼和张艳是其中的代表。
魏琼所在的金地农业平均每天能提供100个临时工岗位,采摘高峰期有200个左右。自从基地种了经济价值更高的蓝莓后,临时工的日均工资从50元大幅增长到100元上下。她感慨:“没想到第一次看到的这种水果,能给我带来那么高的收入!”
张艳是春晓农业的员工,最近正忙着为番茄疏枝,“我之前在家种种菜,照顾老人和孩子,没有工作。”从山上的老宅搬到对门山异地扶贫搬迁社区后,没有特别手艺的她找工作并不容易,却在家门口的农业龙头企业里找到了合适的岗位,“步行5分钟就能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中午能回家做饭,不耽误照顾家里,还多了一份几千元的收入。”
她俩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岗位,是沪滇协作项目的“有意为之”。
为了促进东川区经济社会发展,小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产业园特意选址在移民搬迁点附近,并引入龙头企业,采用“企业+村集体+脱贫户”模式运行,引导企业优先招聘附近的搬迁百姓,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中毓农业是由援滇干部牵线搭桥,从上海来东川区发展的龙头企业,在这里种植了20万株蓝莓,还无偿将蓝莓种植技术提供给当地的其他农户,采摘季每天能提供三四百个工作岗位。公司负责人夏润华说:“如果不是援滇干部介绍,我们不知道小江干热河谷那么适合种植蓝莓,企业收入有保障,又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工作岗位,可谓一举多得。”
同时,援滇干部还从“授人以渔”出发,联合相关企业为当地百姓提高劳动技能、增加收入创造可能。
在春晓公司的育苗大棚里,成百上千个育苗盘摆放得整整齐齐。它们将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在进行种苗培育工作的工人中,很多也是易地搬迁户。
“种苗培育、嫁接的难度要比普通的种植养护高一些,工人收入能更高一些。我们特意引入能提供育种技术培训的企业,希望让更多的异地搬迁户掌握一技之长。”金鸣说。根据规划,产业园每年可培育600万株优质蔬菜种苗,满足3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区蔬菜种植种苗供应,并贡献逾3300万元产值。
从种源到技术到销售,再到劳动技能培养,通过全链帮扶,如今的东川区正走在从“输血”到特色农产业“造血”的新征途上。
栏目主编:周文吉
专题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任翀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