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见证上海南站迈向高铁“新征程”

2006 年7月1日,上海南站正式开通运营,彼时的它犹如一颗初绽光芒的新星,凭借独特的圆顶透光设计、6台13线的站场规模以及与多条地铁线、长途客运南站紧密衔接的优势,成为上海对外联络的关键“陆上节点”,承载着无数人的出行梦想与城市交流的重任。

1月5 日,首趟高铁列车G1305次从上海南站驶出。近6个月的提档升级改造,恰似一场精心雕琢的艺术创作,为这座“老牌车站”注入了全新活力。

从建筑外观俯瞰,首创的 “装配滑轨式可移动遮雨棚” 结构体系无疑是最大亮点之一,如同给南站戴上了一顶极具科技感的新 “帽子”,超 6 万平方米屋面阳光板更换、4.3 万平方米穿孔铝板翻新,不仅攻克了技术难题,更让南站从空中望去宛如栖息在城市脉络上的时尚 “飞碟”,闪耀着现代都市的蓬勃朝气,与往昔风貌形成鲜明对比。

步入站内,候车体验实现质的飞跃。曾经略显局促的候车空间,如今布局优化后,可容纳旅客数量从之前的一定限额扩充至 9000 人,新增约 2500 平方米的有效候车面积,让旅客不再有拥挤之感,空间感十足的候车大厅,给出行增添了一份从容。安检环节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安检仪从9台增至 20 台、实名制验证闸机由20个翻倍到40个,大大缩短了旅客进站等候时间,让每一个匆忙赶车的身影不再因“安检长龙”而焦虑。

服务细节之处更是尽显人文关怀。“心尚” 服务工作室全新升级,军人候车区、重点旅客候车区、儿童游乐区及母婴室一应俱全,专用检票通道保障特殊人群便捷出行。24 处卫生间改造升级、“第三卫生间” 的增设、新风系统营造的清新环境,让 “方便” 之事变得更舒心。自助服务区、充电吧台、智能温控直饮水等便民设施,如同体贴入微的 “出行管家”,随时满足旅客多元需求,就连售票处都华丽转身为综合服务中心,“一窗通办” 让票务业务办理高效便捷。

一季度调图后,上海南站共118.5 对计划开行列车,较之前增长 31.7%,高铁占比六成,纵横交错地覆盖短途、中长途热门线路,新增环线列车串联起诸多旅游胜地,为旅客勾勒出多彩出行版图。普速列车保留热门方向车次,兼顾不同需求。

迈入高铁时代,上海南站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更以全新姿态拥抱未来。从 2006 年到当下,它跨越时空界限,在传承城市交通枢纽使命的同时,不断革新自我,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进发,持续书写属于上海、属于万千旅客的交通新传奇。

(来源:中国网 文:蔡东然 图:李彩珍)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