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PET-CT结果老人肺癌迟发现一年

(记者徐睿捷 通讯员 王敏 张全录)

PET-CT发现肿瘤的能力有目共睹,但也不是万能的。潜江的郭师傅就因为“执着”于PET-CT的结论而让肺癌晚发现了一年。所幸,转院到武汉市肺科医院后,医生推翻了PET-CT的“权威”,让肺癌露出真面目。经过手术,郭师傅成功实现肺癌临床治愈,昨天顺利出院。

1年前,郭师傅开始咳、喘、闷,于是便在省内某市一家医院做了PET-CT,结论是:郭师傅感染了肺结核。于是,郭师傅用上了结核药。一用就是大半年,期间虽然药物一直没有见效,但他仍深信PET-CT的权威。

直到前不久,郭师傅咳嗽、咳痰、憋闷越发严重,不得不来到武汉就医。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生发现郭师傅的胸部CT上一处实性肺结节,且具有明显的肺癌病灶特征,如毛刺状、分叶、空泡,周围血管滋生等情况。外科主任戴希勇、副主任刘小玉等专家讨论后认为,这是一处高度怀疑为肺癌的病灶,应该立即手术。果然,术中病理证实,此处为I期肺鳞癌。所幸尚有临床治愈的机会。

经过手术,郭师傅的肺癌病灶被切除。术后,经过一周的康复治疗,昨天他成功出院。

刘小玉说,在肺癌的诊断中,PET-CT的确具有很高的准确率,特别是对于代谢活跃的肿瘤细胞,如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但任何检查手段都存在其局限性,导致出现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所以,患者在根据确诊结果,规范行治疗一段时间后,如果始终无法达到治疗目标,需要进一步就医复查,以便确认之前的诊断结果是否有偏差。

举报
评论 0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