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除了藏传佛教,还有清真寺、教堂与神庙
来源:安多人家
西藏,高原之上的净土,是多少人心中的雪域佛国,是藏族同胞的家园。
多彩的西藏有多元的信仰,高原圣地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丰富。
自治区自古还居住着汉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及未识别民族成分的僜人、夏尔巴人、达曼人等。
在这片几乎全民信仰的神秘热土上,除了主流的藏传佛教和古老的雍仲本教,也可以找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的圣殿,即清真寺、教堂与神庙。
据藏文史籍记载,清乾隆初年从甘肃、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到拉萨经商的商贾,有一部分穆斯林逐渐定居下来,他们征得西藏地方政府的准允后,集体捐资在拉萨创建了这座清真寺。乾隆五十八年(1793)曾进行过维修和扩建。占地面积1670平方米,大门横额书"清真寺"。建筑形式为3进两院,由牌坊、礼拜殿、邦克楼、讲经堂、厢房、浴室和经文学校组成。主体建筑为礼拜殿,呈纵长方形,面积为275平方米,内有柱子两列,每一柱子上挂一自鸣钟。礼拜殿左侧建有13.4米高的邦克楼,为3层平面正八角形,塔端层顶为穹顶,呈绿色。右侧有一庭院,植有古柏和古槐。进入第二院落,门上悬有清咸丰二年(1852)制"至教永垂"的横匾。后院有原来的浴室和经文学校。现存建筑为1959年重建。
由于西藏地区一直盛行藏传佛教,尤其拉萨城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伊斯兰教在拉萨始终没能发展起来,特别是第五世达赖喇嘛(1617—1682)执政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西藏蓬勃发展,压制了来自克什米尔的伊斯兰教的扩张势力,使西藏的伊斯兰教只是在穆斯林商人和屠夫中传播,其信仰范围十分狭小单一。
但是藏族人离不开穆斯林人,一是因为拉萨市场需要穆斯林商人来支撑,二因为藏区城镇需要宰杀牲畜的专业屠夫。而藏族人长期受藏传佛教的熏陶和受宗教观念的影响,经商意识淡泊,尤其忌讳杀生。现实社会的需求,使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最终在西藏地区生根发芽。
拉萨有五座清真寺。两座位于布达拉宫西3公里的“卡基林卡”,这里原是拉萨回民的一个聚居点,有回民住宅、墓地和两座清真寺。其它三个清真寺为河坝林清真寺、绕窗巷清真寺和多底清真寺。
1985年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时,中央代表团向拉萨大清真寺赠送了题写“清真古寺”的匾额,现悬挂在大门上。
除上述拉萨市内的清真寺外,在西藏日喀则市内和西藏昌都县城关镇分别还有一座清真寺。
日喀则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343年。500多年前,由当时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宁夏、甘肃等移居穆斯林筹资共同兴建了这座位于格萨拉康小学巷内的清真寺。
清真寺总共历经了4次维修。"文革"时期遭到严重损毁,2001年7月在原址上拆掉了道光八年(1828年)时所建造的木构建筑,改建成目前所看到的这座新颖明亮的砖造清真寺院。
昌都朴实幽雅的小清真寺在1991年12月13日落成。寺占地2.3亩;礼拜殿总体建筑呈传统歇山式,殿内长8.5米,宽52米,建筑面积54平方米,能容纳1O0多人礼拜。
殿门正中高悬“宏扬真教”木雕漆金匾;殿前台阶下有一棵百年杨树,与大殿漆红门栏相对,别具风韵。
西藏自治区内的伊斯兰教徒约有5000人,其中居住在拉萨市内的穆斯林近2000人,约占西藏穆斯林总数的三分之二强。
如今,世居西藏的穆斯林的语言已经藏语化,服装也已经藏族化,他们在保持自己宗教信念和生活习俗的同时,与当地的藏族僧俗也相处得和谐友好。日常交际语言多为藏语或汉语,做礼拜时,先用阿拉伯语诵经,然后再用藏语读译文。
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族乡位于芒康县城南面,距县城 112 公里, 214国道线贯穿全境,沿澜沧江边,共有 699 户 4072 人
这里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盐井天主教堂,这座教堂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座天主教堂之一。
19世纪末,大批外国天主教传教士和探险家踏上了西藏这片雪域高原。据说当时两位法国传教士向当时的贡塘喇嘛买下了盐井的地皮,收容无家可归的人,为他们建立家园,使他们信奉天主教。后来,教徒们慢慢聚集在上盐井,教堂也随之逐步扩大,并用英文传教。
虽然教堂在文革期间受到破坏,但2000年的时候在原址上又重新修建了一番。看起来还是很新很完整的。
教堂有着浓重的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印记。外部的墙是大片大片纯粹的白,屋檐是砖红色,一眼能看出是典型的藏式土木结构。
走进去细看内部,装饰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木质拱顶营造出一种纯净、扩大的空间感觉,让人一下能平静内心。
每逢礼拜,信徒们虔诚礼拜,念诵着翻译成藏文的圣经,来自于这里的一套全世界仅存的藏文版《圣经》。虽听不懂藏文,却也能感受到经文中蕴含的力量。
1959年之前,曾经有大量来自尼泊尔的纽瓦丽人居住在拉萨,并形成了一个社区。
社区中供奉着商业之神比姆森,这座神庙也是西藏最重要的印度教神庙。
每隔十三年,纽瓦丽人会把神像抬上轿子,在拉萨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之间迁徙一次,这个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旅途也是非凡的盛大节日。
不过,现在神庙已经湮灭在岁月的尘埃之中。
在中国与尼泊尔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吉隆,藏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
传说公元8世纪后期,法王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途经吉隆在此留宿一夜。第二佛见此地山清水秀,风景明媚,不胜感慨,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表达其无限赞誉之情。
相传松赞干布到吉隆迎娶赤尊公主入藏时,赤尊公主见古道沿途风景优美、山青水秀,就将带着的三尊释迦牟尼佛像留下一尊,然后在当地建立了帕巴寺。
寺庙整体形状为一楼阁式石木结构建筑,塔身方形,塔中心有楼梯可盘旋至顶。从下至上共有四层,层层出檐,逐层收分,每层檐角上套有黄铜制成的火焰套饰;底层为佛殿,是寺庙的主体部分,由门廓及主殿两部分组成。
这座古寺的建筑风格和藏区的所有寺庙都截然不同,是典型的尼泊尔纽瓦丽风格,在触目之间,会让人恍然间回到印度教诸神的国度。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纽瓦丽人把帕巴寺当作祈福之地
这或许也是印度教神庙在西藏最后的残影
西藏,圣洁美丽的地方,地理上的遥远并没有造成心灵的封闭。
千百年来,它一直与外界交流分享,同呼吸共命运,彼此接纳彼此交融彼此进步;闪耀着佛光,也和谐闪烁着各种信仰的光芒。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