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为了一天吃三多饺子当了作家,我不是作家也吃三顿饺子
以前读书的时候。看到大作家莫言说,他是为了一天吃三顿饺子才当的作家。

因为他生在国家最贫困的时候,老百姓温饱都解决不了,更别提吃饺子了。
他认识一位作家,说写小说挣到钱,可以一天吃三顿饺子,从那以后,莫言就立志当作家了。
今天的我们,不但一天能吃三顿饺子,还能吃饱穿暖,印象当中,就没有受冻挨饿这个概念。
我们今天吃饱喝足了,心里就没有想法了。
以前,我小的时候,也过穷日子,虽然没经历过挨饿受冻的罪,但是也没有能够天天吃白面馒头。
我们小时候主食就是地瓜面窝窝头,偶尔吃点玉米面就很幸福,馒头都是留给老人小孩吃。
记得我小时候,只有侄女和爷爷这一老一少才能吃馒头,就油条,油条我们方言叫果子。一个果子三匹,一毛钱一个,每次只能买一个果子,吃好几天。

你看现在,买油条都是论斤买,一买就是一捆,反而不好吃了。
现在天天吃白面馒头,也味同嚼蜡,没点蔬菜都难以下咽。
虽然现在有条件一天吃三顿饺子,但真实的情况是,吃不到三顿饺子,好东西天天吃,终有吃腻的时候。
再说,吃饺子是一件费时间的活,又是切馅又是和面,再一个一个捏起来,没有两三个小时,根本完不成任务。
大家都忙的很,谁有工夫每天包饺子呢。
今天,老头来拿药,上次来的时候,把药拿来了,走的时候又忘了。

今天来拿药,我给他包了猪肉白菜饺子,他吃了一大碗。
说实话,现在大鱼大肉真不是吃不起,是真的不想吃了,已经不是稀有品种了,人人都吃得起,又不是天天吃。天天吃的话,我们这种家庭,真的吃不起。
也好,我们也不爱吃。为什么呢?因为心理作用在作怪。
我一听说吃肉,就想到九十天的猪,四十天的鸭,生怕吃多了这些靠激素喂大的物种,把自己养肥了。
我想,这穷了也有穷的好处,多吃清淡饮食,对身体有好处。
这个好处真有假有我也不清楚,最起码没有心理阴影,心情不焦虑。
而吃水饺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吃肉,但那肉很少,是点睛之笔,白菜才是主角。
老头一辈子笨手笨脚,不会包包子包饺子,自己又舍不得买,天天在家啃馒头,给他包顿水饺,也算改善生活了。

这就是底层老百姓的生活。
莫言老师年轻时候想吃一顿水饺,把自己逼成了作家。
我现在有条件天天吃水饺,却连篇像样的文章都写不出来,写篇小学生作文,都呕心沥血,绞尽脑汁。
由此看来,文学,就是苦难的结晶。对我而言,吃着白菜猪肉水饺,是写不出流传千古的好文章的。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