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属于一本逻辑性较差的书,作者写得比较散乱,从译本的一级标题来看,上下文衔接不够紧密。且书中仅是列出相关观点,对相关观点缺乏必要的论证,读起来比较费劲。读完第一遍,合上书之后,很难回想起作者到底在讲什么,在头脑中无非记下“群体中自我意识会消失,无意识人格突出”等主要的群体特点,对其他内容印象不深。但如果多读几遍,又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体会,甚至可以发现书中的逻辑错误。
这本书的主线是分析群体的心理特征,作者认为在群体中,个人意识会丧失,而变得盲从。因为变得盲从,群体变得更有攻击性,在群体首领的带领下,群体会呈现出“极为简单而又夸张”的感情,群体呈现出“专横和偏执”的共性。
放眼周围,从诸多事件中都可以看到群体“乌合之众”的特征,在互联网上极为常见。网络上一旦出现某一谣言,很多网民不管真假,开始网暴当事人。不管当事人如何解释,网暴者只愿意接受他们内心深处能够接受的观点(或者“首领”、“煽动者”让他们接受的观点),而不会甄别事情的真假,更不会运用推理的手段形成更加理性全面的判断。久而久之,网暴者越发体会到网暴的乐趣,盲断成为网络上的一种常态,最终形成“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局面。
基于对群体特征的分析,作者批评了陪审团制度、民主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并提出“如果全世界都是由聪明人治理,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任何一种制度和一个政府,它能对一个民族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凭常识来看,这一观点让人难以接受,毕竟,正是由于有一批伟人,我们才能够建立新中国。
那么作者为什么得出这一武断的判断呢?实际上,在书中也可以找到答案。在本书“第一章 群体有什么样的特征”部分,作者定义群体的组织化特征,即“从心理学角度看,就算有一千个人偶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如果他们没有明确一致的目标,也不能称为群体。”从这一定义来看,作者在写这本书初期,就建立了“群体有明确一致的目标”这一基本判断,后基于这一基本判断展开后文。从某种意义来讲,勒庞怀揣偏见撰文,大有“拿着锤子,感觉全世界都是钉子”的感觉。如此行文,本身也有“循环论证”的嫌疑,也就是群体有共同目标,群体容易陷入盲从,被人煽动就会激发最原始的状态,然后又会朝着被煽动的共同目标前进……
阅读此书,我们可以了解“群体”所具备的一般特征,并适时检讨我们在群体中是否陷入盲从的陷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千万不要被本书封面上列示的“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一”这句话所迷惑,毕竟,从行文来看,这是一本带有作者严重偏见论著。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