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
家乡
新春防骗指南
——婚恋市场的那些“坑”
新春普法不打烊,法治相伴乐新年。为有效提升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切实守护好群众财产安全,漯河中院全面盘点了2024年两级法院审结的诈骗案件,特推出新春防诈指南栏目,本期主题为【婚恋市场的那些“坑”】
“你都多大了,不找对象今年也没红包了”“你身体又没啥毛病,为啥不找对象呢”“你现在还不结婚,以后老了谁照顾你”“去见一下吧,看不上没关系,买卖不成仁义在”“准备什么时间结婚”“我们年纪越来越大,就想看到你有个好归宿”“别眼高手低的,差不多得了”“人家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看你自己”早点谈恋爱结婚生娃,趁我们年轻还能帮你带孩子”“谈对象了吗”
春节期间,不少单身青年遭遇“花式催婚”,各种婚恋诈骗也进入案发高发期,一些所谓的“优秀对象”和“甜甜的恋爱”很可能是诈骗分子精心布置的骗局。
我的脑瘤“十八线艺人”男友
2023年4月,被告人魏某通过交友软件认识了被害人张某某,魏某在网络上搜索某不知名艺人照片和视频后,通过微信发给张某某,谎称自己是该艺人,张某某信以为真,并与魏某确定恋爱关系。后魏某谎称自己得了脑瘤,治疗费用不够,让张某某通过微信给其转账,并假冒自己的母亲与张某某联系,获取信任后,骗取张某某4841元。2024年1月,魏某以同样方式骗取被害人刘某钱款12452元。后张某某因联系不上魏某,想起魏某曾转给自己其与“李总”的通话记录截图,遂拨打“李总”电话(该号码实为刘某所有),张某某与刘某取得联系后,二人发现自己均被骗,刘某遂报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魏某犯诈骗罪,综合考虑魏某认罪认罚、案发后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量刑情节,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网恋多年的女友竟是自己“工友”
2018年5月,被告人王某某与被害人李某某在工地干活认识,并成为朋友,王某某了解到李某某离异,想找个女朋友。2018年11月,王某某虚构其“姑姑”介绍于李某某,与李某某开启“微恋爱”,并以处对象、谈恋爱、借钱、手里没钱、小孩上学急用钱、日常开销等理由骗取李某某钱款33125元。网恋五年多后,2024年5月,李某某因多次要求与王某某“姑姑”见面遭到拒绝,遂联系王某某核实情况,后王某某失联,李某某报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某犯诈骗罪,综合考虑王某某认罪认罚、案发后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量刑情节,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突然消失的“未婚妻”
2023年3月,被告人张某某及其妗子杨某与两名媒婆张某、陈某某商量骗取被害人赵某某钱财,在媒婆张某、陈某某安排下,张某某自称“李某”与赵某某相亲。2023年10月,杨某雇人冒充张某某家人,谎称同意张某某与赵某某订婚,赵某某共支付认门钱、彩礼钱、介绍费等共计96000元,媒婆张某、陈某某各分得介绍费2000元。期间,张某某陆续与二十余名男子“相亲”,以同样方式骗取5名被害人钱款共计12万余元。后赵某某因联系不上未婚妻“李某”遂报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杨某、张某、陈某某均构成诈骗罪,分别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有期徒刑二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普法时刻
近年来,以婚恋为名的诈骗犯罪屡见不鲜,一些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打造“完美人设”与被害人建立恋爱关系,以生病、买东西、投资、炒股、考证等理由骗取被告人转账。一些犯罪分子瞄准大龄未婚青年,通过相亲、订婚的名义,骗取“三金”“彩礼”等钱财。在此,提醒大家,大额转账前先核实情况,不要被“甜甜的恋爱”冲昏头脑,一旦发现被骗,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供稿:刑二庭
原标题:《【新春防骗指南】初二篇之婚恋市场的那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