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2时10分,呼和浩特正式进入🤩

“柳色早黄浅 水文新绿微”
2月3日22时10分
我们将迎来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

四季轮转,岁月不停
大地回暖,春意初生
今年的立春
正值大年初六
此时的呼和浩特
尽管春寒料峭
却因为过年的喜庆氛围热度飚升
社火表演
激情滑雪
绝美灯会
……
这个春节呼和浩特为市民和游客
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天
热闹红火的2025年呼和浩特新春文化庙会
在塞上老街区块拉开帷幕
让这个春节
更加多姿多彩、年味十足

在浓浓的年味里
辞旧迎新,迎祥纳福
从春天出发




立春
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

一候东风解冻
凛冽的北风渐渐式微,东风带着丝丝暖意款款而来,冰封的河流开始解冻,坚冰在水流的冲击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春天奏响的第一声乐章,唤醒了大地深处的生机与活力。

二候蛰虫始振
随着阳气的上升,隐匿于地下冬眠的蛰虫们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它们微微颤动,蠢蠢欲动,仿佛在积蓄力量,准备冲破黑暗,迎接新的生命旅程。

三候鱼陟负冰
河里的冰层逐渐变薄、融化,鱼儿们欢快地在水中游动,它们的脊背触碰着尚未完全消融的碎冰,如同背负着一片片晶莹的鳞片,这奇妙的景象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对新生的渴望。




打春,盛行于唐、宋两代,最早来自皇宫,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古时农业靠天吃饭,因此旧时人们会在立春前一天用泥土做春牛,立春时用红绿鞭抽打,被称为“打春”。


立春“咬春”,就是用极薄的面皮包裹上新鲜的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细品“咬春”,满口都是春的味道。

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国家祀典,后来发展为民间的活动,如贴宜春帖、挂春幡、贴春画、戴春鸡等。

游春即民间庆祝立春的一种活动。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十分壮观。

在立春后,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保持良好作息。
立春过后,阳气生发,但气候仍多变,养生需顺应时节,内外兼修。
饮食上,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可多食如菠菜、香椿、百合等新鲜蔬菜,以及红枣、山药、蜂蜜等甘味食物,它们能滋补脾胃,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助力阳气的生发。但要注意饮食适度,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在夜晚得到充分的休息与修复。清晨,可迎着朝阳进行适度的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但切勿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精神调养亦不可忽视。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可使肝气条达,气血顺畅。不妨多走进大自然,赏春景、听鸟鸣,让身心在春日的怀抱中得到放松与滋养。
乙巳蛇年将有两个立春,民间认为“双春年”是难得的好年景,意味着丰收和好运。真正的好年景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年冲刺“开门红”,还要奋斗“全年红”。蛇年的春天孕育着生机和希望,昭示着蓬勃的发展势头,也积蓄着丰收的力量。
丨来源:青橙融媒
丨校读:魏颖
丨编辑: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