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院子里有墓葬很常见?贵州一户人家院中有坟,距窗户不足两米

农村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有些地方会将尸体埋葬在特定的地点,在城市大家都更喜欢火葬,比较少见土葬,这也是为了环境保护,也为了不留后遗症。

但是在一些农村,大家还是会选择土葬,而且很多人都习惯性地将坟墓建在自家附近,这样的现象在贵州的一个农户家里面就非常的明显,在院子中间有座坟,离窗户和大门的距离都不足两米,网友看到了这个“墓景房”,瞬间都呆住了,没想到当真还存在。

第一章:贵州一户人家院中有坟,离窗户和大门不足两米

01.院子竟然有坟墓,可怕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坟墓都是忌讳的存在,大家都习惯性地避开坟墓,而且会认为坟墓冲着门或者是窗户,会影响到家里的风水,运气不好。

但是在贵州的一个农户的院子里面,有一座坟墓,距离房屋和大门不足两米, 而且坟墓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长出了杂草,院子也没有围墙围住,只用竹篱笆简单地圈住,一旦到了白天或者是放假,居民们在院子里聚会聊天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去注意这一点,虽然有些违和,但大家都过于关注自己的生活了。

02.院子有坟,房主的解释让人意想不到

房主:家里有坟也不奇怪,附近都有

而当网友们发现这个“墓景房”之后,大家都担心这样住下去会不会不吉利,房主也解释道, 其实在农村里面,这种“墓景房”是非常普遍的,并不稀奇,为什么大家都不怕呢?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看待死亡和墓地比较坦然,反而是有一些城市人看到了这种情况,才会觉得害怕。

有些网友说这个房子所在的地方风水不好,但是房主表示这块地方其实早就已经有人埋葬了,房主家只能在这块地方建房子,建新房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会建在自家附近,距离坟墓这边这么近。

03.房主为什么不选择迁移坟地?

由于坟地迁移太复杂

不过也有网友好奇,既然房屋和坟墓的距离这么近,难道不需要搬迁吗?房主表示考虑过,但是觉得太复杂,毕竟农民也不像城市里的家庭收入那么高,搬迁坟墓需要花费很多钱,而且农村风俗也是比较复杂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死者的亲属没有足够的财力和足够的面子去处理这件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去动坟墓,毕竟很多农村的坟墓埋的已经不是一个人了,搬迁的话肯定会影响到很多家庭,而且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不去动坟墓。

第二章:墓地和住宅的结合在不少地方是常态,居民不必惊慌

01.墓地和住宅附近的距离太近,会有什么影响?

风水差↓

虽然坟墓和房屋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但是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我们可以看一下风水师的说法。距离自家大门或者是窗户两米之内的坟墓,这样的距离就会直接影响到自家的运势,倘若坟墓距离自家窗户或者是大门在三米之内,就会影响到住宅的采光。

02.习以为常的现象,居民们的思维很开放

【邻居家也有墓,大家都不怕影响风水】

其实在很多农村,居民们也都会习惯性地将墓地建在自家附近,这样的现象在贵州的农村就非常的普遍,毕竟大家的观念都差不多, 自家有祖坟或者是家族的坟墓在这附近,大家也就不会过于地担心了,而且很多人也认为和坟墓相邻可以沾到风水的好处,这样一来,大家的选择就更加开放了,对于墓地的忌讳也就会越来越小。

【习惯性居住在坟旁,家里风水更好】

并且很多人在居住的时候,已经习惯性地选择和墓地相邻,毕竟在这些地方,大家都会觉得这样可以沾到风水的好处, 尤其是有的老一辈的人认为和祖坟相邻居住,这样家里的运势就会更好一些,甚至可以给家里带来一些好处,大家也就不会因为这块土地被开发成住宅而感到不安了。

第三章:农村的墓地建设合理,存风土人情的意义

很多人害怕和墓地相邻,首先是因为大家对死亡和对坟墓的恐惧,虽然这种恐惧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和死亡相关的东西一般人都难以面对,但是既然已经了解到了这些农村的风俗,大家就可以试着去转变我们的观念。

【农村的墓地建设很普遍,大家心里坦然许多】

在这些农村,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土葬,如果到了七十岁或者是八十岁的时候就会为自己准备墓地,然后选择在特定的日子去选一个好日子埋葬,这也是为了不影响到家里的风水,所以大家的思想早就已经转变了,对于死亡对于坟墓的恐惧感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了,即便是有坟墓在自家附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建墓地和住宅拉开距离,可以促进邻里关系】

并且在农村,建墓地和建住宅的话,距离拉开一些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们在建新房的时候就可以在前面修建围墙,这样一来,土地就会被隔开一些,既可以保护家里的隐私,也可以保护坟墓,这样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都是比较常见的,大家也都能够保证土地的使用不发生纠纷。

在城市人眼中,墓地和住宅之间的距离近得不得了,肯定住在这里不吉利,但是在农村,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反而觉得可以给家里带来一些好的影响,所以说大家对这个“墓景房”的反应就没有那么明显。

【结尾思考】

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地区,如何合理地规划墓地与住宅的距离,可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社会心理学可以深入探讨人们对于死亡和坟墓的恐惧,是否因为文化的传承或个体性格差异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反应有所不同。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如何平衡现代生活与传统习俗,对于许多地方的社区治理具有借鉴意义。比如,准备墓地的过程,是否可以和社区建设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文化活动,让人们在面对死亡时,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受?

对于青少年来说,关于死亡这一主题的教育,是否应该以更开放的态度进行探讨呢?毕竟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家庭背景都不同,过早的接触死亡,反而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无知,面对“墓景房”的现象,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和思考,而不是单纯地被表象所吓到。

举报
评论 6
  • 我的院子里面就有坟,挺好的,也没觉得有啥不适

  • 阳间有政府保护,阴界有先祖护佑。 挺好!

  • 还两米,我们那里有两户,都在大门口

加载失败,请重新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