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俗:原来老家的土地公庙是靠“放高利贷”来养活自己的…


正月十五在海南又有称之为“小年”即“年仔”一说,寓意过完大年再过了小年,这年便算是真正的过完年了。正如海南方言所说的:过完年这年便又要远去“潮州”,又要一等等一年,明年年再来。


在海南民俗中正月十五人们除了收获大闹元宵的欢乐以外,也是我们老家土地公庙借财添福的大喜日子。


以下便是我们老家土地公庙理事群新近下发的关于2025年正月十五晚8点在土地公庙借财添福的公示(见下截图)。




平心而论,作为一地之仙的土地公,祂只有保一方平安之职责而真心不贪不腐,祂从来不会像有的地方政府那样巧立名目而生财有道,为满足一己之利以倒卖土地、大兴土木来生财、敛财从而达到一夜暴富;士地公庙祂只是靠在民间“放高利贷”的方式来养活自己,在人间烟火中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只因为这民间的土地公其真实的权限极其有限,祂只能是有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而已。


以我们老家土地公庙为例,由于其管辖范围不大,因此其财力亦是十分有限。维系其自身运作的,靠的是土地公庙仅有的6300元添财款,加上土地公庙理事群里子孙借出的10000元作为本金,委托土地公庙理事会进行统一管理。


土地公庙所谓的“放高利贷”的具体方式是这样的:即任何时候、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可以挪作它用的这笔本金,只能是用于士地公庙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当晚向群里子孙借财添福。并规定所有借财添福的子孙均须在来年的正月初十日前还清,而由此所产生的所有利息收入均归土地公庙统筹使用。


土地公庙借财添福即添财款的借出年利息通常为20%~30%之间。在外人看来,也许土地公庙此举似是颇有“放高利贷”之嫌疑,但这既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又是约定俗成的借出年息,只能是说它“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它有如子孙为了成就这乡土公益事,而自愿自觉的凑份子钱一样。


不信请看,即每年由土地公庙向群里子孙借财添福又称添财款所产生的所有利息收入,除去用于维系土地公庙日常的水、电开支、“灯油火蜡”和“金银香烛”等基本费用以外,倘当年所产生的利息盈余较为充裕一点的话,则由土地公庙组织举办每年一次的向群里子孙“送灯”即送丁(寓意发财添丁)活动,以及向本年度“送灯”即送丁户发放一定的办“丁脚酒席”(即宴请群里所有“丁脚”户代表)的费用补偿。


当然,土地公庙借财添福即添财款在盈利方面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地公庙自身的经济实力而定。


有的土地公庙如果是利息盈余更为厚重一点的话,还会不吝酬金“绑琼戏”邀请“戏班”即剧团前来唱戏助兴,恭请“公祖、婆祖”出庙看戏。


正所谓乡里乡村,神民同乐;“军坡戏场”,好不热闹。


有的土地公庙如果是利息盈余所剩无几之时,那就只能是弄个大红烧猪过来在土地公庙前,邀请群里所有子孙前来品尝,并分享这“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的那份乐趣;同样是人人“红红火火”,个个“红皮赤壮”。


也许,正是出于乡土人家感念土地公即福德正神为守护这一方“六畜兴旺,家宅平安”之大恩大德。因此,老家土地公庙在正月十五晚借财添福这一传统民俗,就这样被人们一直传承和延续了下来。










送灯情景

送灯情景

灯脚酒席情景

灯脚酒席情景

唱琼戏

精心打扮

唱琼戏

举报
评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