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中美“春天”到?别天真了,美国不收中国包裹了!

美国邮政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将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入境包裹“”,消息一经发布,立刻有一批“低价”跨境电商惊呼“天塌了”。虽然没有公布暂停的原因,但推测很可能与特朗普上台后,签署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有关。

为了提高清关效率,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小包裹设置了豁免,之后为了支持本地以亚马逊为代表的零售行业的发展,更是在2016年,将小额免税的最低额度从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后来进入美国的包裹确实靠着“小额豁免”飞速增长,从十年前的约1.4亿件激增到去年的逾10亿件,零售业确实迎来一片大好。但让美国政府没想到的是,这一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竟然是中国的阿里、拼多多以及供应链主要在中国的Shein,虽然亚马逊也没少从中受益,但这一片大好几乎可以说让中国跨境电商给摘了果子。看着几乎被抢了饭碗的零售业,美国政府怎么还会坐得住?

税收历来就是政府实施调节的基本手段,取消“小额豁免”可以直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计,如果取消“小额豁免”,到2026年,美国政府将获得约6.9亿美元的额外关税收入。其次,取消“小额豁免”有助于保护本土产业和缓解贸易逆差。对于纺织、玩具和家电等传统制造业以及在美国境内设有仓库和物流网络的亚马逊等本土电商、零售商来说,来自中国和其他低成本国家的低价商品是其主要的竞争压力。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成本,可以压减外国产品市场份额,保护本土生产‌。

早在2023年,美国就打着堵上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机制的“漏洞”的旗号,呼吁终止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电子商务货物的免税待遇。本来挣钱嘛,各凭本事,可气的是美国的一些政客,竟然还声称,中国的贩毒集团利用这一漏洞走私违禁药品和各种毒品。其实就是想对华加关税。不过,特朗普最终还是在2月1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同日,宣布取消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

美国取消“小额豁免”,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国跨境电商将要铩羽而归了呢,那也不一定!

目前中国商品进入美国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邮寄;二是商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三是海外仓配送。取消“小额豁免”,对对直接邮寄的影响最大,会削弱其价格优势。尽管如此,即使按照一般关税计算,相当一部分中国商品仍有较大的价格优势。

此外,跨境电商企业也在积极应对。比如,拼多多此前就曾回应过,公司的业务增长不依赖“小额豁免”,Shein的最新回应称,进口合规是“首要任务”。业务战略上面,从去年起,拼多多开始吸引在美国仓库有库存的中国卖家入驻,以便将包裹从美国当地运送给美国购物者;Shein还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和供应链中心。

不过,考虑到关于最低限度的博弈不会很快结束,为可持续发展,建议企业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风险:

  1. 调整产品品类,对于利润高、客单价高、适合集中备货的产品,可考虑在美国设置海外仓;
  2. 在第三国设立工厂,需要注意的是,产品应当符合相关原产地规则,取得第三国的原产地证明。同时,该种模式也很有可能受到新法案的挑战和制约。
  3. 放眼全球,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东盟、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均是近年来中企出海的热门地点。跨境电商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多元化布局自身供应链,降低政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举报
评论 0
    正在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