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凭这些“大招”成算力时代超级玩家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
“算力”可谓是个热门话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就与算力息息相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提出
“以算力为基础
人工智能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他的这个观点也引起了网络广泛关注

而就在此刻
算力界大拿——呼和浩特
正凭借其独特优势与不懈努力
在算力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域脱颖而出
先来看看呼和浩特的算力名片
↓↓↓
入选“城市数字化转型百强榜”
位列中国“算力二十强市”榜单第15位
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
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授予
“中国云谷”
“算力产业集群先锋”
“绿色算力发展先锋”等称号
这些荣誉绝非偶然
呼和浩特这座“中国云谷”
凭这些“大招”
正在成为算力时代超级玩家


近年来,呼和浩特
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重大机遇
依靠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
凭借和林格尔新区
算力集聚优势、网络传输优势
电力保障优势
生产绿色、优质、低廉、安全的算力
积极打造“中国云谷”
全力发展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支撑的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

目前,全市算力规模已突破5.4万P
其中智能算力5.1万P,占比达95%
在全国8大枢纽10大集群21个片区中位居前列
同时,呼和浩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全生态”
实现创新突破

聚焦和林格尔新区
这里更是成绩斐然
呼和浩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项目用地、用电、创新
财税、投融资等方面
提供全方位保障

经过多年发展
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
选择在这里
布局算力中心和智算中心
一批批数字产业领域重点项目落地生根
一批批创新企业茁壮成长
一批批优秀人才汇聚于此
为城市发展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智能算力方面,已集聚了运营商、金融机构、头部企业、国家部委等39个算力中心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华为云、科大讯飞、抖音、并行科技、京能智算、光环新网等22个智能算力项目。
在金融算力方面,已落地建设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人保集团、浦发银行等11个总行级算力中心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建设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全国规模最大的金融数据中心集聚区已然成型。

目前累计签约落地算力产业项目260余个
协议总投资2319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亿元
形成绿色算力、智能算力、金融算力
三大发展优势
这些正成为呼和浩特数字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呼和浩特
从制度规范、数据整合、算法创新
交易流通、安全防护多维度发力
为算力发展全方位赋能


呼和浩特不断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为算力发展保驾护航。先后出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实施方案》《呼和浩特市公共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呼和浩特市公共数据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呼和浩特市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呼和浩特市促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全市信息化系统实现“应接尽接”,城市大脑已接入109家单位、349个信息化系统,高效协同。公共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汇集45个部门、128亿条数据,治理形成35个部门库、4个基础库、5个专题库和15个高质量数据集。呼和浩特数据标注基地已入驻抖音、百度、海天瑞声、鲁州信息等数据标注企业20余家,从业人员1500余人,正在申报承接国家数据标注试点任务城市,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资料图

集聚华为、智谱华章、新华三等21家算法编程企业,为本地算法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同时,引入电信星辰、移动九天、联通元景、华为盘古、百度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11个行业领先的通用大模型落地开展训练,训练参数超万亿,提升人工智能的“智慧”水平。


数据交易加快推进,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上架数据产品348款,实现交易额2600余万元,推动数据要素的流通与价值实现。“P4”级数据应用实验室的建成,搭建形成了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
这对呼和浩特来说是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
呼和浩特将着力实现
产业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标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
以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坚实的算力基础
努力将“中国云谷”
建成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世界算谷”
书写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丨来源:青橙融媒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
已经打出来呼市名片,就把和林新区发展好,精品化,把城市副中心真正落实到位,教育,医疗,交通,生活设施精品化,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建设新区,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
这些公司都喜欢在呼市乌兰察布投资,天气凉爽适合机器运转,用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