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老朋友叶利钦:归还大片领土,却被俄罗斯称为“罪人”?

我国的“老朋友”叶利钦:归还大片领土提供军事合作,却被俄罗斯称为“罪人”?

2025年2月28日下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访华。

中俄是百炼成钢的真心朋友,提起中俄关系,就不得不提到叶利钦,这位“老朋友”在中俄两国得到的评价可谓截然不同。

提到他,很多中国人会将他视为推动中俄合作、解决领土争端的“老朋友”。

但在俄罗斯国内,他却因经济改革失败、国力衰退等问题,被许多人认为是“国家的罪人”。

同一个人,为何会在中俄两国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

苏联解体后的艰难开局

1991年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任总统。他面对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经济衰退的国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留下了债务、社会动荡,以及对中央政府的不信任。叶利钦上台后,选择快速推进经济改革,试图通过“休克疗法”将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但改革的结果不仅未让俄罗斯走上复苏之路,反而导致经济雪崩式下滑,物价飞涨、工业瘫痪,许多人民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国内的经济危机严重削弱了俄罗斯的军事和战略地位。北约持续东扩、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步步紧逼,叶利钦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处处被动。在内部社会矛盾和外部压力的双重夹击下,叶利钦亟需寻找一个突破口,而他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中俄关系的历史转折

在叶利钦执政之前,中苏关系历经1960年代意识形态决裂与1969年边境武装冲突的冰封期。尽管双方在1980年代末开启关系正常化进程,但真正突破性合作确是在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作为主权国家与华建交后得以实现。叶利钦执政初期,对中国的态度并不明朗。他更倾向于依赖西方国家的支持,但随着西方援助的落空,他逐渐转向了对华友好的政策。

1992年,叶利钦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短时间内签署了20多项合作协议。1996年,中俄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展开了更加深入的合作。

中俄之间的领土争端是两国关系的历史遗留问题。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掠夺了大片疆域。中苏冷战期间,这一问题仍悬而未决。叶利钦时代,中俄边界谈判终于取得突破,叶利钦执政期间,中俄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协定》和《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内容均有关领土归还问题,这标志着两国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为后来的和平合作铺平了道路。

此外,叶利钦政府进一步扩大了与中国在军事上的合作。彼时,由于西方对华实施武器禁运,中国迫切需要引进先进武器装备,而经济危机中的俄罗斯则急需通过出售军备获得资金。中国从俄罗斯采购了包括苏-27战斗机、“现代”级驱逐舰等先进装备。1996年中俄签署首批2艘956型驱逐舰采购合同(杭州舰、福州舰),1999年交付首舰,均在叶利钦任期内完成。

这些武器后来成为中国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引进和研究俄制装备,快速推动了自身军事工业的自主研发进程。

国内困境:从改革英雄到“国家罪人”

尽管叶利钦在外交政策上对中俄关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在俄罗斯国内的评价则要复杂得多。首先是“休克疗法”带来的社会动荡,使普通百姓生活雪上加霜。在国有资产私有化的过程中,大批财富流入权贵阶层手中,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普通民众一方面面临经济困境,另一方面目睹原本强大的苏联一夜变得脆弱,许多人将这一切归咎于叶利钦的政策。

其次,叶利钦政府的频繁动荡进一步加深了俄罗斯的不确定性。在其任期内,他频繁更换总理、安全官员等关键职位,导致中央政府效率低下。军事领域的衰退也让俄罗斯人倍感失望。车臣战争期间,俄军表现欠佳,民族自尊心遭受严重打击。

更令民众不满的是,叶利钦执政期间,北约开始大规模东扩,多国将俄罗斯视为威胁的行动不断升级,而叶利钦政府无法做出有效应对。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

在中国,叶利钦因促进中俄关系和解决边界争端而受到高度评价。他推动的战略伙伴关系,为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助力。此外,他提出的“平等信任”思想,为两国多年来的合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可以说,叶利钦政策的部分成果,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中俄关系。

但在俄罗斯,许多民众对他执政时期的印象仍停留在经济崩溃、民族衰落的记忆之中。叶利钦被部分人认为是导致俄罗斯“堕落”的关键人物。尽管他的改革初衷是希望让俄罗斯成为民主富强的国家,但实际结果却让人民对他的评价更加复杂。

历史遗产与影响

叶利钦的功过,至今都难以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评判。他的外交努力无疑推动了中俄友好合作并惠及双方。但在俄罗斯内部,他作为改革者的遗产却因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改革失败而蒙上一层阴影。无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还是“俄罗斯的罪人”,叶利钦在冷战后的特殊历史阶段,注定是一位富有争议的历史领袖。

今天看来,他推动中俄关系发展的深远意义依然不可低估。这为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俄携手合作提供了启示。而对于叶利钦在国内留下的争议遗产,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重新审视。

你怎么看待叶利钦在历史中的定位?他是中俄友好的功臣,还是俄罗斯转型的“失败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