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被骂不冤,同样的股权,卖给国企的报价是给美国人的近两倍

李嘉诚被骂不冤,同样的股权,卖给国企的报价是给美国人的近两倍


2015年2月6日,澎湃新闻援引香港南华早报的消息称,李嘉诚有意出售旗下的港口业务,潜在买家是来自内地的四家国字头企业。这笔交易蕞终没有成交,因为李嘉诚狮子大开口,对内地企业开出了天价。

【早在十年前,国企就找李嘉诚买港口了,人家却把我们当凯子】

这四家国字头的企业是招商局、中远太平洋、中海码头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这四家公司得知李嘉诚有意出售旗下和记港口的股份,就与之接洽。结果李嘉诚开出的价码是1500亿~1600亿港元,出售和记港口40%的股份。

这个价格可以说高到离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港口资产的价格一般是息税前利润的10-12倍,但李嘉诚报给国企的价格是息税前利润的26-28倍,此前不久他出售港口股份给新加坡企业,报价也才是息税前利润的17倍,给内地企业的报价算得上是狮子大开口,把内地企业当冤大头。

和记港口是当时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运营商,在26个国家拥有52个港口,今年李嘉诚要出售和记港口80%的股权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售价227.96亿美元,合1769亿港币。这么一比,就知道他挨骂不冤。

国家想买,他1600亿卖40%,美国人买就是1700亿卖80%,那还是十年前的1600亿港币,可见他心里根本就不想卖给我们。

有人说,我们不应该批评指责他,他不就是把港口卖给了美国人吗?人家是商人,你想要你也出价买嘛,是我们不买吗?他就是不想卖给我们而已。

2014年-2015年是李嘉诚的转型之年,他用一年的时间抛售了内地北上广的多处物业、套现近800亿,转投到英国。此时正值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不足的敏感时期,李嘉诚不顾念内地此前对他的大力扶持,他的举动,向社会传递悲观情绪和负面信号,极大的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官方批评他“失守道义”,瞭望周刊作者罗文昊发表了《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引发了对企业是否该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的广泛讨论。

事实上,就在四大国企和李嘉诚商谈购买港口的事宜时,李嘉诚就已经在对长和系进行重组,并把公司注册地迁到开曼群岛。其根本的用意就是不看好内地未来的发展,想和内地切割。

中资想收购外国港口是非常难的。因为很多国家都将港口视为国家战略利益的重要考量,再加上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只要是中资出面,收购港口就难上加难。

当年我们和希腊关系还不借,但中远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67%的股权,也经历了两年的漫长审查。而有些国家,如新加坡则通过商业手段直接禁止中资参与港口项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1997年拿不到巴拿马的港口而李嘉诚可以的原因,因为李嘉诚是港资,那个时候港资在国际上等于游资,和中资是不同的。但随着内地与香港的联系日益紧密,港资也越发向中资靠拢了。

而李嘉诚这个时候又急着与内地切割,深怕身上沾上了一点中资的影子,耽误他去别的国家发财。

2015年的那一次,是中资离这些世界性港口最近的一次,如果不是李嘉诚的狮子大开口,我们根本不会有今天的烦恼和处处掣肘。李嘉诚此人确实当得起大公报给的评语: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

举报
评论 0